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运良专利>正文

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28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5:28
一种固定支架,其包括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组件、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活动连接,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物体并可进行调节的夹持位;固定组件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在该固定组件的与夹持组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在该固定端上设有可套装在柱状物上的固定孔;调节组件活动连接于夹持组件上,其用于调节夹持位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支架,其设有固定孔,其可以套装在摩托车的反光镜的连接处,其不仅固定可靠,而且方便用户查看夹持在该固定支架上的手机画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支架,其具有夹持稳定、安全性高、通用性强、调节方便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Fixed bracket

A fixed bracket, which includes a clamping component, a fixed component, and an adjusting component for a holding object. A clamp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first holder and a second holder. The first clamp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holding part, and a clamping posi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clamping body and adjustable. The component is fixed or active, and a fixed end is se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component relative to the clamping component. At the fixed end, a fixed hole can be set on the column, and the adjustment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o the clamping component,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size of the clamping position. The fixed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e, which can be set in the connecting place of the reflector of a motorcycle, which is not only fixed and reliable, but also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view the mobile phone picture holding on the fixed support. The fixed bracke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clamping, high safety, strong universality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固定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上的可用于夹持不同大小物体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当人们骑行摩托车时,通常是将手机放在裤兜里或包包里,当需要接听电话时,便需停止骑行而掏出手机。在很多情况下,手机还未掏出时,电话便已挂断。此外,人们骑行时还经常会使用导航,因此,若能将手机进行固定,以方便用户随时查看手机画面,其必能大大满足人们日常骑行需求。通常而言,用于夹持手机的支架,其通常是以弹簧夹的形式进行夹持,如自拍杆上的固定支架,其夹持位大小可调,可适用于夹持不同大小尺寸的手机,但是,通过这种弹簧夹进行夹持,其夹持力度并不可靠,手机很容易从弹簧夹内掉落,因而其安全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对于自行车而言,这种手机支架通常是以抱箍的形式固定在自行车把手上,但是对于摩托车而言,其车把手的设置跟自行车不同,其车把手之间通常并不是一根直管,因而使用抱箍并不方便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夹持稳固,安全性高,通用性强,可方便固定在摩托车上使用的固定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组件、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活动连接,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物体并可进行调节的夹持位;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在该固定组件的与所述夹持组件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在该固定端上设有可套装在柱状物上的固定孔;所述调节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上,其用于调节所述夹持位的大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连接件及紧固件,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为连接端,其另一端为固定端,在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所述固定孔,在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连接端上,其与所述连接端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并可进行任意位置的止停,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而伸入至所述第一螺孔内,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包括一体成型的杆体部、固定部和活动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连接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杆体部相对的两端,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杆体部的结合处呈转折状,所述固定端为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所述连接端为所述活动连接部的端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管和螺杆,所述调节管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管的内螺纹孔内;在所述调节管和所述螺杆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和限制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限制部约束着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当转动所述转动部时,所述螺杆相对所述调节管产生轴向位移而可改变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手动或自动的对所述夹持位进行调节。在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沿所述夹持位调节方向延伸的轴孔,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穿孔,所述调节管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穿孔而伸入至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轴孔内,所述调节管的转动部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穿孔外,所述螺杆的端部伸入至所述轴孔内而与所述调节管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轴孔外。所述调节管包括转动部和杆体部,在所述杆体部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在所述杆体部的靠近转动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与所述穿孔贯通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装设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而伸入至所述第一定位部内。