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08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7:00
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以确保转辙前后的轨道线性连续,使齿轨列车能够平稳快速的通过道岔。包括位于第一前基本轨、第二前基本轨与后基本轨之间的可动轨。所述可动轨下设置滑床,滑床表面上纵向间隔布置钢枕,滑床前部具有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内设置弧形滑板,滑床一侧设置作用于弧形滑板的转辙器;组成可动轨的一对钢轨和位于其间的齿轨与弧形滑板和各钢枕固定连接,固定钢轨和齿轨后端的钢枕与滑床固定连接。

Front-end movable tooth track switch mechanism

The front movable tooth rail switch switch mechanism ensures linear and continuous track of the track before and after the switch, so that the gear train can pass through the turnout smoothly and quickly. The movable rail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first basic rail, the second front basic rail and the rear basic rail. The sliding bed is arranged under the movable rail, a steel pillow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liding bed, the front part of the sliding bed has an arc guide slot, the arc slid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arc guide slot, and the wheel on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bed is arranged on the arc slide plate, and a pair of rail and the tooth rail between the movable rail and the arc slide plate and the steel pillows are fixed in fixed connection. The fixed steel rail and the steel pillow at the rear end of the toothed rai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轨式铁路,特别涉及一种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
技术介绍
齿轨铁路凭借其爬坡能力强这一显著特点,在我国山地旅游交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然而,该制式轨道交通在国内目前仅应用于煤矿运输设备,尚无客运商用的实例。道岔作为轨道交通运输中使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另一股轨道的连接设备,是轨道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针对齿轨铁路道岔结构等关键技术,我国尚未开展相关研究。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简易实用的齿轨道岔结构,实现齿轨车辆安全平稳地在不同股轨道间运行,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以确保转辙前后的轨道线性连续,使齿轨列车能够平稳快速的通过道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前基本轨、第二前基本轨与后基本轨之间的可动轨,其特征是:所述可动轨下设置滑床,滑床表面上纵向间隔布置钢枕,滑床前部具有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内设置弧形滑板,滑床一侧设置作用于弧形滑板的转辙器;组成可动轨的一对钢轨和位于其间的齿轨与弧形滑板和各钢枕固定连接,固定钢轨和齿轨后端的钢枕与滑床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动轨前端的移动完成转辙过程,动作过程简单,整体结构紧凑,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道岔转辙;能够保证转辙前后的轨道线性连续,保证列车能够平稳快速的通过道岔,维护量小。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中滑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中滑床前部的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中齿轨与钢枕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中钢轨与钢枕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第一前基本轨11,第二前基本轨12,可动轨20,钢轨21,齿轨22、滑床30,导向槽31,滑板32,钢枕33、T型安装板34、扣件35、转辙器40,动作杆41,连杆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前基本轨11、第二前基本轨12与后基本轨之间的可动轨20。所述可动轨20下设置滑床30,滑床30的表面上纵向间隔布置钢枕33,滑床30前部具有弧形导向槽31,弧形导向槽31内设置弧形滑板32,滑床30一侧设置作用于弧形滑板32的转辙器40。组成可动轨20的一对钢轨21和位于其间的齿轨22与弧形滑板32和各钢枕33固定连接,固定钢轨21和齿轨22后端的钢枕33与滑床30固定连接。参照图1,可动轨20的后端固定,前端随同弧形滑板32的滑动而摆动,与第一前基本轨11或者第二前基本轨12形成对接,完成转辙过程。动作过程简单,整体结构紧凑,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道岔转辙,能够保证转辙前后的轨道线性连续,保证列车能够平稳快速的通过道岔,维护量小。参照图3,所述转辙器40具有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动作杆41,该动作杆41的前端与连杆42后端铰接,连杆42前端与弧形滑板32铰接。动作杆41通过连杆42推动或者拉动弧形滑板32在弧形导向槽31内来回滑动。参照图4,所述齿轨22两侧对称设置T型安装板34,T型安装板34与弧形滑板32或钢枕33焊接,且通过螺栓组件与齿轨22连接。参照图5,所述钢轨21的两侧对称设置扣件35,扣件35通过螺栓组件与弧形滑板32或钢枕33连接。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专利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前基本轨(11)、第二前基本轨(12)与后基本轨之间的可动轨(20),其特征是:所述可动轨(20)下设置滑床(30),滑床(30)的表面上纵向间隔布置钢枕(33),滑床(30)前部具有弧形导向槽(31),弧形导向槽(31)内设置弧形滑板(32),滑床(30)一侧设置作用于弧形滑板(32)的转辙器(40);组成可动轨(20)的一对钢轨(21)和位于其间的齿轨(22)与弧形滑板(32)和各钢枕(33)固定连接,固定钢轨(21)和齿轨(22)后端的钢枕(33)与滑床(3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前端可动式齿轨道岔转辙机构,包括位于第一前基本轨(11)、第二前基本轨(12)与后基本轨之间的可动轨(20),其特征是:所述可动轨(20)下设置滑床(30),滑床(30)的表面上纵向间隔布置钢枕(33),滑床(30)前部具有弧形导向槽(31),弧形导向槽(31)内设置弧形滑板(32),滑床(30)一侧设置作用于弧形滑板(32)的转辙器(40);组成可动轨(20)的一对钢轨(21)和位于其间的齿轨(22)与弧形滑板(32)和各钢枕(33)固定连接,固定钢轨(21)和齿轨(22)后端的钢枕(33)与滑床(30)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忠颜华张茂帆胡连军陈志辉林红松冯读贝代丰徐浩李忠继蔡文峰李艳吴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