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0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填料层和结构透水砖;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透水混凝土、透水土工布和找平层,结构透水砖与找平层贴合;透水混凝土中嵌设有导流管架,导流管架包括多个导流立管构件;导流立管构件包括导流立管,导流立管垂直贯穿透水混凝土;结构透水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水空腔和多个变径导流体;变径导流体的上端与结构透水砖的上表面平齐并连通,下端与蓄水空腔连通;蓄水空腔下端与结构透水砖的下表面平齐,并与导流立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透水铺装结构的堵塞频率,提高抗压强度,防止冬季冻融问题,提高雨水径流渗透量和渗透效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

A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ermeable paving structure, including a packing layer and a structural permeable brick which is fitted to the bottom and the first. The packing layer consists of a permeable concrete, a pervious geotextile and a leveling layer fitted to the bottom and the first, and the structural permeable brick is fitted with the leveling layer; the permeable concrete is embedded with a flow guide pipe frame, and the diversion pipe frame includes the water permeable concrete. There are several diverting risers, which include a guide riser and a diversion riser vertically permeable through the permeable concrete; the structural permeable brick consists of a water storage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variable guide fluids set in order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the upper end of the variable diameter guide fluid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tructural permeable brick,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he lower end of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is align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tructural permeable brick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vertical riser.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cking frequency of the permeable pavement structure,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prevent the problem of freezing thawing in winter,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and perme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ainwater runoff, and alleviat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下垫面不断被建筑物及各种不透水垫面所覆盖,使降水无法渗入土地并隔绝水汽热能交换,导致城市内涝加剧、水资源匮乏及热岛效应显著发生。针对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上述突出问题,透水铺装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工程应用,透水铺装材料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照面层透水铺装的材料类型分为: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按照构造分为:半透水和全透水。其中,利用砖体材料本身的空隙结构透水的透水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水铺装技术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程应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容易堵塞,大气沉降和地面交通带来的沉积物、路面污染形成的有机物、油污等极易堵塞透水空隙,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透水功能。二、抗冻融性能差,无论挤压成型还是烧结成型的透水砖,在北方城市冬季受融雪径流的冻融影响,使得透水砖砖体强度下降,导致砖体表面破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三、抗压强度偏低,由于传统透水砖体本身的空隙结构,使得透水砖的抗压强度远远低于不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在工程应用方面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利用砖体材料本身的空隙结构透水的透水砖具有容易堵塞、抗冻融性能差以及抗压强度偏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填料层和结构透水砖;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透水混凝土、透水土工布和找平层,结构透水砖与找平层贴合;透水混凝土中嵌设有导流管架,导流管架包括多个导流立管构件;导流立管构件包括导流立管,导流立管垂直贯穿透水混凝土;结构透水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水空腔和多个变径导流体;变径导流体的上端与结构透水砖的上表面平齐并连通,下端与蓄水空腔连通;蓄水空腔下端与结构透水砖的下表面平齐,并与导流立管连通。优选地,结构透水砖为不透水材质。优选地,结构透水砖还包括:竖向肋,竖向肋为结构透水砖侧面上,垂直于结构透水砖的底面,且向结构透水砖外部凸起的条状;结构透水砖的每个侧面设有至少一条竖向肋。优选地,填料层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素土夯实层和砾石层,砾石层与透水混凝土的下表面贴合。优选地,导流立管构件还包括:连接柱、榫和卯;导流立管包括导流外管和导流内管;连接柱一端和导流外管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导流内管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柱分别与榫和卯垂直固定连接。