所述连接件呈圆盖状,在其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其轴向延伸的调节齿,在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可嵌入至所述调节齿之间的凸部,当所述夹持组件相对所述固定杆转动时时,所述凸部可挤入至调节齿之间而使得所述夹持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杆止停于当前位置。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呈凸起状的连接部和止动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所述第一螺孔;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止动件,该止动件设于所述连接件与连接端之间,其与所述止动部形成止动关系而无法相对转动,在所述止动件的外壁上设有所述凸部。在所述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的朝向所述连接件的表面上设有呈凸起或凹陷状的第二定位部,在所述连接件的表面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相互嵌设而使得所述连接件无法相对所述夹持组件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设于第一主体部上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设于第二主体部上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相对间隔而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位;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有沿夹持位调节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动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通过其滑动部与滑槽嵌设而形成滑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其通过螺纹连接的调节管与螺杆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夹持力度更可靠,可防止夹持在夹持位的物体掉落。此外,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其固定组件与夹持组件转动连接,并可止停于任意位置,其可方便用户调整使用角度,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通过滑槽与滑动部进行滑动连接,其不仅易于滑动,而且结构简单,利于加工生产。此外,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其设有固定孔,其可以套装在摩托车的反光镜的连接处,从而不仅固定可靠,而且方便用户查看夹持在该固定支架上的手机画面。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其具有夹持稳定、安全性高、通用性强、调节方便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示意出夹持位的调节方向。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2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固定组件与第二夹持件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9是第一夹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第二夹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夹持组件10、第一夹持件11、第一主体部111、滑槽1111、第一夹持部112、轴孔113、第二夹持件12、第二主体部121、滑动部1211、滑动槽1212、延伸部1213、安装孔1214、对接部1215、凹槽1216、第二定位部1217、码表安装孔1218、第二夹持部122、穿孔123、通孔124、夹持位13、保护垫层14、调节组件20、调节管21、转动部211、杆体部212、内螺纹孔2121、第一定位部2122、螺杆22、限制部221、固定组件30、固定杆31、杆部311、活动连接部312、固定部313、固定端32、固定孔321、连接件33、调节齿331、连接孔332、第三定位部333、紧固件34、止动件35、凸部351、连接端36、第一螺孔361、连接部362、止动部363。【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的固定支架包括夹持组件10、固定组件30、调节组件20。所述夹持组件10用于夹持待夹持物,如手机等。所述固定组件30与所述夹持组件10连接在一起,其用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柱状物上进行使用,例如,固定在摩托车的反光镜的连接处。所述调节组件20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10内,其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组件(10),该夹持组件(10)包括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该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之间活动连接,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物体并可进行调节的夹持位(13);固定组件(30),其与所述夹持组件(10)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在该固定组件(30)的与所述夹持组件(10)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32),在该固定端(32)上设有可套装在柱状物上的固定孔(321);调节组件(20),其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10)上,其用于调节所述夹持位(13)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组件(10),该夹持组件(10)包括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该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之间活动连接,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物体并可进行调节的夹持位(13);固定组件(30),其与所述夹持组件(10)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在该固定组件(30)的与所述夹持组件(10)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端(32),在该固定端(32)上设有可套装在柱状物上的固定孔(321);调节组件(20),其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组件(10)上,其用于调节所述夹持位(13)的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固定杆(31)、连接件(33)及紧固件(34),所述固定杆(31)的一端为连接端(36),其另一端为固定端(32),在所述固定端(32)上设有所述固定孔(321),在所述连接端(36)上设有第一螺孔(361),所述连接件(33)套设于所述连接端(36)上,其与所述连接端(36)之间形成转动连接并可进行任意位置的止停,所述紧固件(34)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11)和/或第二夹持件(12)而伸入至所述第一螺孔(361)内,与所述连接端(36)螺纹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包括一体成型的杆部(311)、固定部(313)和活动连接部(312),所述固定部(313)与所述活动连接部(312)分别形成于所述杆部(311)相对的两端,所述固定部(313)与所述杆部(311)的结合处呈转折状,所述固定端(32)为所述固定部(313)的端部,所述连接端(36)为所述活动连接部(312)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包括调节管(21)和螺杆(22),所述调节管(21)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内螺纹孔(2121),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管(21)的内螺纹孔(2121)内;在所述调节管(21)和所述螺杆(22)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部(211)和限制部(221),所述转动部(211)和所述限制部(221)约束着所述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之间的相对位置,当转动所述转动部(211)时,所述螺杆(22)相对所述调节管(21)产生轴向位移而可改变所述第一夹持件(11)和第二夹持件(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手动或自动的对所述夹持位(13)进行调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件(11)上设有沿所述夹持位(13)调节方向延伸的轴孔(113),在所述第二夹持件(12)上设有穿孔(123),所述调节管(21)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夹持件(11)的穿孔(123)而伸入至所述第二夹持件(12)的轴孔(113)内,所述调节管(21)的转动部(211)位于所述第二夹持件(12)的穿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运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