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网织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24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纱网织造方法及纱网织造设备,方法主要是在上一次梭口及下一次梭口间隔中,各相应两根经纱之间进行绞织,并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并进行打纬。设备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及传动机构,开口机构前排棕框上设有固定棕筘,后排棕框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棕筘;开口机构作出一次开口带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接着再作出一次开口带动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在每次梭口形成时引纬机构将实时作出喷水射流并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完成一次引纬。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及纱网品质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纱网织造方法及纱网织造设备
本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网织造方法,以及一种纱网织造设备(纱网织机)。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纱网产品主要是选用塑料丝和玻璃纤维丝织造成布而成。由于塑料丝及玻 璃纤维丝的特殊性,大都选用有梭织机作为纱网织造设备。该类纱网织造设备,其开口机构 在综框上设有综丝,经纱穿过综丝的棕眼,在综框的带动下,综丝上下运动得以形成梭口, 梭件携带纬纱进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进行打纬,即采取常规织物的织造方法织造纱网。 这种织造方式,在经纱形成梭口的过程中不能使经纱缠绕,因此不能实现绞编织造,进而使 纱网织物品质底、强度差。另外,上述有梭引纬方式,使纱网织造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这 也与国家鼓励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纱网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纱网织造设备。 为实现专利技术任务一,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纱网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经纱形成一次梭口;b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 ,并进行打纬; c经纱中,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上述步骤中,a、 b、 c依次循环进行,或c、 a、 b依次循环进行。为实现专利技术任务二,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纱网织造设备,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巻取机构及传动机构,所述 开口机构包括前排棕框和后排棕框,前排棕框上设有固定棕筘,后排棕框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棕筘;上述开口机构在开口过程中,既形成一次梭口,又进行一次绞织;上述形成一 次梭口与进行一次绞织动作可先由前者到后者或先由后者到前者依次循环进行,在每次梭口 形成时引纬机构将实时作出喷水射流并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 ,完成一次引讳。上述开口机构作出 一次开口带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 ,接着再作出一次开口带动各相应两 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上述开口机构在作出一次开口当中,既带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又带动各相应两根经纱 进行一次绞织。滑道,滑道内设置有边框,移动棕筘固定在边框内,棕筘里 设置有带棕眼的半筘齿。上述前排棕框上的棕筘上带有方向朝下的上半筘齿,上半筘齿上带有棕眼;后排棕框上 的棕筘带有方向朝上的下半筘齿,下半筘齿上带有棕眼,经纱分别穿在上、下半筘齿的棕眼 里,并穿在前后对应的两根棕筘通齿中间;前、后排棕框在上下运动的同时,后排棕框上的 棕筘进行左右移动,促成穿在上、下半筘齿上的各相应两根经纱之间进行绞织。上述边框与后排棕框上连接有复位弹簧。上述开口机构配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与织机主轴相连接的同步带,同步带与曲柄 滑块机构相联接,曲柄滑块机构带动直线凸轮上下移动,直线凸轮上下移动推动边框移动。 上述边框与直线凸轮相连接的部位呈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纱网织造方法及纱网织造设备,采取喷水射流方式进行引纬,同时,在上一次梭 口及下一次梭口间隔中,能够实现各相应两根经纱之间的绞织。产量较现有技术能提高四倍 以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获得的绞织纱网也较常规平 织纱网的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强度大为提高。 附图说明图1为本组专利技术中纱网织造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示出了其中最为关键的 开口机构部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组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重点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纱网织造设备一并对本组专利技术中的纱网织造方法进行说明,上 述纱网织造设备,其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巻取机构及其他辅助机构等部分,除 下述
