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逸林专利>正文

中央出纱回转式纱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63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央出纱回转式纱架,主要包括心轴、条柱、条板、条杆、条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一心轴顶端套设于一圆柱中央的圆孔内,而圆柱各连接三个呈放射状设立的条柱,于各条柱的外侧各设一条板,该条板的二侧底端各接设一条杆向下延伸一长度后分别接设于一条板的二侧上方,而于条板底端二侧各与一分隔板的二侧相连接,该底端的各条板中央向内延伸出一条柱,该条柱向内延伸连接至一圆柱上,其圆柱中央也设有一圆孔,使心轴穿过该圆孔固设于一圆盘上,另于心轴外侧设三个排状设立的数圆管,该数圆管利用一三角板上方各角边设三个方条的交集处接设一圆柱,其圆柱顶端设一垂直圆孔,该圆柱的平行处设一与垂直圆孔相通的平行圆孔,使心轴穿过该垂直圆孔后用一螺钉穿过该平行圆孔与心轴相对应的螺孔相螺合,而其三个方条上方设有数垂直圆孔,其平行处也设与垂直圆孔相通的平行螺孔,数圆管依序穿过所对应的垂直圆孔后用螺钉穿过该平行螺孔而将各圆管固定;    另条杆间设数层的条板与分隔板使其分成四个空间,各分隔板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条杆上设一纱架座,而于各分隔板的中央处各设一L型支片,其L型支片上方开设一圆孔,其圆孔的位置与各圆管的开口处同高,并较纱架座的位置稍高,另于靠右侧的数条杆接于二条板上,其下方的条杆向上延伸一长度并各套设一纱架座,另于最下层分隔板靠外侧近中央处设一圆孔,可与一压纱器的凵型圆片与ㄇ型圆片中央所各设的圆孔中心相对后用一螺柱穿过一套筒、再穿过该凵型圆片及ㄇ型圆片及分隔板上的圆孔后依序与大小垫圈及螺帽相螺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转式纱架,尤指一种可旋转、可由中央出纱及方便更换纱轴的中央出纱旋转式纱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使用的纱架,其出纱方式均由下往上从顶端出纱且为固定式,不但作业不方便,且需作业人员不断来回巡视出纱状况,相当耗费人力,且又无法达到更佳良好的功效,且习知的纱架无备用纱,故在换纱、断纱时会造成不便及增加出纱的时间,故加大了成本无进步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中间快速出纱,而不易断线且可旋转的中央出纱旋转式纱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央出纱回转式纱架,主要包括心轴、条柱、条板、条杆、条片、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一心轴顶端套设于一圆柱中央的圆孔内,而圆柱各连接三个呈放射状设立的条柱,于各条柱的外侧各设一条板,该条板的二侧底端各接设一条杆向下延伸一长度后分别接设于一条板的二侧上方,而于条板底端二侧各与一分隔板的二侧相连接,该底端的各条板中央向内延伸出一条柱,该条柱向内延伸连接至一圆柱上,其圆柱中央也设有一圆孔,使心轴穿过该圆孔固设于一圆盘上,另于心轴外侧设三个排状设立的数圆管,该数圆管利用一三角板上方各角边设三个方条的交集处接设一圆柱,其圆柱顶端设一垂直圆孔,该圆柱的平行处设一与垂直圆孔相通的平行圆孔,使心轴穿过该垂直圆孔后用一螺钉穿过该平行圆孔与心轴相对应的螺孔相螺合,而其三个方条上方设有数垂直圆孔,其平行处也设与垂直圆孔相通的平行螺孔,数圆管依序穿过所对应的垂直圆孔后用螺钉穿过该平行螺孔而将各圆管固定;另条杆间设数层的条板与分隔板使其分成四个空间,各分隔板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条杆上设一纱架座,而于各分隔板的中央处各设一L型支片,其L型支片上方开设一圆孔,其圆孔的位置与各圆管的开口处同高,并较纱架座的位置稍高,另于靠右侧的数条杆接于二条板上,其下方的条杆向上延伸一长度并各套设一纱架座,另于最下层分隔板靠外侧近中央处设一圆孔,可与一压纱器的ㄩ型圆片与ㄇ型圆片中央所各设的圆孔中心相对后用一螺柱穿过一套筒、再穿过该ㄩ型圆片及ㄇ型圆片及分隔板上的圆孔后依序与大小垫圈及螺帽相螺合。其中所述数圆管延伸至一高度时与数平行圆管各用一塑胶弯管相套接,而于该圆管的开口处各套设有一塑胶套筒,而于其靠右端的数条杆接于二条板上,其下方的条杆向上延伸一长度并各套设一纱架座,其所形成的空间可使其平行向外呈放射状延伸出的圆管伸出纱架外。