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592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压头,所述下模具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的模型柱,所述模型柱穿过下模具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模型柱能够上下纵向移动,所述下模具、上压头和模型柱组合形成用于成型玻璃瓶的模型槽,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位于模型柱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纵向开设有螺栓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模型柱在成型槽内的位置,能够达到改变模型槽顶部厚度值也就是对应的玻璃杯杯底厚度的目的,从而使得实际的制备工艺中只需配置一个模具便能满足多种不同玻璃杯底厚度的制备需求,减少了工艺成本,提升了工艺效率。

An adjustable glass prepara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glass preparation mold, which includes a lower die and an upper pressure head.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molding groove.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mol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model column. The model column extend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mold, and the model column can move vertically and vertically, the lower die. The upper pressure head and the model column are combined to form a model slot for the molding glass bottle.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mold is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model column, and the longitudinal adjusting rod is fixed on the two ends of the model column.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odel column in the molding slo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top of the model trough, which is the thickness of the glass cup, so that the actual preparation process only needs to configure a mold to meet the preparation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glass bottom thickness and reduce the process cost. The process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玻璃杯的制备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玻璃杯制备工艺中是通过向模具中注入原浆料后在模具中形成所需要的玻璃杯形状,现有的玻璃杯制备模具因为每个模具所对应的工艺形状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每个模具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的玻璃杯的成型工艺,在实际的生产中对于玻璃杯的杯底厚度的不同要求需要配置多个对应的模具,不但投入成本较大,而且频繁的更换模具也十分费时费力,使得工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调整模具中对应的玻璃杯底厚度的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压头,所述下模具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的模型柱,所述模型柱穿过下模具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模型柱能够上下纵向移动,所述下模具、上压头和模型柱组合形成用于成型玻璃瓶的模型槽,所述下模具的底部位于模型柱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纵向开设有螺栓开口,支撑固定板的两端均通过紧定螺栓穿过螺栓开口配合在支撑固定板内,使得支撑固定板固定在两个调节杆之间用于支撑住模型柱,所述上压头连接着液压升降柱上的升降模块,所述上压头上设置有注料管。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将模型柱设计成可上下纵向移动的结构,通过改变模型柱在成型槽内的位置,能够达到改变模型槽顶部厚度值也就是对应的玻璃杯杯底厚度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头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从而不但提高了上压头在下模具上的位置精度,而且提升了上压头和下模具相互之间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模型柱的底部相匹配的圆柱槽,圆柱槽能够卡住模型柱的底部,防止模型柱发生晃动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槽位于支撑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开口的长度等于调节杆的长度,从而使得支撑固定板的纵向可移动范围达到最大化。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模型柱设计成可上下纵向移动的结构,通过改变模型柱在成型槽内的位置,能够达到改变模型槽顶部厚度值也就是对应的玻璃杯杯底厚度的目的,从而使得实际的制备工艺中只需配置一个模具便能满足多种不同玻璃杯底厚度的制备需求,不但大幅减少了模具的需求数量,减少了工艺成本,而且无需频繁的更换模具,提升了工艺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压头2,所述下模具1设置有成型槽5,所述成型槽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的模型柱4,所述模型柱4穿过下模具1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模型柱4能够上下纵向移动,所述下模具1、上压头2和模型柱4组合形成用于成型玻璃瓶的模型槽,所述下模具1的底部位于模型柱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上纵向开设有螺栓开口71,支撑固定板6的两端均通过紧定螺栓8穿过螺栓开口71配合在支撑固定板6内,使得支撑固定板6固定在两个调节杆7之间用于支撑住模型柱4,所述上压头2连接着液压升降柱3上的升降模块31,所述上压头2上设置有注料管22,所述上压头2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块21,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与定位块21相匹配的定位槽11,所述支撑固定板6上设置有与模型柱4的底部相匹配的圆柱槽61,所述圆柱槽61位于支撑固定板6的中心位置,所述螺栓开口71的长度等于调节杆7的长度。本技术的使用操作流程为:首先根据本次玻璃杯的杯底厚度工艺要求,分别松开两个紧定螺栓8,调节支撑固定板6的纵向位置使得模型柱4的顶部达到要求的高度,然后再分别拧紧两个紧定螺栓8,实现支撑固定板6和模型柱4的位置固定,然后启动液压机,升降模块31的连接杆32连接着上压头2,升降模块31带动上压头2下移直至两个定位块21分别插入配合在两个定位槽11内,然后启动注料机通过注料管22向下模具1的成型槽5内注入玻璃浆料,待注料完毕后,经过玻璃的成型工艺后,操作液压机将上压头2上移,最后从下模具1内取出成型好的玻璃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压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设置有成型槽(5),所述成型槽(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的模型柱(4),所述模型柱(4)穿过下模具(1)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模型柱(4)能够上下纵向移动,所述下模具(1)、上压头(2)和模型柱(4)组合形成用于成型玻璃瓶的模型槽,所述下模具(1)的底部位于模型柱(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上纵向开设有螺栓开口(71),支撑固定板(6)的两端均通过紧定螺栓(8)穿过螺栓开口(71)配合在支撑固定板(6)内,使得支撑固定板(6)固定在两个调节杆(7)之间用于支撑住模型柱(4),所述上压头(2)连接着液压升降柱(3)上的升降模块(31),所述上压头(2)上设置有注料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玻璃制备模具,包括下模具(1)和上压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设置有成型槽(5),所述成型槽(5)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纵向的模型柱(4),所述模型柱(4)穿过下模具(1)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模型柱(4)能够上下纵向移动,所述下模具(1)、上压头(2)和模型柱(4)组合形成用于成型玻璃瓶的模型槽,所述下模具(1)的底部位于模型柱(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纵向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上纵向开设有螺栓开口(71),支撑固定板(6)的两端均通过紧定螺栓(8)穿过螺栓开口(71)配合在支撑固定板(6)内,使得支撑固定板(6)固定在两个调节杆(7)之间用于支撑住模型柱(4),所述上压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兰英夏雪根潘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精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