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及其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959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9: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背框包括底壁和与底壁弯折连接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支撑壁,与侧壁铰接,且可朝靠近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底壁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侧壁平行的第二状态;光学组件,设置于底壁上且位于容置空间内;柔性电路板,设置于底壁上且至少部分与光学组件重叠;光源,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底壁的一面上且与光学组件朝向侧壁的侧边相对。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的装配方法、显示组件、电子装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的非显示区域占用的宽度的情况下,保证背光模组支撑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并且不会影响背光模组的装配。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 backlight module is disclosed in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back frame, a back frame including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wall,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side wall are enclosed in a capacitive space; the supporting wall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ide wall and can be turned at least to the first state parallel to the bottom wall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so that the space can be moved away from the space. The direction is reversed at least to the second state parallel to the side wall; the optical component is set on the bottom wall and is located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set on the bottom wall and overlaps at least partially with the optical component; the light source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ar away from the bottom wall and is opposite to the side side of the optical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assembling method, a display component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By the above method, the application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ing the display panel, without affecting the assembly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in the case of reducing the width of the non display area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置的背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日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背光模组是电子装置的重要部件,目前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通常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即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导光板,从而经导光板为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然而由于这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和一些相关的结构需要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因此,占用了较大的非显示区域,不利于窄边框和全面屏的实现,如何缩短背光模组在非显示区域的宽度而又不影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背框包括底壁和与底壁弯折连接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支撑壁,与侧壁铰接,且可朝靠近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底壁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侧壁平行的第二状态;光学组件,设置于底壁上且位于容置空间内;柔性电路板,设置于底壁上且至少部分与光学组件重叠;光源,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底壁的一面上且与光学组件朝向侧壁的侧边相对。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装配方法,背光模组为上述的背光模组,装配方法包括:将支撑壁翻转至第二状态;将搭载有光源的柔性电路板放入容置空间内设置于底壁上;将光学组件放入容置空间内并设置于底壁上;将支撑壁翻转至第一状态。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上述的背光模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组件。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背框包括底壁和与底壁弯折连接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支撑壁,与侧壁铰接,且可朝靠近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底壁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侧壁平行的第二状态;光学组件,设置于底壁上且位于容置空间内;柔性电路板,设置于底壁上且至少部分与光学组件重叠;光源,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远离底壁的一面上且与光学组件朝向侧壁的侧边相对,可以在减小背光模组的非显示区域占用的宽度的情况下,保证背光模组支撑显示面板的稳定性,并且不会影响背光模组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背光模组支撑壁与侧壁铰接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另一种支撑壁和侧壁铰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背框和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背光模组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背光模组支撑壁与侧壁铰接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可以包括:背框10、光学组件20、光源30、柔性电路板40、支撑壁50、第一粘接件60、第二粘接件70以及遮光胶带80。背框10包括底壁11和侧壁12。侧壁12与底壁11弯折连接。具体可以是垂直弯折连接。底壁11与侧壁12围成一盒状的容置空间。可选地,底壁11可以包括第一底壁部111、第二底壁部112以及连接部113。连接部113连接于第一底壁部111和第二底壁部112之间。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到第一底壁部111的垂直距离大于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到第二底壁部112的垂直距离。换言之,底壁11在第一底壁部111处形成由侧壁12、连接部113、第一底壁部111围成的凹陷空间。凹陷空间为容置空间的一部分。光学组件20位于底壁11和侧壁12围成的容置空间中,光学组件20可以包括反射片21、导光板22以及匀光元件23。柔性电路板40设置于底壁11上且至少部分与光学组件20在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上重叠。可选地,柔性电路板40通过第一粘接件60粘接在第一底壁部111上。第一粘接件60可以为双面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粘接件60也可以为其他粘性物,例如胶水层。柔性电路板40至少部分容置在凹陷空间内。反射片21设置在第二底壁部112上。导光板22部分设置于反射片21上,导光板22未设置在反射片21上的部分通过第二粘接件70粘接在柔性电路板40远离底壁11的表面的部分区域上。柔性电路板49至少部分与导光板22在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上重叠。光源3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40远离底壁11的一面上。光源30与光学组件20朝向侧壁11的侧边相对。光源30位于光学组件20的侧边。可选地,光源30位于导光板22的侧边,例如,光源30导光板22的入光侧。光源3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40未被导光板22覆盖的区域上,且光源30与柔性电路板40电连接。光源30通过柔性电路板40上的线路与供电电路连接,以使供电电路能够为光源30供电。匀光元件23设置于导光板22的部分区域上。反射片21、导光板22、匀光元件23依次沿远离底壁11的方向设置。例如,如图所示,反射片21、导光板22、匀光元件23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可选地,光源30远离底壁11的表面与导光板22远离底壁11的表面齐平。光源30远离导光板22的侧面与侧壁12之间具有用于混光和散热的空间。光源30可以为LED灯。可选地,光源30背向导光板22的侧面与支撑件50背向匀光元件23的侧面齐平。可选地,匀光元件23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导光板22远离底壁11的表面上的扩散膜231、第一增光膜232以及第二增光膜233。匀光元件23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支撑壁50与侧壁12铰接,且可朝靠近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底壁11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侧壁12平行的第二状态。可选地,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端部与支撑壁50铰接,侧壁12远离底壁的端部设有第一台阶S1,支撑壁50与侧壁12铰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台阶S2,支撑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框,所述背框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弯折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支撑壁,与所述侧壁铰接,且可朝靠近所述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所述底壁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所述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所述侧壁平行的第二状态;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至少部分与所述光学组件重叠;光源,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壁的一面上且与所述光学组件朝向所述侧壁的侧边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框,所述背框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弯折连接的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支撑壁,与所述侧壁铰接,且可朝靠近所述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所述底壁平行的第一状态,可朝远离所述容置空间方向至少翻转至与所述侧壁平行的第二状态;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且至少部分与所述光学组件重叠;光源,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壁的一面上且与所述光学组件朝向所述侧壁的侧边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部、第二底壁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壁部和所述第二底壁部之间的底壁连接部,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底壁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到所述第二底壁部的垂直距离,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或所述光学组件上,所述支撑件用于在所述支撑壁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支撑所述支撑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沿远离所述底壁方向依次设置的导光板和匀光元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光源上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未被所述匀光元件覆盖的区域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背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支撑件背向所述匀光元件的侧面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壁铰接,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