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13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结构包括LED灯、防滑套、脚架、支架、机身、螺旋桨、旋转头、机头、衔接管、电机、底架、动力机、摄像头、机械手臂装置,LED灯嵌入安装于机身的正表面,支架与衔接管相嵌套,机头与机身为一体化结构,动力机的顶部与机身的底部相焊接,机械手臂装置包括螺栓、活动支架、主力杆、连接杆、机械手,活动支架的外表面嵌有两个螺栓,主力杆与连接杆相焊接,机械手与活动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上设有机械手臂装置安装于动力机的底部,当需要搬运货物过障碍物时,无人机可以通过主力杆操控着活动支架和机械手将货物搬运到目的地,这样方便又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地震、洪水、核污染等大型自然灾害频发,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逐渐成为无人机研究的热点,多旋翼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效费比高、无人员伤亡风险及可以涉足到有人机无法到达的区域等优点,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低空侦察、气象勘测、航空摄影、交通巡逻等,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无法根据实际飞行环境进行旋翼调整,续航能力短,限制了多旋翼无人机的应用范围。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644103.1的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本体,所述机身本体的形状为正多面体,以及还包括多个可伸缩的旋翼杆,多个所述旋翼杆均布在所述机身本体的侧面上,且与所述机身本体可拆式连接,每个所述旋翼杆的悬臂端设有一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分别与一上旋翼和一下旋翼相连接,所述上旋翼和所述下旋翼分别位于所述旋翼杆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上旋翼和所述下旋翼的转动方向相同,但是该现有技术只能进行拍照,无法通过机械手臂灵活的搬运东西,结构简单,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只能进行拍照,无法通过机械手臂灵活的搬运东西,结构简单,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结构包括LED灯、防滑套、脚架、支架、机身、螺旋桨、旋转头、机头、衔接管、电机、底架、动力机、摄像头、机械手臂装置,所述LED灯嵌入安装于机身的正表面,所述防滑套与底架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脚架底部与底架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支架与衔接管相嵌套,所述螺旋桨与旋转头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机头与机身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机的顶部与机身的底部相焊接,所述摄像头嵌入安装于动力机的正表面,所述机械手臂装置与动力机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装置包括螺栓、活动支架、主力杆、连接杆、机械手,所述活动支架的外表面嵌有两个螺栓,所述主力杆与连接杆相焊接,所述机械手与活动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头的底部与电机的顶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衔接管与机身的外表面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力杆与动力机的底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长为20cm,直径为4cm。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采用铝合金材质,硬度高且不易生锈。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上设有机械手臂装置安装于动力机的底部,当需要搬运货物过障碍物时,无人机可以通过主力杆操控着活动支架和机械手将货物搬运到目的地,这样方便又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械手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ED灯-1、防滑套-2、脚架-3、支架-4、机身-5、螺旋桨-6、旋转头-7、机头-8、衔接管-9、电机-10、底架-11、动力机-12、摄像头-13、机械手臂装置-14、螺栓-1401、活动支架-1402、主力杆-1403、连接杆-1404、机械手-14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LED灯1、防滑套2、脚架3、支架4、机身5、螺旋桨6、旋转头7、机头8、衔接管9、电机10、底架11、动力机12、摄像头13、机械手臂装置14,所述LED灯1嵌入安装于机身5的正表面,所述防滑套2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脚架3底部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支架4与衔接管9相嵌套,所述螺旋桨6与旋转头7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机头8与机身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机12的顶部与机身5的底部相焊接,所述摄像头13嵌入安装于动力机12的正表面,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与动力机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包括螺栓1401、活动支架1402、主力杆1403、连接杆1404、机械手1405,所述活动支架1402的外表面嵌有两个螺栓1401,所述主力杆1403与连接杆1404相焊接,所述机械手1405与活动支架1402通过螺栓1401相连接,所述旋转头7的底部与电机10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衔接管9与机身5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主力杆1403与动力机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支架4的长为20cm,直径为4cm,所述底架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械手1405采用铝合金材质,硬度高且不易生锈。本专利所说的动力机12是指把热能、电能等变为机械能的机器,用来带动其他机械工作,所述摄像头13一般具有视频摄像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它是借由镜头采集图像后,由摄像头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电脑所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借由并行端口或USB连接输入到电脑后由软件再进行图像还原。在进行使用时启动电机10然后使螺旋桨6和旋转头7转动,使无人机慢慢起飞上升,支架4帮助无人机稳定飞行,机械手臂装置14安装于动力机的底部,用来搬运货物,动力机12提供动力,主力杆1403安装于动力机12的内部,主力杆1403控制着活动支架1402的运动和械抓1405的伸缩来抓住货物完成搬运,下落时脚架3和底架1用来固定无人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只能进行拍照,无法通过机械手臂灵活的搬运东西,结构简单,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结构上设有机械手臂装置安装于动力机的底部,当需要搬运货物过障碍物时,无人机可以通过主力杆操控着活动支架和机械手将货物搬运到目的地,这样方便又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包括螺栓1401、活动支架1402、主力杆1403、连接杆1404、机械手1405,所述活动支架1402的外表面嵌有两个螺栓1401,所述主力杆1403与连接杆1404相焊接,所述机械手1405与活动支架1402通过螺栓1401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LED灯(1)、防滑套(2)、脚架(3)、支架(4)、机身(5)、螺旋桨(6)、旋转头(7)、机头(8)、衔接管(9)、电机(10)、底架(11)、动力机(12)、摄像头(13)、机械手臂装置(14),所述LED灯(1)嵌入安装于机身(5)的正表面,所述防滑套(2)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脚架(3)底部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支架(4)与衔接管(9)相嵌套,所述螺旋桨(6)与旋转头(7)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机头(8)与机身(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机(12)的顶部与机身(5)的底部相焊接,所述摄像头(13)嵌入安装于动力机(12)的正表面,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与动力机(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包括螺栓(1401)、活动支架(1402)、主力杆(1403)、连接杆(1404)、机械手(1405),所述活动支架(1402)的外表面嵌有两个螺栓(1401),所述主力杆(1403)与连接杆(1404)相焊接,所述机械手(1405)与活动支架(1402)通过螺栓(140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LED灯(1)、防滑套(2)、脚架(3)、支架(4)、机身(5)、螺旋桨(6)、旋转头(7)、机头(8)、衔接管(9)、电机(10)、底架(11)、动力机(12)、摄像头(13)、机械手臂装置(14),所述LED灯(1)嵌入安装于机身(5)的正表面,所述防滑套(2)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嵌套,所述脚架(3)底部与底架(11)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支架(4)与衔接管(9)相嵌套,所述螺旋桨(6)与旋转头(7)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机头(8)与机身(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机(12)的顶部与机身(5)的底部相焊接,所述摄像头(13)嵌入安装于动力机(12)的正表面,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与动力机(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装置(14)包括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月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港凯威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