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893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中央隔离带、设置于中央隔离带两侧的行车道、设置于行车道一侧的非机动车道,行车道均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非机动车道一侧设有雨水找坡层,行车道内部还沿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非机动车道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非机动车道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的一侧连通于市政管网且另一侧连通于排水管,储水腔和市政管网连通处还设有供水管,供水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市政管网水分倒流进入储水腔中的溢流装置。通过上述设置,行车道表面的积水由于雨水找坡层的设置更方便排泄,下渗进入路面内的水分通过排水管能够及时的排放至储水腔中,达到有效及时排放路面积水的效果。

A city road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ty road drainage system, including a central isolation belt, a driveway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isolation belt and a non motorized Lane set on one side of the lane. The driveway has a rainwater finding layer from one side of the central isolation belt to the non motorized Lane si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lane is also along the central isolation belt. There are several drainage pip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ateral non maneuverable lane, and the non motorized driveway is made of permeable concrete, and a water storage cavity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non motorized lane. One 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is connected to the municipal pipe network and the other is connected to the drain pipe. The water supply pipe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and the municipal pipe network. An overflow device is used for preventing the reverse flow of the municipal pipe network into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Through the above setting, the water accumulation on the pavement surface is more convenient to discharge due to the setting of the rain - finding layer, and the water permeated into the pavement can be discharged into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in time through the drainage pip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and timely discharge of the road area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给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城市道路建设对于给排水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每年的夏汛期间更是考验一个城市对于雨洪水的排泄能力的时间,因此对于城市雨水的及时排放收集和处理,也得到更多的重视。授权公告号为CN205776651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包括路面和人行道,在路面和人行道之间设有下水道,下水道通过管道连通有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再通过管道连接有灌溉池,灌溉池中设有浇灌装置,从而达到利于收集雨水并充分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效果。但是上述方案中,对于路面雨水汇集至排水沟中的方式,仅仅靠雨水自身的流动来实现,对于开通一段时间的路面来说,往往路面都不会是平整的,此时在低凹处会产生积水,来往的车辆容易造成雨水飞溅的情况,不利于行车安全,且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具有及时有效的排出路面积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中央隔离带、设置于所述中央隔离带两侧的行车道、设置于行车道一侧的非机动车道,所述行车道均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一侧设有雨水找坡层,所述行车道内部还沿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所述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一侧连通于市政管网且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排水管,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市政管网连通处还设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用于防止市政管网水分倒流进入储水腔中的溢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车道表面的积水由于雨水找坡层的设置更方便排泄,下渗进入路面内的水分通过排水管能够及时的排放至储水腔中,达到有效及时排放路面积水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腔的顶板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排水管沿从中央隔离带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其内部还设有防止水分从储水腔进入的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水管倾斜设置,更有利于下渗至路面内部的水分及时的排出,而设置单向阀则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的倒灌,减少进入行车道内部的水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开设于供水管上的滑槽以及用于封堵供水管的供水口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与滑槽竖直滑移连接的滑动板和连接于滑动板下端的开口向上的盛水容器;所述滑动板上连接一空心浮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浮球能够在水分的带动下向上浮起,从而带动整个启闭机构向上运动进而将供水管的供水口封闭,此时由于水位高于供水管则盛水容器内必定盛有水分,当水位下降至低于盛水容器的高度时,盛水容器中的水分会对整个启闭机构作用有向下的力,促使启闭机构向下运动而打开供水口,从而完成对供水口的启闭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和滑槽的截面均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滑动板的梯形腰与滑槽的梯形腰斜度相同;所述滑槽上下两端处的供水管的壁上开