所述纱架最底端的各分隔板外侧下方设成条片,该条片供一制动件卡合,制动件有一底板,底板上方适当处设二螺孔,而底板上方叠设一方板,该方板顶端二侧各设一支块间设一螺孔,其二支块上设一可相通的圆孔于方板的二支块间设一螺孔,其略后方则设一圆柱,其圆柱上开设一螺孔,将二长度不同的六角螺栓分别穿过方板与底板前后端所设的螺孔而螺固,一踏板呈ㄇ型,其恰可置于二支块间以于踏板的顶端斜设一角板,其角板中央设一凹沟,而于踏板的底端略后方凸设一圆凸柱,一弹簧一端抵于圆凸柱外,另一端抵于方板的圆柱外,踏板套入二支块间,踏板二侧所设的相通圆孔与二支块上的相通圆孔中心相对后,用一横杆穿过并用二插销穿过横杆靠外侧所设的圆孔而铆合,另用一六角螺栓穿设一螺帽后螺入踏板前端所设的螺孔内,则用螺帽来调整踏板倾斜的角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其可于近中央处出纱,而无需由下往上出纱所形成作业上的不便等困扰,增进其方便性。二、其纱架可旋转,使作业人员不需不断的走动巡视,因而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作业员检视是否需更换纱轴或是否有断线的情况,而可轻松掌握作业的流程。三、其各条杆与条杆接合之间或开口处,皆套设有一塑胶弯管或塑胶套筒,出纱时可使纱线于转折锐角处,降低其被割断的困挠,进而增进出纱的速度及质量。四、其于每一层分隔板上的压纱器,可使纱线的接线处于出纱时,能固定于压纱器上,而不易卷入正出纱的纱线中,且又不影响出纱的速度。五、其出纱的高度可视需要任意改至所需的高度,而具有变化性及更可增加出纱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立体放大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条杆与条杆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制动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制动件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5中的I-I剖视图。图8,为图5中的II-II剖视图。图9,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为图1中B部分的立体分解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中央出纱回转式纱架,主要由一心轴1,该心轴1顶端套设于一圆柱2中央所设的圆孔3内,而其圆柱2各连接三个条柱4,该三个条柱4呈放射状设立,于各条柱4的最外侧接设条板5,该条板5的二侧底端各设一条杆6,该六个条杆6向下延伸一适当长度后分别接设于一条板7上,该三个条板7的二侧分别与一分隔板8的二侧连接固定,而于每条杆6的适当长度处皆设有条板7,该条板7又与分隔板8固定,而于每条板7之间的条杆6适当处各串设有一纱架座9,其于每个分隔板8的近中央处各设有一L型支片10,该数L型支片10的顶端开设有一圆孔11;另于最下层的条板7中央设一条柱12,该三个条柱12呈放射状,其中央交集于一圆柱13上,该圆柱13中央设一圆孔14,使心轴1穿过该圆孔14而固定在一圆盘15上。参见图2、图3,另于心轴1的外侧设数长度不一的圆管16,该数圆管16呈排状设立,且在一三角板17的上方各角边设三个方条18,该三个方条18的交集处接设一圆柱19,其圆柱顶端设一垂直圆孔41,该圆柱19的平行处设一与垂直圆孔相通的平行圆孔42,使心轴穿过该垂直圆孔后用一螺钉22穿过该平行圆孔与心轴相对应的螺孔21相螺合而固定;而其三个方条18上方设有数个视需要的垂直圆孔43,其平行处也设与垂直圆孔43相通的平行螺孔44,数圆管16依序穿过所对应的垂直圆孔43后用螺钉45螺入其平行螺孔44而将各圆管16固定。参见图1、4、该数圆管16延伸至一高度时与数平行的圆管23各用一塑胶弯管24相套接,而于该圆管16、23的开口处,亦各套设有一塑胶套筒25,可使纱线出纱时,不受转折处的直角而割断纱线;而于其靠右端的数条杆6接于二条板26上,其下方的条杆6向上延伸一长度并各套设一纱架座9,其所形成的空间,可使其平行向外呈放射状延伸出的圆管23伸出至纱架外方便作业。参见图5、6,另于最下端条板7的外侧边向下垂直设成一条片27,可与一制动件28的踏板35上方的角板29相卡合,其制动件28有一底板30,该底板30上方适当处设二螺孔46、47,该底板30上方叠设一方板48,该方板48顶端二侧各设一支块31、311,该二支块31、311平行方向设一可贯通的圆孔32、321,另于方板48的二支块31、311的中央处设一螺孔33,而略后方适当处即设有圆柱49,该圆柱49中央开设一螺孔50。组装时,将一六角螺栓51穿过方板48上的螺孔33后螺固于底板30的螺孔46内,再用一较长的六角螺栓52穿过方板48略后的圆柱49上的螺孔50后螺固于底板30略后方的螺孔47内,另设一踏板35,其呈ㄇ型,其宽度恰等于二支块31、311之间的宽度,而于踏板35略后方顶端设一斜置的角板29,其角板29中央设一凹沟55,而于踏板35底端略后方凸设一圆凸块56,可使一弹簧34一端抵于圆凸块56外,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逸林
申请(专利权)人:卢逸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