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72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胚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盘上胚装置,中间输送带设置在前端输送带的右端,后端输送带设置在中间输送带的右端,支撑框架固定在前端输送带的顶端,风机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杆设置在前端输送带的左端,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升降汽缸、挡胚汽缸Ⅰ与挡胚汽缸Ⅱ均设置在支撑板上,前后汽缸固定在支撑板的底端,并且前后汽缸的右端固定在升降汽缸上,辅助板设置在前端输送带上,支撑架固定在辅助板的顶端,汽缸设置在支撑架上。该吸盘上胚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转运过程中保证了管胚的完整性,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产品和人体都起到保护作用。

A sucker upper embryo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upper embryo equipment, more specifically to a suction cup upper embryo device, which is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front conveyer belt, the rear end conveyer belt is set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middle conveyer belt,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front end conveyer belt, the fan is set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and the support rod is set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At the left end of the front end conveyer belt, the support plate is fixed to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The lifting cylinder, the retaining cylinder I and the retaining cylinder II are all set on the support plate. The front and back cylinders are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front and back cylinders is fixed on the lifting cylinder, the auxiliary plate is set on the front end conveyer belt and the support frame fixed in auxiliary. At the top of the plate, the cylinder is set on the support frame. It is easy to operate, easy to use,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tub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 and to avoid the direct contact of the staff, and to protect the product and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盘上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指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属于上胚设备

技术介绍
理胚机通过料斗、瓶胚提升机构、理胚机构及下胚机构等几个构件组成,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理胚动作;将批量杂乱无章的瓶胚对齐并定向为胚口朝上连续不断地输送至吹瓶机。通常,由于管胚的直径较大,机械手抓取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而且管胚上通常会带水,因此普通的吸盘不易将这种管胚抓紧,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因此设计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盘上胚装置,该吸盘上胚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转运过程中保证了管胚的完整性,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产品和人体都起到保护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包括前端输送带、中间输送带、后端输送带、支撑框架、风机、支撑杆、支撑板、升降汽缸、挡胚汽缸Ⅰ、挡胚汽缸Ⅱ、前后汽缸、汽缸、辅助板和支撑架。中间输送带设置在前端输送带的右端,后端输送带设置在中间输送带的右端,支撑框架固定在前端输送带的顶端,风机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支撑杆设置在前端输送带的左端,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升降汽缸、挡胚汽缸Ⅰ与挡胚汽缸Ⅱ均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且升降汽缸位于挡胚汽缸Ⅰ的左侧,挡胚汽缸Ⅱ位于挡胚汽缸Ⅰ的右侧,前后汽缸固定在支撑板的底端,并且前后汽缸的右端固定在升降汽缸上,辅助板设置在前端输送带上,支撑架固定在辅助板的顶端,汽缸设置在支撑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所述的前端输送带、中间输送带与后端输送带上均设置有挡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安装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吸盘上胚装置,该吸盘上胚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转运过程中保证了管胚的完整性,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产品和人体都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吸盘上胚装置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后端输送带3;支撑框架4;风机5;支撑杆6;支撑板7;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挡胚汽缸Ⅱ10;前后汽缸11;汽缸12;辅助板13;支撑架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2、3、4、5所示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包括: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后端输送带3、支撑框架4、风机5、支撑杆6、支撑板7、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挡胚汽缸Ⅱ10、前后汽缸11、汽缸12、辅助板13和支撑架14。中间输送带2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右端,后端输送带3设置在中间输送带2的右端,支撑框架4固定在前端输送带1的顶端,风机5设置在支撑框架4上,支撑杆6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左端,支撑板7固定在支撑杆6的顶端,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与挡胚汽缸Ⅱ10均设置在支撑板7上,并且升降汽缸8位于挡胚汽缸Ⅰ9的左侧,挡胚汽缸Ⅱ10位于挡胚汽缸Ⅰ9的右侧,前后汽缸11固定在支撑板7的底端,并且前后汽缸11的右端固定在升降汽缸8上,辅助板13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上,支撑架14固定在辅助板13的顶端,汽缸12设置在支撑架14上。所述的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与后端输送带3上均设置有挡板。所述的支撑杆6上设置有安装孔。在使用吸盘上胚装置时,将吸盘上胚装置安装在注塑机的出料口,在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与后端输送带3上均安装驱动电机,且安装一个配电箱,在配电箱的内部安装四个电源控制开关,分别安装驱动电机和风机5上,将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挡胚汽缸Ⅱ10、前后汽缸11与汽缸12均连接在气泵上,打开所有电源控制开关,管胚从注塑机吸盘上下来,顺着后端输送带3往前走,通过两边的挡边挤压还步由四行变为二行,再通过中间输送带2往前走,在通过前端输送带1时,通后风机5冷却后,一直走到挡胚汽缸Ⅰ9前,当被前面的挡胚汽缸Ⅰ9柱挡住时,管胚就不能向前进了,此时由挡胚汽缸Ⅱ10向下推,把上面的两个管胚与后面的管胚完美的分开,再接着挡胚汽缸Ⅱ10向上提,到达管胚卡口,再由升降汽缸8向下降,用吸盘吸住管胚,再汽缸12往上提,由前后汽缸11往后推,到达机器上的轨道上方时,由升降汽缸8向下推进入轨道上的芯子上。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包括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后端输送带(3)、支撑框架(4)、风机(5)、支撑杆(6)、支撑板(7)、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挡胚汽缸Ⅱ(10)、前后汽缸(11)、汽缸(12)、辅助板(13)和支撑架(14),其特征在于:中间输送带(2)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右端,后端输送带(3)设置在中间输送带(2)的右端,支撑框架(4)固定在前端输送带(1)的顶端,风机(5)设置在支撑框架(4)上,支撑杆(6)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左端,支撑板(7)固定在支撑杆(6)的顶端,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与挡胚汽缸Ⅱ(10)均设置在支撑板(7)上,并且升降汽缸(8)位于挡胚汽缸Ⅰ(9)的左侧,挡胚汽缸Ⅱ(10)位于挡胚汽缸Ⅰ(9)的右侧,前后汽缸(11)固定在支撑板(7)的底端,并且前后汽缸(11)的右端固定在升降汽缸(8)上,辅助板(13)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上,支撑架(14)固定在辅助板(13)的顶端,汽缸(12)设置在支撑架(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盘上胚装置,包括前端输送带(1)、中间输送带(2)、后端输送带(3)、支撑框架(4)、风机(5)、支撑杆(6)、支撑板(7)、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挡胚汽缸Ⅱ(10)、前后汽缸(11)、汽缸(12)、辅助板(13)和支撑架(14),其特征在于:中间输送带(2)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右端,后端输送带(3)设置在中间输送带(2)的右端,支撑框架(4)固定在前端输送带(1)的顶端,风机(5)设置在支撑框架(4)上,支撑杆(6)设置在前端输送带(1)的左端,支撑板(7)固定在支撑杆(6)的顶端,升降汽缸(8)、挡胚汽缸Ⅰ(9)与挡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羽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