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惠专利>正文

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68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其送纱轮包括一设在上端朝内倾斜的入纱导纱部、一设在中间微微朝内倾斜的储纱部及一设在下端微微朝外倾斜的出纱导纱部,而送纱装置的出纱导纱眼是置于较送纱轮底缘下方纱线出纱方向斜下方较具高度落差的位置处,使送纱轮的纱线自储纱部被导出引至出纱导纱眼间纱线是以微幅摆动的刮扫方式在送纱轮外周的下端微微朝外倾斜出纱导纱部外周的杆件上发生摩擦接触,以将纱线上的纱絮或纤维粒子在该近乎笔直的微微朝外倾斜的出纱导纱部上刮扫干净,并在无任何阻力下自行掉落清理。(*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纱送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近乎笔直底端的送纱轮可自行清除纱线及送纱轮外周表面纤维物的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如所周知,一部圆编针织机是由数百个送纱轮围绕在针织机的外周,纱线由纱架经导纱架及导纱眼的引导而进入针织机内进行针织,但纱线在高速送纱下,纱絮或纱毛的生成乃在所难免,纱絮或纱毛飞扬在针织机周围并聚结在送纱轮上或出纱导纱眼上而导致送纱困难,此乃业界经常遭遇的问题,是以人纤纱线均以多股单细丝捻捻而成单一纱线,当人纤纱线中的某一股在送纱过程中断裂或纱纤毛较长的纱线在高速送纱的过程中,极易因破裂而缠绕在储纱轮的底缘,且日积月累后,聚集在送纱轮底缘的飞絮及其他纤维物将导致出纱的顺畅性受阻,使供纱发生干扰或困难,为此,业者曾提供一种“纺织机用的贮丝供丝装置”的手段来克服此一困难,该案是在储纱轮的底缘处加设一松置环圈27,如图4所示,提供人原本想藉环圈27的提供可将聚集在储纱轮底缘的纱线予以刷除,但该环圈27为圆形,储纱轮的外周也为圆形,且储纱轮的下盖体23的外周表面亦为光滑的圆锥形的金属壳,而纱线8是以切线方向掠过储纱轮底缘的杆件16,按一个圆的外周与一直线相切的结果只有一个点,故纱线8与储纱轮外周接触的面积相当微小,不仅纱絮或纱毛无法刮除,且该环圈27的设置使纱絮或纱毛更容易聚集在储纱轮底缘24及环圈27的上,尤其当前针织业者为图生存,机台的运转均在高速作业下进行,使细纤维及超细纤维等的人纤的断裂细丝更易缠绕在环圈27及储纱轮底缘24的上,使针织作业的顺畅性的困难度更加提高,故该案的设计实有待商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改善上述习用储纱送纱轮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以自行刮扫方式清除送纱轮上的纱絮或纤维物的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其出纱导纱眼是固设在送纱装置出纱方向的送纱轮底缘斜下方较具高度落差距离的位置处,使纱线在出纱时,其纱线是以微幅摆幅方式与送纱轮的近乎笔直的微微朝外倾斜的初纱导纱部发生全面式的摩擦关系,以将纱线及送纱轮上的纱絮或纤维粒予以自动地刮除干净,并自该近乎笔直的出纱导纱部自由滑落,使送纱轮的人工清除作业减至最低限度。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其中该朝外微微倾斜送纱轮的笔直的出纱导纱部底缘部是以金属杆件的外周高出送纱轮塑胶底缘外周的高度,使纱线在刮除方式送纱时,不与送纱轮塑胶底缘直接发生接触,而是与杆件的底缘外周发生接触,故可将习用送纱轮的金属外壳省略,不仅构造简化,且该具近乎笔直的底缘的杆件出纱导纱部的刮除纱絮的效果更佳。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功效及特点将佐以如下附图的说明而更加明晰。图式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第1图的部份放大图,以清楚示出送纱轮的底缘金属杆件微微朝外倾斜的近乎笔直的出纱导纱部部与送纱轮塑胶下座体外周表面的高度关系;图3为习用送纱轮的正视图。