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储水腔内竖直设有导向杆,所述滑动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滑动板与导向杆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可以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沿竖直方向滑动,而且滑动板的梯形腰与滑槽的梯形腰斜度相同,所以滑动板向上运动时能够很好的跟滑槽向抵接,从而达到将供水口封闭的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的外缘、所述滑槽的内缘均设有橡胶密封条,所述滑动板的梯形高大于滑槽的梯形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动板的梯形高大于滑槽的梯形高,因此滑动板在浮球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当其与滑槽相抵紧时能够穿出上开口,达到将整个供水口完全封闭的效果,又由于滑动板的外缘、所述滑槽的内缘均设有橡胶密封条,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位于滑动板下方的位置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面距离供水管下方的距离小于滑动板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且其上端面距离供水管下方的距离小于滑动板高度,则能够保证滑动板在盛水容器的作用下下降时不会完全脱离滑槽,保证了下次上浮时还能够和滑槽配合将供水口封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央隔离带的下方埋设有预制的保水空腔,所述保水空腔的顶板为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保水空腔中还设有用于保水和释水的高吸水性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能够让水分自由的进出,因此保水空腔中保有的雨水能够长期的保存其中,再通过设置有高吸水性竖直,极大的加强了保水的性能,同时也能够在中央隔离带处于干燥时及时的释水,提供水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水空腔中还设有多根穿过所述保水空腔的顶板的吸水通道,所述吸水通道中穿设有吸水海绵条,所述吸水海绵条的顶端埋设于中央隔离带种植的土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条能够将保水空腔中的水分缓慢的提供至土壤中,使得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有利于中央隔离带中植物的生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行车道表面的积水由于雨水找坡层的设置更方便排泄,排放至两侧的分机动车道上时能够及时下渗至储水腔中,而下渗进入路面内的水分也能够通过排水管及时的排放至储水腔中,达到有效及时排放路面积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供水管处设置的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视图。图中:1、中央隔离带;2、行车道;21、雨水找坡层;22、排水管;3、非机动车道;4、储水腔;41、导向杆;42、限位板;5、市政管网;6、供水管;61、滑槽;611、上开口;612、下开口;62、供水口;7、滑动板;71、盛水容器;72、空心浮球;8、保水空腔;81、高吸水性树脂;82、吸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隔离带1、设置于中央隔离带1两侧的行车道2、设置于行车道2一侧的非机动车道3。如图1所示,行车道2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一侧设有2%的雨水找坡层21,使得雨水能够更加顺畅的向行车道2的侧边排放,而非机动车道3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使得从行车道2表面排放的水分更容易下渗至非机动车道3的内部。非机动车道3的下方设置有储水腔4,储水腔4采用混凝土浇筑预制而成,且顶板采用透水混凝土制成。如图1所示,为了使向行车道2内部下渗的水分也能够及时排出,在行车道2内部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22,排水管22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管身上开设有多个均布的进水口(图中未示出),用于及时将下渗至行车道2内部的水分排出。排水管22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其内部还设有防止水分从储水腔4进入的单向阀(图中未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储水腔4与市政管网5以及排水管22均连通设置,且储水腔4与市政管网5连接处还设有伸入储水腔4内部的供水管6,供水管6的管口为供水口62且供水口62处设有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中央隔离带(1)、设置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两侧的行车道(2)、设置于行车道(2)一侧的非机动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2)均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3)一侧设有雨水找坡层(21),所述行车道(2)内部还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22),所述非机动车道(3)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所述非机动车道(3)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腔(4),所述储水腔(4)的一侧连通于市政管网(5)且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排水管(22),所述储水腔(4)和所述市政管网(5)连通处还设有供水管(6),所述供水管(6)上设有用于防止市政管网(5)水分倒流进入储水腔(4)中的溢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中央隔离带(1)、设置于所述中央隔离带(1)两侧的行车道(2)、设置于行车道(2)一侧的非机动车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2)均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3)一侧设有雨水找坡层(21),所述行车道(2)内部还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埋设有多根排水管(22),所述非机动车道(3)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所述非机动车道(3)的正下方设置有储水腔(4),所述储水腔(4)的一侧连通于市政管网(5)且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排水管(22),所述储水腔(4)和所述市政管网(5)连通处还设有供水管(6),所述供水管(6)上设有用于防止市政管网(5)水分倒流进入储水腔(4)中的溢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4)的顶板采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排水管(22)沿从中央隔离带(1)一侧向所述非机动车道(3)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其内部还设有防止水分从储水腔(4)进入的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开设于供水管(6)上的滑槽(61)以及用于封堵供水管(6)的供水口(62)的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包括与滑槽(61)竖直滑移连接的滑动板(7)和连接于滑动板(7)下端的开口向上的盛水容器(71);所述滑动板(7)上连接一空心浮球(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
申请(专利权)人:警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