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799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材料光降解印染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应用。该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多次循环下仍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另外,由于氢氧化镁密度较大,复合材料易从污水分离,为回收催化剂提供便利。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hydroxide /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agnesium hydroxide /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other o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he material in Photo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he composite has strong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effect, and has goo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bility under repeated cycles. In addition, due to the high density of magnesium hydroxid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easy to separate from sewage and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cataly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化妆品、皮革、织物处理等领域,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染料污水。而这些染料污水大部分都是有毒且不易降解、或降解产生致癌和有毒物质。目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1)化学处理技术;(2)物理处理技术;(3)生物处理技术;(4)光催化技术。其中,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技术,在废水废气净化、抗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大量的科技工作者至力于开发、合成新型的光降解催化剂。已被大量文献报道的光降解催化剂包含ZnO/rGO、TiO2/rGO、Fe3O4/rGO等,结果表明采用具有光降解催化功能的无机粒子与石墨烯复合能极大的提高该类材料的光降解能力。纳米氢氧化镁作为价格低廉的无机纳米材料广泛作为阻燃剂、吸附剂、脱酸剂、光降解剂、绿色水处理剂等助剂使用,亦被称为“绿色安全水处理剂”。纳米氢氧化镁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及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工业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可一并处理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有机物和络合物。同时,纳米氢氧化镁作为吸附剂还具有无毒、无害、无腐蚀、绿色环保等优点,可有效避免二次危害和污染。本专利技术采用原位的方法将高吸附性的氢氧化镁与高效光催化剂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得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同时利用氢氧化镁密度大的特点,利于复合材料与染料污水的快速分离,有效减少分离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通过该方法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校光催化性能及能实现多次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材料光降解印染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应用。该复合材料具有极强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多次循环下仍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另外,由于氢氧化镁密度较大,复合材料易从污水分离,为回收催化剂提供便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取1-3质量份的天然石墨、50ml~15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7-21质量份的高锰酸钾分批加入反应器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强烈搅拌反应2h,再升温至50℃,反应10-12h;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倾入到30%质量分数的H2O2水溶液中,所述H2O2水溶液以冰水冷却;用30%稀盐酸洗涤反应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应产物数次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直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范围控制在0.006~0.009g/mL;步骤二)制备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倒入熔融的内酰胺中,在70℃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时间为30min~60min;加入镁盐,磁力搅拌分散30~120min;在140~180℃下减压蒸馏除水,除水完成后冷却至100℃;缓慢加入碱性物质,在100℃下反应1.5~3h,使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反应结束后在70℃下离心分离内酰胺,所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即得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100):10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范围控制为0.007g/mL。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除水完成后缓慢加入碱性物质,在100℃下反应2.5h。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镁盐为氯化镁、硝酸镁、醋酸镁、硫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酰胺为丁内酰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十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30:100。进一步的改进,镁离子与氢氧根的摩尔比为1:2。一种使用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去除印染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使用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再使用紫外线照射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反应降解有机污染物;再将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洗涤干净,重复使用于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有机污染物为亚甲基蓝、甲基橙、直接蓝86、反应型偶氮染料等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堆积成花朵状,直径约为40μm,氢氧化镁片厚度约为60-80nm(如图2)。在污水处理方面这种3D花朵状结构非常有利于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和吸附,增加吸附效果,从而快速吸附降解。同时利用氢氧化镁密度大的特点,利于复合材料与染料污水的快速分离,有效减少分离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能够,利用光催化反应可以快速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可以进行多次循环利用,并可实现快速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TEM图;图2为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FESEM图;图3为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光降解亚甲基蓝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实施例1高效光催化剂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取1-3质量份的天然石墨、50ml~15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7-21质量份的高锰酸钾分批加入反应器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强烈搅拌反应2h,再升温至50℃,反应10-12h;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倾入到30%质量分数的H2O2水溶液中,所述H2O2水溶液以冰水冷却;用30%稀盐酸洗涤反应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应产物数次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直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007g/mL;步骤二),取20ml浓度为0.00835g/ml的自制氧化石墨烯(如图1)分散于熔融的100g己内酰胺中,70℃下超声分散30min,然后,加入3.045g的六水合氯化镁,磁力搅拌分散60min。混合物于150℃下减压蒸馏除水,完成后冷却至100℃,逐步加入1.2g氢氧化钠,在此温度下反应2.5h。反应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同步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反应结束后冷却至70℃离心分离己内酰胺,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10次,干燥得黑色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堆积成花朵状,直径约为40μm,氢氧化镁片厚度约为60-80nm(如图2)。在污水处理方面这种3D花朵状结构非常有利于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和吸附,增加吸附效果,从而快速吸附降解。实施例2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对于亚甲基蓝的光降解实验首先,配置2.0*10-5M的亚甲基蓝水溶液,取20mg复合材料加入50mL亚甲基蓝溶液,黑暗环境下磁力搅拌30min以完全吸附。在365nm的紫外光照射5min,亚甲基蓝完全降解,溶液变为无色。并经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显示亚甲基蓝完全降解。其次,为检测复合材料的可循环利用能力,将悬浮液离心分离后得到的黑色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取1‑3质量份的天然石墨、50ml~15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7‑21质量份的高锰酸钾分批加入反应器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强烈搅拌反应2h,再升温至50℃,反应10‑12h;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倾入到30%质量分数的H2O2水溶液中,所述H2O2水溶液以冰水冷却;用30%稀盐酸洗涤反应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应产物数次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直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范围控制在0.006~0.009g/mL;步骤二)制备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倒入熔融的内酰胺中,在70℃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时间为30min~60min;加入镁盐,磁力搅拌分散30~120min;在140~180℃下减压蒸馏除水,除水完成后冷却至100℃;缓慢加入碱性物质,在100℃下反应1.5~3h,使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反应结束后在70℃下离心分离内酰胺,所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即得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100):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取1-3质量份的天然石墨、50ml~150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7-21质量份的高锰酸钾分批加入反应器中,保持反应温度为0℃,强烈搅拌反应2h,再升温至50℃,反应10-12h;将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倾入到30%质量分数的H2O2水溶液中,所述H2O2水溶液以冰水冷却;用30%稀盐酸洗涤反应产物,再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反应产物数次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直接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水中得到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所述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范围控制在0.006~0.009g/mL;步骤二)制备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倒入熔融的内酰胺中,在70℃下进行超声分散,超声分散时间为30min~60min;加入镁盐,磁力搅拌分散30~120min;在140~180℃下减压蒸馏除水,除水完成后冷却至100℃;缓慢加入碱性物质,在100℃下反应1.5~3h,使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反应结束后在70℃下离心分离内酰胺,所得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后即得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所述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中氢氧化镁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10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范围控制为0.007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氧化镁/还原氧化石墨烯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辉吴方娟郑思源徐昱樨梁嘉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