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天全专利>正文

织机节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04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织机节电开关是专为纺织行业的自动织机设计的专用开关。它是由壳体和控制元件所组成。其结构简单,利于制作,便于安装,克服了现有类似开关连接导线迂回等弊端。且本开关可消除因断经缺纬造成的电机空载运转,故节电效果十分明显。(*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织机节电开关是专为纺织行业的自动织机设计的专用开关。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各种自动织机,如1511M、1515等织机,电机采用普通开关或织机自身的离合手柄控制,一但织机断经缺纬或临时停机时电机空载运转,浪费电能。为了能在织机临时停机时使电机同时停止转动,可通过本节电开关控制电机。现虽有类似节电开关,但因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采用二次封装,不利于维修,一但发生故障只能淘汰,故使用成本高。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当前节电开关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织机专用节电开关。它是由壳体和控制元件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开关装入壳体内,成为一整体。其结构简单,利于制作,便于安装,克服了现有类似开关连接导线迂回等弊端。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且单台织机检修而不会影响其它织机的正常运转,故使用成本低。本技术节电开关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将控制元件组成部分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可控硅、无锁定开关,可锁定开关,电容和电阻全部焊接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装入一金属壳体内。可控硅的散热板紧贴金属外壳,使金属外壳作为散热极的一个组成部分。三块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分别与无锁定开关,可锁定开关串接,用以控制各可控硅的导通或关断,且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T1间、T1与T2间分别并、串电容和电阻,组成保护电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参照附图,双向可控硅(5)分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4)上,可控硅散热极与支架通过螺钉连接在外壳(1)上,印刷电路板(4)用螺钉固定在外壳(1)上。本织机节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织机离合器使织机暂停运转时,其离合器手柄呈为空档,并通过织机离合器的连杆机构压迫控制可控导通的无锁定开关(3)使控制极电源切断,电机停止工作,当离合器手柄合拢是,连杆机构脱离无锁定开关(3)时,控制极电源导通,电机进入织机工作前启动状态。当要检修织机时,用手按可锁定开关,切断本机台电源。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可消除因断经缺纬造成的电机空载运转,故节电效果十分明显。权利要求1.织机节电开关,是由壳体和控制元件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开关装入壳体内,成为一个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规定的织机节电开关,其特征是将控制元件组成部分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可控硅、无锁定开关、可锁定开关、电容和电阻全部焊接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装在一金属壳体内,可控硅的散热极紧贴金属外壳,使金属外壳为散热极的一个组成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规定的织机节电开关,其特征是每块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分别与无锁定开关,可锁开关串接,用以控制各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或关断。4.根据权利要求3规定的织机节电开关,其特征是各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T1间、T1与T2间分别并串电容和电阻,组成保护电路。专利摘要织机节电开关是专为纺织行业的自动织机设计的专用开关。它是由壳体和控制元件所组成。其结构简单,利于制作,便于安装,克服了现有类似开关连接导线迂回等弊端。且本开关可消除因断经缺纬造成的电机空载运转,故节电效果十分明显。文档编号D03D51/18GK2172772SQ9321886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天全 申请人:李天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织机节电开关,是由壳体和控制元件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开关装入壳体内,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全
申请(专利权)人:李天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