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592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包括模具体和开设在模具体上的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体的底面,所述模具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模型槽的槽口的脱模板,所述脱模板连接着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上设置有用于对伸缩电机的启动间隔时间进行设定的电机控制器,所述模具体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型槽进行注料的注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成型的玻璃瓶的自身重力从模型槽内向下脱离,使得成型的玻璃瓶的运动轨迹为垂直向下,从而大幅减少了玻璃瓶和模型槽内壁的摩擦,提升了脱模效果,整个注料和脱模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不但注料的精度更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好,而且大幅提升了工艺效率。

An automatic mould for making glass bott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lass bottle preparation mold, which includes a mold specific and a model slot opened on a mold body. The slot of the model groov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ol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template for opening or closing the slot of the model slot, and the stripper is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motor. The telescopic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controller for setting up the starting interval of the telescopic motor, and the mol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tube for the injection of the model slot. The utility model relies on the self gravity of the formed glass bottle from the inside of the model trough, so that the moving track of the formed glass bottle is vertical downward,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glass bott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model trough,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die release. The accuracy is higher, the consistency of product quality is good, and the process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玻璃制品在模具中完成成型工艺后,通常都是采用专门的镊子或者其他工具人工将成型的玻璃制品从模具中取出,这对脱模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一旦镊子使用的力度和角度存在偏差,玻璃制品在取出的过程中会与模型槽内壁产生剧烈的摩擦,导致最后取出的玻璃制品的外观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成品质量,而且整个拿取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工艺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前期的注料过程也是通过人工判断注料量,导致注料的精度无法得到统一,同一批产品容易出现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注料和脱模自动化程度高且脱模效果好的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包括模具体和开设在模具体上的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槽口位于模具体的底面,所述模具体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模型槽的槽口的脱模板,所述脱模板连接着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上设置有用于对伸缩电机的启动间隔时间进行设定的电机控制器,所述模具体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型槽进行注料的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流量计和电磁阀均连接着阀门控制器,所述阀门控制器和伸缩电机均连接着信号中转传输器,所述模具体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从模型槽内掉落的成型玻璃瓶的收集槽。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利用模型槽的槽口向下的倒置结构设计,利用成型的玻璃瓶的自身重力从模型槽内向下脱离,使得成型的玻璃瓶的运动轨迹为垂直向下,从而大幅减少了玻璃瓶和模型槽内壁的摩擦,提升了脱模效果;通过电机控制器对于伸缩电机的启动间隔时间的设定以及阀门控制器上对于流量计的峰值的设定,实现了注料和脱模的自动化,并且每次注料的量均为设定的流量值,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板和模具体的底面紧密贴合,这样脱模板能够将模型槽的槽口完美闭合。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和电磁阀紧密贴合在一起,这样使得进入到模型槽内的浆料量能够和流量计所测达成基本一致,降低了测量误差值。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电机固定在模具体底部,所述阀门控制器固定在模具体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层,橡胶缓冲层具备很好的缓冲效果,能够避免玻璃瓶掉落至收集槽内时发生损坏。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1、依靠成型的玻璃瓶的自身重力从模型槽内向下脱离,使得成型的玻璃瓶的运动轨迹为垂直向下,从而大幅减少了玻璃瓶和模型槽内壁的摩擦,提升了脱模效果;2、整个注料和脱模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不但注料的精度更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好,而且较原先的手动操作,注料和脱模的耗用时间得到了明显减少,大幅提升了工艺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包括模具体1和开设在模具体1上的模型槽2,所述模型槽2的槽口位于模具体1的底面,所述模具体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模型槽2的槽口的脱模板3,所述脱模板3连接着伸缩电机4,所述伸缩电机4上设置有用于对伸缩电机4的启动间隔时间进行设定的电机控制器41,所述模具体1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型槽2进行注料的注料管5,所述注料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6和电磁阀7,所述流量计6和电磁阀7均连接着阀门控制器8,所述阀门控制器8和伸缩电机4均连接着信号中转传输器10,所述模具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从模型槽2内掉落的成型玻璃瓶的收集槽9,所述脱模板3和模具体1的底面紧密贴合,所述伸缩电机4固定在模具体1底部,所述阀门控制器8固定在模具体1顶部,所述收集槽9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层91。本技术的工艺流程为:首先根据模型槽2的大小在阀门控制器8上设置流量峰值以及浆料需要在模型槽2内的冷却成型时间在电机控制器41上设定启动间隔时间,利用注料机通过注料管5向模型槽2内注料,一旦流量计6所测值达到设定的流量峰值,阀门控制器8立刻控制关闭电磁阀7,停止注料,待电机控制器41达到了设定的启动间隔时间的时间点时,伸缩电机4控制收缩脱模板3,一旦脱模板3完全脱离模型槽2的槽口,成型好的玻璃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模型槽2向下垂直脱离,最后掉落至收集槽9内,伸缩电机4控制脱模板3伸开将模型槽2的槽口闭合,此时信号中转传输器10获取到伸缩电机4已经控制脱模板3伸开将模型槽2的槽口闭合的信息,并且向阀门控制器8传递指令信号,阀门控制器8收到指令信号后启动电磁阀7,开始注料,流量计6自动进行复位进行流量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包括模具体(1)和开设在模具体(1)上的模型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2)的槽口位于模具体(1)的底面,所述模具体(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模型槽(2)的槽口的脱模板(3),所述脱模板(3)连接着伸缩电机(4),所述伸缩电机(4)上设置有用于对伸缩电机(4)的启动间隔时间进行设定的电机控制器(41),所述模具体(1)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型槽(2)进行注料的注料管(5),所述注料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6)和电磁阀(7),所述流量计(6)和电磁阀(7)均连接着阀门控制器(8),所述阀门控制器(8)和伸缩电机(4)均连接着信号中转传输器(10),所述模具体(1)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从模型槽(2)内掉落的成型玻璃瓶的收集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玻璃瓶制备模具,包括模具体(1)和开设在模具体(1)上的模型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槽(2)的槽口位于模具体(1)的底面,所述模具体(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模型槽(2)的槽口的脱模板(3),所述脱模板(3)连接着伸缩电机(4),所述伸缩电机(4)上设置有用于对伸缩电机(4)的启动间隔时间进行设定的电机控制器(41),所述模具体(1)还设置有用于对模型槽(2)进行注料的注料管(5),所述注料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6)和电磁阀(7),所述流量计(6)和电磁阀(7)均连接着阀门控制器(8),所述阀门控制器(8)和伸缩电机(4)均连接着信号中转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兰英夏雪根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精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