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16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20~40%;圣麻纤维20~40%;棉纤维、彩棉纤维、葆莱绒、羊绒、牛奶纤维、大豆纤维、天丝、亚麻、蚕丝等的一种或多种占20~40%。开清棉工序中,加重棉卷压力,采取多梳少打、以梳代打工艺,并降低各打手速度,放大打手与尘棒间隔距。梳棉工序中,充分梳理并加大生条定量;并条工序中,采用顺牵伸工艺,隔距放大,增加加压量并降低车速,采用予并工序和三道混并的工艺,且头道张力牵伸倍数偏大掌握;细纱工序中,大的后区罗拉隔距,小的后区欠伸倍数,小的钳口隔距,并降低车速,增加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面料环保而且弹性适中,质地柔软、光泽性、悬垂性好,竹节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纺牛仔布及其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有梭织机生产的含有维劳夫特(Viloft)纤维、圣麻纤维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及 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牛仔布及其服装在市场氛围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格局,新纤维、新原料 被广泛地应用在牛仔布的生产加工上,牛仔服装以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 大消费者,成为纺织服装市场十分活跃的生力军。但由于是多种纤维混纺, 纤维间抱合力差,纺纱易产生毛羽细节,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攻关研究。光 边牛仔布必须使用有梭织机织造,而国产的有梭织机由于自身条件,生产牛 仔布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存在不可控制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功能性纤维织造的具备保暖、保健功能的 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及其生产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功能性纤维的优良特性,光边的效果, 结合无梭织机的生产经验,通过技术攻关和设备改造,成功的研发出来维劳 夫特(Viloft)圣麻光边牛仔布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是以维劳夫特纤维、圣麻纤 维为原料,使用有梭织机纺织而成,其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维劳夫特纤维 20 80%;圣麻纤维 20 8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是以维劳夫特纤维、 圣麻纤维为必配原料,再加入棉纤维、彩棉纤维、葆莱绒、羊绒、牛奶纤维、 大豆纤维、天丝、亚麻、蚕丝、高吸湿涤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他天 然纤维或改性化学纤维的一种或多种,其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 20 40%;圣麻纤维 20 40%;棉纤维、彩棉纤维、葆莱绒、羊绒、牛奶纤维、大豆纤维、天丝、亚麻、 蚕丝、高吸湿涤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他天然纤维或改性化学纤维的一种或多种 20 4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 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50%;圣麻纤维 5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 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70%;圣麻纤维 3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 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35%; 圣麻纤维 35%;棉纤维 3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 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30%; 圣麻纤维 30%; 葆莱绒 4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 重量百分比为维劳夫特纤维20%; 圣麻纤维 20%; 羊绒 60%。根据所述的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另加入20 150旦的氨纶织成弹力牛仔布。一种生产所述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的工艺,其特征是,(1) 开清棉工序中,加重棉巻压力,增加粗纱防粘装置,采取多梳少打、 以梳代打工艺,并降低各打手速度,放大打手与尘棒间隔距;主要工艺参数 如下棉巻罗拉速度11 12r/min,开清棉打手速度390 430 r/min,综合 打手速度770 800 r/min;(2) 梳棉工序中,充分梳理、加强转移,并加大生条定量,采用适当的 棉网张力,以防棉网下坠;主要工艺参数如下锡林速度330 360r/min, 道夫速度780 900r/min;(3) 并条工序中,采用顺牵伸工艺,隔距放大,保持纤维通道光滑,增 加加压量并降低车速,既保证牵伸顺利进行,又提高熟条的条干均匀度,采 用予并工序和三道混并的工艺,且头道张力牵伸倍数偏大掌握;主要工艺参 数如下予并工序中,罗拉中心距(40 50) X (48 56)謹;前区张力牵 伸4.5 5倍,后区张力牵伸1.5倍;混并一工序中,罗拉中心距(40 50) X (48 58) mm;前区张力牵伸3. 5 4倍,后区张力牵伸1.5倍;混并二 工序中,罗拉中心距(43 53) X (50 60)咖;前区张力牵伸4. 5 5倍, 后区张力牵伸1.5倍;混并三工序中,罗拉中心距(43 53) X (50 60) mm;前区张力牵伸6 7倍,后区张力牵伸1. 2倍;(4) 粗纱工序中,适当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小后区欠伸倍数减小,控制 伸长率,减少意外牵伸;主要工艺参数如下罗拉中心距(45 50) X (50 60) mm,总牵伸倍数7 8倍,捻系数80 90;(5) 细纱工序中,大的后区罗拉隔距,小的后区欠伸倍数,小的钳口隔 距,并降低车速,增加压力,改善成纱条干水平,减少毛羽;主要工艺参数 如下罗拉中心距(40 50) X (45 55)mm,后区牵伸倍数1. 16 1. 36倍, 捻系数300 380;(6) 控制各工序温湿度,前纺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 65%,细纱工 序车间温度控制在30 32t: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0%,以保证纤维处 于吸湿状态,减少静电。根据所述的生产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的工艺,其特征是 (1)开清棉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棉巻设计干重353 g/m,棉巻 计算长度32.4m,棉巻罗拉速度11.0r/min,开清棉打手速度400 r/min,综 合打手速度780 r/min;(2) 梳棉工序中,主要工艺如下生条定量18g/5m,锡林一盖板0. 18mm、 0. 15腿、0. 15 mm、 0. 15 mm、 0. 18 mm,锡林一刺辊0. 18mm,锡林速度330r/min, 道夫速度780r/min,锡林一道夫0. 12mm;(3) 并条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4) 粗纱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定量6.0g/10m,罗拉中心距50.5 X54mm,总牵伸倍数7.6倍,捻系数87,前罗拉速度190r/min;(5) 细纱工序中,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前罗拉速度192r/min,罗拉中 心距45X51mm,后区牵伸倍数1.25倍,捻系数330,锭速13650r/min;(6) 控制各工序温湿度,前纺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 65%,细纱工 序车间温度控制在30 32-C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本专利技术产品质量优良,服装面料不仅环保,而且弹性适中,具有良好的 吸湿、透气性,柔软丝光感较为强烈,集多种功能性纤维的优点,面料质地 柔软、光泽性、悬垂性好,竹节效果明显,布边设计独特、绚丽,古典自然 的布边效果突出了牛仔面料的魅力。附图说明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路线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保暖、保健功能的以维劳夫特(Viloft)纤维、圣 麻纤维为必配原料,再加入棉,彩棉,葆莱绒、羊絨、牛奶纤维、大豆纤维, 天丝、亚麻,蚕丝、高吸湿涤纶、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他天然纤维或改 性化学纤维的一种或多种制织的光边牛仔布,这种织物还可以加入20_150 旦的氨纶织成弹力牛仔布,加入标志线织成彩边牛仔布。本专利技术使用国产有梭织造为25 35英寸的窄幅牛仔布,牛仔布克重为170 550g/m2的织物。实施例1: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维劳夫特纤维50%; 圣麻纤维 50%。织成(11+7) X(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劳夫特圣麻光边牛仔布,其特征是:是以维劳夫特纤维、圣麻纤维为原料,使用有梭织机纺织而成,其牛仔布中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维劳夫特纤维 20~80%; 圣麻纤维 20~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会褚宏亚相鹰潘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