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5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坐垫套,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舒适度高,减震效果好以及安装便捷的汽车坐垫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两侧的侧背靠部,主背靠部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编制条A和固定线组A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主靠背部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减震层上设有若干减震块,减震块包括支撑侧壁,支撑侧壁的一端与上表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另一端与包覆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截面呈圆弧状,两相邻减震块的支撑侧壁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坐垫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坐垫套。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坐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坐垫套,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部、背靠部以及坐垫部。传统的汽车坐垫套采用皮质材料比较多,这样的汽车坐垫套制作成本较高,因此市场上成本底,舒适度高,减震效果好以及安装便捷的汽车坐垫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底,舒适度高,减震效果好以及安装便捷的汽车坐垫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坐垫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部、背靠部以及坐垫部,所述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两侧的侧背靠部,主背靠部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编制条A和固定线组A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主靠背部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减震层上设有若干减震块,减震块包括支撑侧壁,支撑侧壁的一端与上表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另一端与包覆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截面呈圆弧状,两相邻减震块的支撑侧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两侧的侧背靠部,通过将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侧背靠部两部分,通过设置的侧背靠部,提高了侧部的可变形程度,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主背靠部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编制条A和固定线组A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通过编制条和固定线组十字浮沉交叉编制形成,一方面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连接效果,另一方面因为线组和编制条的搭配,软硬结合,通过固定线组对编制条的固定,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主靠背部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减震层上设有若干减震块,通过设置的减震块,并且减震块包括支撑侧壁,将支撑侧壁的一端与上表层相抵触,以及将支撑侧壁的另一端与包覆层相抵触,则可以充分发挥支撑侧壁的支撑效果,并且支撑侧壁的截面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支撑效果,并且通过将两相邻减震块的支撑侧壁相抵触,则通过两支撑侧壁的相互抵触支撑,两两抵触,将单个的减震块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了良好的弹性支撑以及减震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背靠部设有若干编制条B以及若干固定线组B,编制条B和固定线组B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侧表层,侧背靠部包括依次置于侧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背靠部设有若干编制条B以及若干固定线组B,通过设置的侧背靠部,提高了侧部的可变形程度,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编制条B和固定线组B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侧表层,以及侧背靠部包括依次置于侧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则进一步确保了舒适程度以及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加工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部包括主座垫部以及设置于主坐垫部两侧的侧坐垫部,主坐垫部的成型方式与主背靠部的成型方式相同,侧坐垫部的成型方式与侧背靠部的成型方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垫部包括主座垫部以及设置于主坐垫部两侧的侧坐垫部,主坐垫部的成型方式与主背靠部的成型方式相同,侧坐垫部的成型方式与侧背靠部的成型方式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采用相同的成型方式,则保证了受力时的均匀程度,并且保证不产生局部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制条A以及编制条B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固定线组A以及固定线组B均由10-12根涤纶线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制条A以及编制条B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通过将编制条A、B采用木质材料制成,一方面提高了舒适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了韧性,提高了实用性,并且将固定线组A以及固定线组B均由10-12根涤纶线组成,通过将固定线组A以及固定线组B采用10-12根涤纶线组成,一方面保证了固定线组A、B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在与编制条进行配合时的提高与编制条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坐垫套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坐垫套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坐垫套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汽车坐垫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汽车坐垫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部1、背靠部2以及坐垫部3,背靠部2包括主背靠部20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20两侧的侧背靠部21,通过将背靠部2包括主背靠部20以及侧背靠部21两部分,通过设置的侧背靠部21,提高了侧部的可变形程度,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主背靠部20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201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202,编制条A201和固定线组A202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23,通过编制条和固定线组十字浮沉交叉编制形成,一方面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连接效果,另一方面因为线组和编制条的搭配,软硬结合,通过固定线组对编制条的固定,则进一步提高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主靠背部20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23以下的减震层24以及包覆层25,减震层24上设有若干减震块240,通过设置的减震块240,并且减震块240包括支撑侧壁241,将支撑侧壁241的一端与上表层23相抵触,以及将支撑侧壁241的另一端与包覆层25相抵触,则可以充分发挥支撑侧壁241的支撑效果,并且支撑侧壁241的截面呈圆弧状,圆弧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弹性支撑效果,并且通过将两相邻减震块240的支撑侧壁241相抵触,则通过两支撑侧壁241的相互抵触支撑,两两抵触,将单个的减震块240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了良好的弹性支撑以及减震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侧背靠部21设有若干编制条B以及若干固定线组B,通过设置的侧背靠部21,提高了侧部的可变形程度,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编制条B和固定线组B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侧表层,以及侧背靠部21包括依次置于侧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则进一步确保了舒适程度以及提高了实用效果,并且加工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坐垫部3包括主座垫部30以及设置于主坐垫部30两侧的侧坐垫部31,主坐垫部30的成型方式与主背靠部20的成型方式相同,侧坐垫部31的成型方式与侧背靠部21的成型方式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采用相同的成型方式,则保证了受力时的均匀程度,并且保证不产生局部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编制条A201以及编制条B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通过将编制条A、B采用木质材料制成,一方面提高了舒适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了韧性,提高了实用性,并且将固定线组A202以及固定线组B均由10-12根涤纶线组成,通过将固定线组A202以及固定线组B采用10-12根涤纶线组成,一方面保证了固定线组A、B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在与编制条进行配合时的提高与编制条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连接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坐垫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部、背靠部以及坐垫部,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两侧的侧背靠部,主背靠部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编制条A和固定线组A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主靠背部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减震层上设有若干减震块,减震块包括支撑侧壁,支撑侧壁的一端与上表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另一端与包覆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截面呈圆弧状,两相邻减震块的支撑侧壁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坐垫套,包括依次连接的头枕部、背靠部以及坐垫部,其特征是:所述背靠部包括主背靠部以及设置于主背靠部两侧的侧背靠部,主背靠部上设有若干编制条A以及若干固定线组A,编制条A和固定线组A十字浮沉交叉编织形成有上表层,主靠背部包括依次置于上表层以下的减震层以及包覆层,减震层上设有若干减震块,减震块包括支撑侧壁,支撑侧壁的一端与上表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另一端与包覆层相抵触,支撑侧壁的截面呈圆弧状,两相邻减震块的支撑侧壁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坐垫套,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相张欢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台县发昌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