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聪闺专利>正文

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04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特别指一种螺旋性管体上先后铺设轴向纬线和横向卷绕螺旋状经线的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它包括分线环座、注液管、分线定位环、传送装置、绕线设备、加热装置及输送装置,其中,分线环座上设置环状分布的孔洞,注液管连接在分线环座上方,分线定位环架设在分线环座与绕线设备间,并在内缘刻有环状排列的纵向浅沟,分线环座前、后分别设置传送装置和绕线设备。从而能完成自动制作而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特别指一种螺旋性管体上先后铺设轴向纬线和横向卷绕螺旋状经线的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众所周知,软式透水管(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弹簧钢制成的螺旋状弹性管体10,及铺设在该弹性管体10外表面的轴线方向的纬线和卷绕在纬线外周的螺旋状经线所组成。而该软式透水管使用时,由于其外表面为纬线与经线的紧密组合,用于种植地时,不仅可达到排水的功能、且渗水性佳,又具有适量含水的功能,在天气干燥时可供给植物所需的水份,因此特别适合水土保持工程所使用。由于这种软式透水管排水和渗水性良好,且不易因砂石的阻塞而降低排水性,因此,使用愈来愈普遍,但制造较困难,目前多半靠手工制作。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能利用分线设备和绕线设备相配合自动完成绕线程序的制作,而且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分线环座、注液管、分线定位环、传送装置、绕线设备、加热装置及输送装置,其中,分线环座上设置环状分布的孔洞,注液管连接在分线环座上方,分线定位环架设在分线环座与绕线设备间,并在内缘刻有环状排列的纵向浅沟,传送装置设置在分线环座前端面外下方,绕线设备设置在分线环座的后方,加热装置设置在绕线设备的后方,而输送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后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软式透水管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线环座、分线定位环及绕线设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绕线设备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装置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绕线过程局部视图。图中10.弹性管体,20.传送装置,21.承接槽,211.槽道,22.导引管,23.链轮,31.分线环,311.孔洞,32.导管,33.注液管,40.分线定位环,50.绕线设备,521.导线孔,53.线团,60.加热设备,70.输送装置,71.传动轮组,80.转轴,24.链条,30.分线环座,51.旋转架体,52.导线设备,81.不织布。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传送装置20、分线环座30、分线定位环40、穿线转盘50、加热设备60、以及输送装置70。本实施例加工软式透水管的过程首先由传送装置20持续传送可将弹性管体10往后传送至分线环座30上,且随着弹性管体10的往后传送,同时供线设备(图中未示)经分线环座30的持续从事纵轴方向的纬线绕制,并在绕线过程中由分线环座30上注入具沾接性的被覆剂,然后经分线定位环50的定位可使纬线整齐排列也贴附在该弹性管体10表面,再使绕上纬线的弹性管体10经绕线设备50,在纬线外周旋以螺旋状重叠卷线的经线,进而完成经、纬方向的绕线,而后经一加热设备60的适度烘干,最后再经输送装置70输送至适当处,予以收集或利用。如图2至图4所示,分线环座30的前端设有一分线环31,该分线环31上布设有内外两圈的孔洞311,该两圈孔洞311是交叉而不交错地相互排列,以供供线设备(图中未示)的纱线室设在其中,分线环座30内并设有一承接弹性管体10的导管32,且在该分线环座之上设有一注液管33,具有沾接性的被覆剂,由该注液管33注入该分线环座的内部(如图4所示),因此,当纬纱线通过该分线环座30的同时,即被浸沾被覆液(供线设备是常见设备不再赘述)。