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068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气源接嘴,与气源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用于输送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分别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其中,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第一减压阀;第一供气接嘴;以及第一放气阀,与第一供气接嘴并联设置,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低压减压阀;第二输送管路;第二减压阀;第二供气接嘴;以及第二放气阀,与第二供气接嘴并联设置。

A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providing an aeration device for an airplane. The air charg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as source connection, connecting with the gas source, obtaining gas; gas input pipe, used for transporting gas; at least one first gas conveying branch is used to transport the filtered gas to the corresponding inflatable component; and second gas transmission. The first gas delivery branch section has the first delivery line, the first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first gas supply nozzle, and the first gas valve, and the second gas transmission branch has low pressure decompression. A valve; a second conveying pipe; a second reducing valve; a second air supply nozzle; and a second vent valve, which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second gas supply nip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充气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飞机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飞机中的轮胎、液压蓄压器、缓冲支柱等进行充气和密封性检查。现有技术中,在密封性检查时,飞机上要有充气接头与气密试验台相连,以完成对飞机内部输送空气,并通过用肥皂水检查密封结构的空气是否泄露,确定机体结构是否密封,从而对不密封区域重新密封,以实现机体的密封要求。但是该装置为纯手动操作,需凭维修人员的操作经验来确定充气压力,而且操作时间长,实用效率低,可靠性差。不仅如此,飞机上有多处需要充气的部件,每个部件处需要的气压不同,而充气用气体均是由氮气瓶提供,氮气瓶的压力较高,所以一旦出现误操作就有可能损坏相应的部件,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每次仅能进行一个部件的冲气、放气及泄漏检测,所以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充气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充气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气源接嘴,与气源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用于输送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分别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其中,气体输入管路部具有:输入管路,用于输送气体;以及过滤器,设置在输入管路上,用于过滤被输送的气体,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与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输送气体给待充气部件;第一减压阀,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第一供气接嘴,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气体输送给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一放气阀,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与第一供气接嘴并联设置,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低压减压阀,与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调节输入管路中的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低压力,至少一个第二输送管路,与低压减压阀连接,用于输送气体给待充气部件;至少一个第二减压阀,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至少一个第二供气接嘴,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气体输送给待充气部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放气阀,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与第二供气接嘴并联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均为可调节减压阀,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还具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设置在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放气阀之间,用于指示第一输送管路中气体的当前压力,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还具有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设置在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放气阀之间,用于指示第二输送管路中气体的当前压力。在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检测部,其中,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软管,与待充气部件的充气接嘴可拆卸连接,用于检测飞机充气装置的气压是否正常。在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还具有第一截止阀,设置在第一减压阀和第一放气阀之间,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还具有第二截止阀,设置在第二减压阀和第二放气阀之间。在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第三气体输送支路部,其中,第三气体输送支路部包括:备用气源,提供气体;备用气路,用于输送气体给待充气部件;备用调压阀,将备用气源提供的气体的气压调节到需要的气压;以及备用供气接嘴,设置在备用气路上,将调节后的气体输送给待充气部件。在本技术提供的飞机充气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飞机充气装置包括五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包括三个第二气体输送支路。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飞机充气装置,因为具有气源接嘴,与气源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用于输送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分别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其中,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与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输送气体给待充气部件;第一减压阀,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第一供气接嘴,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气体输送给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一放气阀,设置在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与第一供气接嘴并联设置,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低压减压阀,与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调节输入管路中的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低压力,至少一个第二输送管路,与低压减压阀连接,用于输送气体给待充气部件;至少一个第二减压阀,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至少一个第二供气接嘴,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气体输送给待充气部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放气阀,设置在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与第二供气接嘴并联设置,所以,本技术的飞机充气装置可利用其上的多个支路为多个飞机部件同时进行充气、放气及泄漏检测,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且投资费用低等优点。尽管该装置为纯手动操作,但是完全不需凭维修人员的操作经验来确定充气压力,即使输送过来的气压略大于所需的气压,与供气接嘴并联的放气阀可以对需要充气的部件进行保护,避免误操作造成部件损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本技术的飞机充气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移动灵活、使用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并能够满足不同机型对不同部件充气压力的不同需要,通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飞机充气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飞机充气装置的控制面板示意图;以及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飞机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飞机充气装置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飞机充气装置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飞机充气装置100与气源连接。气源具有气瓶1、高压软管2以及气瓶出气接嘴3。飞机充气装置100包括气源接嘴4、气体输入管路部10、五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20、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30以及图中未显示的第三气体输送支路部和检测部。气源接嘴4与气源的气瓶出气接嘴3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10用于输送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10具有输入管路101以及过滤器5。输入管路101用于输送气体。过滤器5设置在输入管路101上,用于过滤被输送的气体,防止气瓶中的杂质进入飞机的待充气部件中。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20用于将过滤后的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20输送的气体气压大于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30输送的气体气压。在本实施例中,5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20结构相同,仅是输送气体的气压不同,在此仅对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20进行阐述。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201(202、203、204、205)、第一减压阀7(12、18、23、28)、第一压力表8(13、19、24、29)、第一截止阀9(1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充气装置,与气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接嘴,与所述气源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用于输送所述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气体分别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其中,所述气体输入管路部具有:输入管路,用于输送所述气体;以及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输入管路上,用于过滤被输送的所述气体,所述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输送所述气体给所述待充气部件;第一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所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第一供气接嘴,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所述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一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一供气接嘴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低压减压阀,与所述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输入管路中的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低压力;至少一个第二输送管路,与所述低压减压阀连接,用于输送所述气体给所述待充气部件;至少一个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所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至少一个第二供气接嘴,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所述待充气部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二供气接嘴并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充气装置,与气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接嘴,与所述气源连接,获取气体;气体输入管路部,用于输送所述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所述气体分别输送给对应的待充气部件,其中,所述气体输入管路部具有:输入管路,用于输送所述气体;以及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输入管路上,用于过滤被输送的所述气体,所述第一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输送所述气体给所述待充气部件;第一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所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第一供气接嘴,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所述待充气部件;以及第一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一供气接嘴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气体输送支路部具有:低压减压阀,与所述输入管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输入管路中的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低压力;至少一个第二输送管路,与所述低压减压阀连接,用于输送所述气体给所述待充气部件;至少一个第二减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气体的压力使其达到所述待充气部件需要的充气压力;至少一个第二供气接嘴,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减压阀的下游侧,将调节后的所述气体输送给所述待充气部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放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减压阀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炎聪程力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衡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