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9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扣件结构,主要在一环型体上开设一缺口以形成一上末端及一下末端,该下末端连接一按键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底部外侧连接于环形体下端开口,而一扣栓及弹性元件被一紧迫于中空管体底端的盖体而限制于中空管体内位移,并使扣栓顶面与环型体的下末端接触而封闭。藉此,使得组装的扣件结构更为牢固,不会发生脱落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栓扣结构,尤指一种组合较易且不易松脱的扣件结构。技术背景在申请人先前申请的TW专利技术公告号1248795 「钥匙圈环可360度回转的扣件J 前案中,包括了一个以线材成型的C型体,在该C型体末端冲压成型一固扣栓座体, 其内部收容了一弹性元件及一扣栓以形成按键开关装置。扣栓座体外侧面形成一滑 道,供扣栓径向延伸的一按键可在该滑道方向直线位移,进而控制扣栓顶端面与C 型体缺口上末端闭合或开启。藉以置入钥匙圈环或扣于带状物体上。由于按键开关 装置仅稍大于C型体的直径,因而可直接将钥匙圈环组装于扣件上,并可作360度 的回转,以方便钥匙圈环的组装或拆解。然而,此前案由于扣栓座体底部与C型体连接封闭,则扣栓及弹性元件必需从 扣栓座体上方开口塞入,这必需花费相当的力气才能完成,增加了组装时间。并且,在扣栓座体上所开设的滑道必需是幵放的,即延伸至扣栓座体的顶面缘 才可,这使得按键及扣栓易发生脱落的问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达到使得组装的扣件结构 更为牢固,不会发生脱落的目的。本技术一种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型体,具有一以形成一上末端及一下末端的缺口;及 一按键开关装置,包括一扣栓座体,为一中空管体,其底部外侧与上述环型体的下末端连接,其上端 与环型体上末端之间具有一间隙,并在外侧面开有一直线滑槽;一扣栓,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中空部内,在径向上具有一直径小于中空部内径 的短杆,该短杆延伸有一按键,而该短杆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滑道内;一提供上述扣栓向上回复力并保持顶端面与环型体缺口上末端常时扣栓闭合 的弹性元件,位于扣栓与底盖之间;及该底盖,固定组装在上述扣栓座体底部开口,并顶持在上述弹性元件的底部。其中,扣栓的底部具有一内縮套筒,弹性元件上端部分收容在套筒内。 其中,按键的直径大于短杆及滑道宽度。 其中,扣栓座体上开有两端封闭的滑道。 其中,环型体的底部具有扩大部。其中,环型体底部的扩大部延伸在扣栓座体的整个长度上。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扣件结构,其中在扣栓座体上的滑道 是形成封闭的,使得扣栓在被具有短杆按键组合后,整个结构较为稳固,不会再自 滑道脱落。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结构,而详加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使用功效。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组装钥匙圈环的示意图,图5:是本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所提供的扣件结构,主要包括了一个环型体10、 以及在该环型体l 0形成的缺口1 3上设置的一按键开关装置2 0。环型体l 0具有一缺口以形成一上末端1 l及一下末端l 2;按键开关装置 20,具有一固接在环型体l 0缺口下末端1 2上以冲压成型的扣栓座体2 1 。座体 2 l高度是小于环型体l 0缺口1 3长度。座体2 1内部自上端面向下延伸形成一 中空部2 11,用以内收容一弹性元件2 2 、 一扣栓2 3及一底盖2 4 。弹性元件 2 2顶持于扣栓2 3的底面及底盖2 4顶面之间,以提供扣栓2 3回复力;底盖 24以紧迫方式组装于扣栓座体2 l底部开口。参见图3,扣栓2 3的底部形成一个 内縮的套筒2 3 1,使弹性元件2 2上方部分被收容于套筒2 3 1内。扣栓座体2 l的外侧面形成一封闭的滑道2 1 2,供扣栓2 3在径向延伸的一 按键2 3 2直径较小的短杆2 3 3安置于滑道2 1 2内,并使按键2 3 2可沿着滑 道2 1 2方向被按压而直线位移,进而控制扣栓2 3顶端面2 3 4与环型体1 0缺 口上末端l 1闭合或开启。而弹性元件2 2提供扣栓2 3向上回复力,并保持于常 时扣栓2 3顶端面2 3 3与环型体1 0缺口上末端1 1闭合。