此外,如图2所示,分线环座30与绕线设备50间架设一分线定位环40,该定位环40的内缘刻划有环绕圆心纵向排列的浅沟(图中未示),用以将已绕设纬线及沾附被覆剂的弹性管体10,再次定位整平及使附着于纬线的被覆剂更均匀,有利于纬线得以更确实且整齐有次序地附着于弹性管体10。分线环座30前的传送装置20,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弧形承接槽21,该承接槽21的底部开设一槽道211,且承接槽21下方设有一马达带动的链轮23,且该链轮23驱动一链条24,该链条24经槽道211突出在承接槽21中,而得以带动弹性管体10前进,又在承接槽21前设有一导引管22,该导引管22使弹性管体10更顺畅地传送至承接槽21上,将弹性管10顺利传送至分线环座30上。利用该传送装置20将弹性管体10传送通过分线环座30的同时,浸沾有被覆液的纬纱线即为该弹性管体10带动,并经分线定位环的定位,便可使纬纱整齐排列地被覆该弹性管体10的外表面。随后,该弹性管体10继续前进,而由绕线设备50之中心通过,并利用该绕线设备50在被覆纬纱的弹性管体缠绕上螺旋状的经线。如图2及图6所示,该绕线设备50大致上包含一旋转架体51,一导线设备52及设在该旋转架体51之上的若干线团53。其中该导线设备为一设在该旋转架体51前端的中空管,在该中空管的前端又设有若干导线孔521。该旋转架体51是由一传动单元(图中未示)带动旋转,而使架设在该旋转架体51之上的导线设备及若干线团53围绕该弹性管体10旋转,并且使该若干线团53之上的纱线经导线设备52的引导而缠绕在该弹性管体10的外围,而将纵向排列的纬纱线紧包覆缠绕。当线团53的纱线缠绕在纬纱表面的同时,弹性管体10仍持续前进,因而使其能够以紧密排列的螺旋状缠绕,而构成该软式透水管的经线。且当经线缠绕在纬线外围之后,可吸附纬线之上尚未干透的被覆液,因此而被粘附在纬线外围。当弹性管体10完成经、纬纱的绕设后,经过一加热设备60作适当的烘干,而后即可利用图7所示的输送装置70将其输送至适当处,收集、储存;该输送装置70主要由两组导引传动轮组71所构成,绕设有经、纬线的弹性管10在输送过程中置于两传动轮组71间,而该两传动轮组71是由一马达带动的皮带轮组所构成,且两组皮带轮以反向转动(如图7中箭头所示),进而使弹性管体10输送到适当处。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供线设备的纱线分别穿设在分线环座30的分线环31的孔洞311上,穿线设备50上的线团53也分别将其穿设在导线设备52的导线孔521之中,并将被覆液由注液管33注入在分线环座30之中。并且在开始动作前,将各个传送装置20及输送装置70的速度调整好,以使该弹性管体10通过分线环座30及绕线设备50的速度能够与绕线设备50的转速配合,而使得缠绕在弹性管体10上的经线具有适当的密度。然后启动马达使其转动,而后将弹性管体10置于传送装置20的承接槽21上,借链条24的传动,弹性管体10被往后传送,并借导引管22的导送,使其得以顺利被传送至分线环座30中。在分线环座30中随着弹性管体10的移动,使供线设备上的纱线以轴线方向逐渐包覆在弹性管体10上,而完成纬线的绕线过程,且由于注液管33在分线环座30之中注入沾接性的被覆剂,使纬线排列有次序地沾附在弹性管体10上,又经分线定位环40的定位,使纬线得以更确实且排列有次序地沾附在弹性管体10上,弹性管体10再继续被推送至穿线设备50的导线设备52之中,由于穿过在导线设备52内的弹性管体10,只前进而不转动,而旋转架体51是持续转动体,故随着绕线设备50的转动,使得纱线以经线方向包覆绕设在已绕有纬线的弹性管体10上,达到在弹性管体10上绕设经、纬线的目的;最后,完成经、纬线绕设在弹性管体10再经过加热设备60的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式透水管制造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分线环座、注液管、分线定位环、传送装置、绕线设备、加热装置及输送装置,其中,分线环座上设置环状分布的孔洞,注液管连接在分线环座上方,分线定位环架设在分线环座与绕线设备间,并在内缘刻有环状排列的纵向浅沟,传送装置设置在分线环座前端面外下方,绕线设备设置在分线环座的后方,加热装置设置在绕线设备的后方,而输送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闺
申请(专利权)人:张聪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