优选地,每个导流立管构件的导流外管套设于水平相邻的导流立管构件的导流内管的外壁外部,每个导流立管构件的榫插入垂直相邻的导流立管构件的卯内部。优选地,变径导流体为穿孔管,变径导流体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步变大,变径导流体上端开口直径为6-10mm、下端开口直径为8-12mm,变径导流体高度为4-6cm。优选地,蓄水空腔为穿孔管,蓄水空腔的截面由上至下逐步变大,蓄水空腔上表面直径为65-75mm、下表面直径为85-95mm,所述蓄水空腔上端的截面积大于与其上表面连通的多个所述变径导流体的下端截面积之和,蓄水空腔高度为6-8cm,蓄水空腔的下表面直径大于导流立管的横截面直径。优选地,砾石层高度为300-400mm,砾石层中的砾石粒径为10-20mm;透水土工布高度为100-150mm。优选地,导流立管上端面贴合有过滤网;导流内管的高度为100-150mm,导流内管的直径为45-55m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铺装结构,该结构中采用的结构透水砖为不透水材质,利用结构透水砖的变径导流体和蓄水空腔,将地表径流导入透水混凝土层,然后渗透进入下层砾石层、土壤中;同时,在透水混凝土层中贯穿设置导流立管,将导流立管与蓄水空腔连通,在超过土壤或砾石层渗透能力时,蓄水空腔和导流立管还可蓄存部分雨水径流,在降雨结束后又可将储存的雨水渗透释放,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透水铺装结构的堵塞频率,提高抗压强度,防止冬季冻融问题,提高雨水径流渗透量和渗透效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透水砖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的导流管架单体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的导流管架组装示意图;其中:1.素土夯实层2.砾石层3.透水混凝土4.透水土工布5.找平层6.结构透水砖7.导流立管8.蓄水空腔9.变径导流体10.竖向肋11.榫12.卯13.导流内管14.导流外管15.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利用砖体材料本身的空隙结构透水的透水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水铺装技术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程应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容易堵塞,大气沉降和地面交通带来的沉积物、路面污染形成的有机物、油污等极易堵塞透水空隙,使得透水砖的透水性能下降,甚至丧失透水功能。二、抗冻融性能差,无论挤压成型还是烧结成型的透水砖,在北方城市冬季受融雪径流的冻融影响,使得透水砖砖体强度下降,导致砖体表面破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三、抗压强度偏低,由于传统透水砖体本身的空隙结构,使得透水砖的抗压强度远远低于不透水砖的抗压强度,在工程应用方面受到限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填料层和结构透水砖6;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透水混凝土3、透水土工布4和找平层5,结构透水砖6与找平层5贴合;透水混凝土3中嵌设有导流管架,导流管架包括多个导流立管构件;导流立管构件包括导流立管7,导流立管7垂直贯穿透水混凝土3;结构透水砖6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水空腔8和多个变径导流体9;变径导流体9的上端与结构透水砖6的上表面平齐并连通,下端与蓄水空腔8连通;蓄水空腔8下端与结构透水砖6的下表面平齐,并与导流立管7连通。其中,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或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透水混凝土是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并能有效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导效应的优良的辅助材料。具体地,本透水铺装结构包括:填料层、导流管架和结构透水砖6;其中,填料层作为本透水铺装结构与地面接触的基底,设于结构透水砖6的下方;填料层包括透水混凝土3,结构透水砖6的下表面压在透水混凝土3的上表面上;在透水混凝土3中垂直贯穿多个导流立管7;结构透水砖6的砖体中,下部设有蓄水空腔8,上部设有多个变径导流体9,蓄水空腔8和变径导流体9为穿孔管,变径导流体9上端与结构透水砖6的上表面平齐,下端与蓄水空腔8连通,蓄水下端与结构透水砖6的下表面平齐,并与导流立管7连通。由此,雨水落到结构透水砖6表面时,通过多个变径导流孔9流入蓄水空腔8,再从蓄水空腔8流入导流立管7或通过找平层5渗入透水混凝土3,导水速率远远大于普通透水砖的透水速率,蓄水空腔8增加了雨水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填料层和结构透水砖;所述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透水混凝土、透水土工布和找平层,所述结构透水砖与所述找平层贴合;所述透水混凝土中嵌设有导流管架,所述导流管架包括多个导流立管构件;所述导流立管构件包括导流立管,所述导流立管垂直贯穿所述透水混凝土;所述结构透水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水空腔和多个变径导流体;所述变径导流体的上端与所述结构透水砖的上表面平齐并连通,下端与所述蓄水空腔连通;所述蓄水空腔下端与所述结构透水砖的下表面平齐,并与所述导流立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填料层和结构透水砖;所述填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透水混凝土、透水土工布和找平层,所述结构透水砖与所述找平层贴合;所述透水混凝土中嵌设有导流管架,所述导流管架包括多个导流立管构件;所述导流立管构件包括导流立管,所述导流立管垂直贯穿所述透水混凝土;所述结构透水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蓄水空腔和多个变径导流体;所述变径导流体的上端与所述结构透水砖的上表面平齐并连通,下端与所述蓄水空腔连通;所述蓄水空腔下端与所述结构透水砖的下表面平齐,并与所述导流立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透水砖为不透水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透水砖还包括:竖向肋,所述竖向肋为所述结构透水砖侧面上,垂直于所述结构透水砖的底面,且向所述结构透水砖外部凸起的条状;所述结构透水砖的每个侧面上设有至少一条所述竖向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贴合的素土夯实层和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与所述透水混凝土的下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立管构件还包括:连接柱、榫和卯;所述导流立管包括导流外管和导流内管;所述连接柱一端和所述导流外管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导流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龙贺弋桓赵远玲赵梦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