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坚平专利>正文

提花织机的断通丝自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65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下放置的金属架(10、11)、两根摆动连杆(16)以及定位支架(9),其中: 上金属架(10)固定在定位支架(9)上; 各金属架在其框边(1)上横向等距离装设两端带有小拉簧(3)的钢丝(2); 两根摆动连杆(16)各一端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下金属架(11)框边(1)的横向两端部的中间,其另一端各呈弯折状,且通过轴承(13)枢接在所述定位支架(9)的两端,下金属架(11)相对于上金属架(10)可相对纵向摆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提花织机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提花织机工作中当断通丝时能自动停机的自停装置。
技术介绍
提花织物是通丝带动穿经的钢综不规则单独提起与下降,通过经纬交织在织物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一根通丝要穿过目板,连接钢综,综眼穿经丝还要吊着沉重的金属下柱(重锤、回综锤)。在生产中通丝要承受下柱的向下拉力,又要不断地与目板及其他通丝摩擦,久而久之通丝就会断,致使该提起的经丝沉在织物之下,造成缺经。有时断下的通丝还会缠住其它通丝造成夹糙、夹断头。根据国家《GB/T15551桑蚕丝织物检验标准》经向0.3cm-2cm的疵点作为一般疵点累计扣分。而在现有的丝织提花织物生产中,一般仅靠挡车工手摸、眼看、灯照来检查是否出现断通丝,这样难免会出现漏检现象,拆糙、接档又有可能产生挡疵影响外观,既浪费了原料又降低了效率,还可能使织物降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花织机的断通丝自停装置,使得在丝织提花织物生产中一旦出现断通丝时,迅速停机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织物的品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包括两个上、下放置的金属架、两根摆动连杆以及定位支架,其中上金属架固定在定位支架上;各金属架在其框边上横向等距离装设两端带有小拉簧的钢丝;两根摆动连杆各一端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下金属架框边的横向两端部的中间,其另一端各呈弯折状,且通过轴承枢接在所述定位支架的两端,下金属架相对于上金属架可相对纵向摆动。上述的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其中钢丝的间距小于下金属架摆动的距离。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克服了现有仅靠挡车工手摸、眼看、灯照检查的不足,利用提花织机的下柱下落及其金属特性,下金属架随着筘座前后摆动,当断通丝后下柱必然下落,穿过上金属架遇摆动的下金属架后接通电源迅速停机,从而达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动检测断通丝,并及时处理,保证织物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金属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提花织机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断通丝自停装置包括两个上、下放置的金属架10、11、两根摆动连杆16以及定位支架9。其中上金属架10固定在定位支架9上。各金属架在其框边1上横向等距离装设两端带有小拉簧3的细钢丝2。两根摆动连杆16各一端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下金属架11框边1的横向两端部的中间,其另一端各呈弯折状,且通过轴承13枢接在所述定位支架9的两端,下金属架11相对于上金属架10可相对纵向摆动。金属架11摆动的距离大于钢丝2的间隔。如图3所示,本技术安装在提花织机上,上金属架10在提花织机下柱7下方处用固定杆29在下柱四周的木框9内侧分别固定住。利用织机筘座22的前后运动,在筘座螺丝23处按上动力杆24连接接带25,拉动摆动连杆16带动下金属架向前,而后又用大拉簧19再拉回来,使下金属架前后摆动。并利用织机现有低压电源,从光电探纬器26中引出正极28接上金属架10,负极27接下金属架11。本技术利用断通丝5时,下柱7必定自然下落的现象及下柱7自身的金属特性,采用上、下金属架的框边1分别接上电源,当下柱7下落经过上金属架,然后遇随筘座前后摆动的下金属架,使两金属架通电,达到自动停机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下放置的金属架(10、11)、两根摆动连杆(16)以及定位支架(9),其中上金属架(10)固定在定位支架(9)上;各金属架在其框边(1)上横向等距离装设两端带有小拉簧(3)的钢丝(2);两根摆动连杆(16)各一端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下金属架(11)框边(1)的横向两端部的中间,其另一端各呈弯折状,且通过轴承(13)枢接在所述定位支架(9)的两端,下金属架(11)相对于上金属架(10)可相对纵向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2)的间距小于下金属架(11)摆动的距离。专利摘要一种提花织机断通丝自停装置,包括两个上、下放置的金属架、两根摆动连杆以及定位支架,其中上金属架固定在定位支架上;各金属架在其框边上横向等距离装设两端带有小拉簧的钢丝;两根摆动连杆各一端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下金属架框边的横向两端部的中间,其另一端各呈弯折状,且通过轴承枢接在所述定位支架的两端,下金属架相对于上金属架可相对纵向摆动。本技术克服了现有仅靠挡车工手摸、眼看、灯照检查的不足,利用提花织机的下柱下落及其金属特性,下金属架随着筘座前后摆动,当断通丝后下柱必然下落,穿过上金属架遇摆动的下金属架后接通电源迅速停机,从而达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动检测断通丝,并及时处理,保证织物的品质。文档编号D03D51/18GK2571794SQ0226671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张坚平 申请人:张坚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