技术实现思路
外,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中喷水织造及喷水织机技术中的相关部分。下面 结合着最为相关的现有技术特征,并重点说明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一种纱网织造方法,可按如下步骤依次循环进行-① 经纱形成一次梭口;② 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并进行打纬;③ 经纱中,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 还可按如下步骤依次循环进行① 经纱中,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② 经纱形成一次梭口;③ 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并进行打纬。4一种纱网织造设备,其开口机构包括前排棕框和后排棕框,前排棕框上设有固定棕筘, 后排棕框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棕筘;上述开口机构作出一次开口带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 接着再作出一次开口带动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绞织,上述两次开口动作可先由前者到后者或 先由后者到前者依次循环进行,在每次梭口形成时引纬机构将实时作出喷水射流并携带炜纱 进入该梭口,完成一次引纬。更为具体说明为结合图l,纱网织造设备中的开口机构,包括前排棕框1和后排棕框2,前排棕框l上固 定有棕筘3,后排棕框2的上框和下框上固定有滑块21,滑块21内设置有可沿滑块左右移动 的边框22,边框22采用工程塑料制作而成,降低了提棕机构的负载,边框22上设置有棕筘 4;前排棕框1上的棕筘3上带有方向朝下的上半筘齿31,上半筘齿31上带有棕眼32;后排 棕框2上的棕筘4带有方向朝上的下半筘齿41,下半筘齿41上带有棕眼42,两根经纱穿在 上、下半筘齿的棕眼里,并穿在前后对应的两根棕筘通齿中间,在前、后排棕框上下运动的 同时,后排棕框上的棕筘作左右移动,促成穿在上、下半筘齿上的各相对应两根相邻经纱(相 应两根经纱)进行绞织。在绞织织造过程中,每两次开口的组配中,其中一次开口是进行一 次绞织,另一次开口是形成一次梭口,这样曲轴转两圈引纬一次。上述开口机构配有动力装 置,动力装置包括与织机主轴相连接的同步带5,同歩带5与曲柄滑块机构6相联接,曲柄 滑块机构6带动直线凸轮7上下移动,直线凸轮7与边框22的弧形结构23相接触,直线凸 轮7上下移动推动边框22移动。在后排棕框2和边框22上连接有复位弹簧8,当曲柄滑块 机构6将边框22推出后,复位弹簧8依靠其自身的拉力将边框22回位,以便重复下次左右 移动。上述前排棕框与引纬机构之间设置有打纬钢筘,后排棕框与送经机构之间设置有分经 钢筘。上述纱网织造设备,由于开口机构后排棕框上的棕筘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够可左右 移动,实现了各相应两根经纱之间的绞织;并且本设备采用同步带实现了曲柄滑块机构的动 力和速比传动,既保证了传动的可靠性,又实现了传动的无需润滑和大距离传动。此外,上述纱网织造设备,其开口机构还可有下述运行方式在作出一次开口过程中,既带动经纱形成一次梭口,又带动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 织;上述形成一次梭口与进行一次绞织动作可先由前者到后者或先由后者到前者依次循环进 行,在每次梭口形成时引纬机构将实时作出喷水射流并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完成一次引纬。 在绞织织造过程中,每次开口,既进行一次绞织,又形成一次梭口,这样曲轴转一圈引讳一 次。权利要求1、一种纱网织造方法,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经纱形成一次梭口;b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并进行打纬;c经纱中,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上述步骤中,a、b、c依次循环进行,或c、a、b依次循环进行。2、 一种纱网织造设备,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巻取机构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包括前排棕框和后排棕框,前排棕框上设有固定棕筘,后排棕框上设有 可左右移动的移动棕筘;上述开口机构在开口过程中,既形成一次梭口,又进行一次绞织;上述形成一次梭口与进行一次绞织动作可先由前者到后者或先由后者到前者依次循环进行, 在每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网织造方法,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经纱形成一次梭口;b采取喷水射流作为载体携带纬纱进入该梭口,并进行打纬;c经纱中,各相应两根经纱进行一次绞织;上述步骤中,a、b、c依次循环进行,或c、a、b依次循环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波刘国辉李宝杰宫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