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69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07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包括:极柱端子模具;设置于极柱端子模具下方的底板;形成于极柱端子模的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以及形成于底板的第三冷却水通道;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的一端为模具进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的一端为模具出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本申请由第一、第二、第三冷却水通道及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形成冷却水通道,浇注模具时,使用水泵将冷却水打入冷却水通道,通过循环冷却水持续地降低模具温度,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端子表面烫伤、起泡报废大量端子铜件的问题。

A Pouring Die with Three-channel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Pole Column Terminal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terminal casting mold with thre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pole terminals, including the pole terminal mold, the bottom plate set under the pole terminal mold,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channel formed at the pole terminal mold, and the third cold water channel formed on the floor; and the third cooling water channel. One end is a mold inle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channel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one end of the first cooling water channel is a mold outle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oling water channel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the application is cooled by the first, second, third cooling water channels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water channel.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form the cooling water channel. When the mold is poured, the cooling water is poured into the cooling water channel by the pump, and the mold temperature is continuously reduced through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he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produced continuously is sol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of the terminal surface scald and a large number of terminal copper parts ar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
本申请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柱端子生产过程的浇注模具。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极柱端子生产的过程中,长期总结发现,铅炉的温度不能过低,一般要求设置在460℃~500℃,此温度若设置过低,浇注的极柱端子就容易出现端子铜件松动的问题,因为浇注温度低,端子铜件与铅液结合的不好,但是温度设置在460℃~500℃之间同样会有问题,由于浇注模具温升很快,特别是夏季,浇注40分钟就需要冷却模具,即便不停浇水冷却模具仍然会出现端子铜件烫伤、起泡等问题,造成30%端子铜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可以连续生产,同时彻底解决了极柱端子烫伤、气泡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端子模具;设置于极柱端子模具下方的底板;形成于极柱端子模的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以及形成于底板的第三冷却水通道;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的一端为模具进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的一端为模具出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优选的,所述极柱端子模具包括左侧模具及与左侧模具配合的右侧模具,所述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之间形成有端子放置槽,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和第二冷却水通道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下部靠近端子放置槽的位置且前后向贯穿于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形成于端子放置槽的正下方且前后向贯穿于底板。优选的,所述左侧模具和/或右侧模具上设有用于掰开左侧模具和右侧模具的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第二冷却水通道及第三冷却水通道三者平行布置。优选的,所述极柱端子模具及底板采用#钢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模具出水口、模具进水口分别形成于极柱端子模具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为软性弯管。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由进水管、第三冷却水通道、第一连接管、第二冷却水通道、第二连接管、第一冷却水通道以及出水管连接形成冷却水通道,浇注模具时,使用水泵将冷却水打入冷却水通道,通过循环冷却水持续地降低模具温度,主要是降低模具与端子铜件接触面的温度,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端子表面烫伤、起泡报废大量端子铜件的问题。另外,可在现有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内直接增加上述冷却水通道,不需要报废之前的模具,从而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包括:极柱端子模具1;设置于极柱端子模具1下方的底板2;形成于极柱端子模1的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以及形成于底板2的第三冷却水通道5;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5的一端为模具进水口且连接有进水管6,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的一端为模具出水口且连接有出水管8,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另一端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端子模具1包括左侧模具1-1及与左侧模具1-1配合的右侧模具1-2,所述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之间形成有端子放置槽1-3,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内。优先的,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下部靠近端子放置槽1-3的位置且前后向贯穿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5形成于端子放置槽1-3的正下方且前后向贯穿于底板2。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第二冷却水通道4及第三冷却水通道5三者平行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模具1-1和/或右侧模具1-2上设有用于掰开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的把手。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端子模具1及底板2采用45#钢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出水口、模具进水口分别形成于极柱端子模具1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9为软性弯管,且分别形成于极柱端子模具1的前、后两侧。本技术由进水管6、第三冷却水通道5、第一连接管7、第二冷却水通道4、第二连接管9、第一冷却水通道3以及出水管8连接形成冷却水通道。其中,进水管6的主要作用是通入循环冷却水,它的远端与循环冷却水池中的水泵相连,出水管8的主要作用是将模具中的热水排到远端的冷却水池中。浇注模具时,使用水泵将冷却水由进水管打入冷却水通道,再由出水管将经过冷却水通道的水(热水)回流到远处的冷却循环水池中,循环水正常接通后,将端子铜件放入端子放置槽1-3中,然后便可以正常连续浇注工作。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通过循环冷却水持续地降低模具温度(主要是降低模具与端子铜件接触面的温度),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端子表面烫伤、起泡报废大量端子铜件的问题。另外,可在现有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内直接增加上述冷却水通道,不需要报废之前的模具,从而降低成本。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端子模具(1);设置于极柱端子模具(1)下方的底板(2);形成于极柱端子模具(1)的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以及形成于底板(2)的第三冷却水通道(5);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5)的一端为模具进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的一端为模具出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端子模具(1);设置于极柱端子模具(1)下方的底板(2);形成于极柱端子模具(1)的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以及形成于底板(2)的第三冷却水通道(5);所述第三冷却水通道(5)的一端为模具进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的一端为模具出水口,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所述第二冷却水通道(4)的另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端子模具(1)包括左侧模具(1-1)及与左侧模具(1-1)配合的右侧模具(1-2),所述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之间形成有端子放置槽(1-3),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三道循环冷却水极柱端子浇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通道(3)和第二冷却水通道(4)分别形成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2)下部靠近端子放置槽(1-3)的位置且前后向贯穿于左侧模具(1-1)和右侧模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