主要部分代表符号1 本体2 皮带轮组10第二出纱导纱眼 20送纱轮21上座体 210 卡槽22下座体 221 插孔223 插孔25圆形杆件250 固定部 251入纱导纱部252 储纱部 253出纱导纱部3 第一入纱导纱眼 4 纱线5 压纱器 6 入纱张力侦知器7 第二入纱导纱眼 8 第一出纱导纱眼组8B下导纱眼8A 上导纱眼81前导纱眼82 后导纱眼83筒体圈形弹簧831弹簧固定端85固定螺件9 出纱张力侦知器请参阅图1及2,就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送纱装置包括一可固定在针织机机台上的本体1、一以可旋转方式轴设在本体上方的皮带轮组2、一以可旋转方式轴设在本体下方并与皮带轮组2共轴的送纱轮20、一第一入纱导纱眼3、一压纱器5、一入纱张力侦知器6、一第二入纱导纱眼7、一第一出纱导纱眼组8(包括上导纱眼8A及下导纱眼8B等)、一出纱张力侦知器9及一第二出纱导纱眼10等,即纱线4经由导纱眼3、压纱器5、入纱张力侦知器6、导纱眼7、送纱轮20、出纱导纱眼8、10及出纱张力侦知器9而进入针织站进行针织。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本技术的送纱轮20底部的出纱导纱部不使用光滑的金属外壳,而使用具有朝外微微倾斜的近乎笔直区出纱导纱部253的杆件,且第一出纱导纱眼组8是设置于送纱轮的斜下方较具大幅高度落差位置处,使纱线被导出解卷时,是以微幅往复摆幅方式与送纱轮的朝外倾斜出纱导纱部253的外周表面发生微幅振动式的线与面的完全接触,以将残留或累积在送纱轮的出纱导纱部外周表面及纱线上的纱絮或纤维粒子藉纱线在近乎笔直区的微幅往复振动及线与面的接触而令纱絮或异物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自行掉落而予以自行清除干净,藉以提升针织质量。详言之,本技术的送纱轮20是免除设置金属外壳而使送纱轮的构造简化,只包括上座体21及下座体22,以及以等角均匀分布围绕固定于上、下座体21、22间外周的多数根圆形杆件25,该每一杆件包括一固定在上座体21的卡槽210内的固定部250、朝内倾斜的入纱导纱部251、朝内微微倾斜的储纱部252、朝外微微倾斜且近乎笔直而固定于下座体22内的简体底缘导纱出纱部253。如图2所示,本技术因杆件25的近乎笔直的底缘出纱导纱部253是以微微朝外倾斜方式插固于塑胶下座体22的插孔221内,以防止纱线在送纱时意外的落纱,且其最外周表面253A是露出于下座体22的外周表面的高度,亦即杆件25的下端约四分的一的外周表面露出于下座体22外周表面的外,以便纱线4以摩擦接触的方式在送纱轮上进行送纱而出纱时,可与该出纱导纱部253的该等近乎笔直的微微朝外倾斜的杆件露出的外周表面253A相互摩擦接触而不与送纱轮的塑胶下座体22接触,一则可保护塑胶下座体22,另则可将纱线上的纱絮或纤维粒子自动刮除而自行掉落。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如图2所示,当纱线4的储纱圈4A由储纱部252逐次往下移而止于储纱部252与出纱导纱部253的分界点2523,而再一一被解卷时,其纱线4是自送纱轮的储纱部252与出纱导纱部253的分界点2523位置处开始朝外微微倾斜往下刮扫送纱轮的近乎笔直区的出纱导纱部253,纱线4由4A位置解卷移至4B位置大约刮扫过送纱轮的出纱导纱部253的整个外周表面,亦即纱线4由送纱轮20的储纱部252至第一出纱导纱眼组8的间,纱线4由4A位置变化至4B位置时,由于送纱轮20为旋转体,故纱线至少刮扫过的送纱轮出纱导纱部的整个近乎笔直的底缘圆周表面,且纱线在刮扫时,是与根根杆件25的下端外周表面253A接触,亦即纱线上的纱絮或纤维粒是被送纱轮上的每一根杆件25所刮扫过,且令被括扫过的纱絮或纤维粒以自由落体方式由杆件间的近乎笔直的空隙表面自行落下,此不仅纱线上的纱絮或纤维粒被刮扫干净,同时也一并将聚集在送纱轮出纱导纱部上的纤维物或纱絮也一齐随机刮除,而使纱线及送纱轮两者同时达到自行清洁的目的,故本技术的纱线出纱时以全面刮扫方式被导出较的习用以点的形式与送纱轮的下端金属外壳相接触以清除纱线表面的纱絮或纤维粒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故本技术可自行清除纱线的功效实不言可谕。此间应予说明的是,本技术的第一出纱导纱眼组8以具有一上导纱眼8A及下导纱眼8B,其中上导纱眼8A是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洁式储纱送纱装置,包括:一本体、一以可转动方式固定于本体上方的皮带轮组、一入纱第一导纱眼、一压纱器、一入纱张力侦知器、一入纱第二导纱眼、一以可旋转方式固定于本体下方而与该皮带轮共轴的送纱轮、一第一出纱导纱眼、一出纱张力侦知器及一第二出纱导纱眼等构成的,其特征在于:该送纱轮的外周包括一朝内倾斜的入纱导纱部、一微微朝内倾斜的储纱部及一微微朝外倾斜的近乎笔直的出纱导纱部,且该出纱导纱眼是设在该送纱轮出纱导纱部斜下方较具大幅高度落差的出纱导纱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