进者,请参见图3,当按键2 3 2未被施予图中向下箭头方向的压力时,即为 常时状态,由于弹性元件2 2提供的推力使扣栓2 3顶端面2 3 4与环型体1 0缺 口上末端l l保持闭合。当对按键2 3 2施予向下压力时,短杆2 3 3沿着滑道 212位移,使扣栓2 3顶端面2 3 4会与环型体1 0缺口上末端1 1分离形成开口 而呈开启状,以方便将整个扣件扣入带状体上,或者置入钥匙圈环3 0。值得注意的,本技术在操作时,由于按键开关装置2 O外侧的扣栓座体 21仅稍大于环型体的直径但远小于一般钥匙圈环3 0的直径,因而可直接将钥匙 圈环3 O组装于扣件上,并可作360度的回转(如图4中箭头所示),以方便钥匙 圈环3 O的组装或拆解。本技术较前案最大改良点是中空的扣栓座体2 l底部以底盖2 4封盖,使 得在组装时,可先将扣栓2 3自座体2 l底面塞入,然后在无压迫力的情形下(因 为尚未组装弹性元件2 2)将按键2 3 2的短杆2 3 3穿过滑道2 1 2而组装于扣 栓2 3上;之后,再将弹性元件2 2自座体2 1底面塞入,并以底盖2 4压迫弹性 元件2 2而封盖座体2 l的底面。显然本技术的组装作业较前案为佳。另外,本技术扣栓座2 l上的滑道2 1 2是封闭的,与前案不同,故在组 装完成后,整个结构较为稳固,不易发生松脱。请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的实施例,可将环型体4 0的底部增厚形成扩大部41, 以增加按键开关装置2 O的牢固性;因为按键开关装置2 O常需受力,扩大部4 1 将使其不易折损。最好扩大部4 l延伸至按键开关装置2 0的扣栓座体2 l的整个 长度。权利要求1. 一种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型体,具有一以形成一上末端及一下末端的缺口;及一按键开关装置,包括一扣栓座体,为一中空管体,其底部外侧与上述环型体的下末端连接,其上端与环型体上末端之间具有一间隙,并在外侧面开有一直线滑槽;一扣栓,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中空部内,在径向上具有一直径小于中空部内径的短杆,该短杆延伸有一按键,而该短杆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滑道内;一提供上述扣栓向上回复力并保持顶端面与环型体缺口上末端常时扣栓闭合的弹性元件,位于扣栓与底盖之间;及该底盖,固定组装在上述扣栓座体底部开口,并顶持在上述弹性元件的底部。2.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栓的底部具有一内縮套 筒,弹性元件上端部分收容在套筒内。3.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按键的直径大于短杆及滑 道宽度。4.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栓座体上开有两端封闭 的滑道。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型体的底部具有扩大部。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型体底部的扩大部延伸 在扣栓座体的整个长度上。专利摘要一种扣件结构,主要在一环型体上开设一缺口以形成一上末端及一下末端,该下末端连接一按键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底部外侧连接于环形体下端开口,而一扣栓及弹性元件被一紧迫于中空管体底端的盖体而限制于中空管体内位移,并使扣栓顶面与环型体的下末端接触而封闭。藉此,使得组装的扣件结构更为牢固,不会发生脱落问题。文档编号A44B13/00GK201079069SQ20072000060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型体,具有一以形成一上末端及一下末端的缺口;及    一按键开关装置,包括:    一扣栓座体,为一中空管体,其底部外侧与上述环型体的下末端连接,其上端与环型体上末端之间具有一间隙,并在外侧面开有一直线滑槽;    一扣栓,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中空部内,在径向上具有一直径小于中空部内径的短杆,该短杆延伸有一按键,而该短杆位于上述扣栓座体的滑道内;    一提供上述扣栓向上回复力并保持顶端面与环型体缺口上末端常时扣栓闭合的弹性元件,位于扣栓与底盖之间;及    该底盖,固定组装在上述扣栓座体底部开口,并顶持在上述弹性元件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纪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谥螺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