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样品整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59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控样品整经机,具有多个纱线引入装置,每一个旋转式安装在整经滚筒的一个侧面上;纱线引入元件安装在每一个纱线引入装置的一个末端;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它们安装在一底部的一端作枢轴式运动,换纱时突出到一个纱线更换位置,而当纱线被寄存时,则枢轴式缩回到一停止位置,使纱线可以从纱线引入装置与纱线选择导引装置之间穿过。该电控样品整经机还具有一个固定经轴架,其筒管上绕有不同种类的纱线,一个旋转经轴架对应于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安装,其筒管上绕有不同种类和/或相同种类的纱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般说来,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样品整经机,它具有多个用来将纱线卷绕到一整经滚筒上的纱线引入装置,它可以根据预定的花纹数据(纱线指令)自动的更换纱线,并且将纱线卷绕到一个整经滚筒上。具体说,它涉及一种电控样品整经机,该整经机可以将一固定经轴架和一旋转经轴架结合起来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整经方法以及一种适合于整经机使用的旋转经轴架。作为一种传统使用的电控样品整经机,它具有一种公知的结构,就象日本专利64-8736中所公开的那样,如图34-38所示。这种公知的电控样品整经机W具有一根空心轴1(图34)。主动轴和从动轴2,3从空心轴1的两个相对端部沿中心线突出。固定在皮带轮4和99上的一个小齿轮5宽松的安装在主动轴2上,而另一个小齿轮7上则固定着一个纱线引入装置6,它宽松的安装在从动轴3的末端。该实例仅仅表示了一个纱线引入装置6,但是,对于一种多卷绕系统来说,必须设置两个或者多个纱线引入装置6,如同下面所述的那样。通过位于一根关联轴8的两对置端的小齿轮9,10使小齿轮5,7相互联系起来,所示的关联轴8穿过空心轴1,小齿轮9,10分别与相应的小齿轮5,7相啮合。空心轴1悬臂式的连接在主动轴2上,一个整经滚筒A宽松的安装在空心轴1上,位于从动轴3的一侧。如图35所示,整经滚筒A包括滚筒架13,14,滚筒架的外周面具有一种弧形部11与平直部12交替排列的构型;一对转辊15,它们位于滚筒架13,14的一个弧形部11处;还包括一根携带着转辊15的水平横梁16,皮带17(图34)环绕着转辊。传送皮带17沿着水平横梁16所形成的平面运动。一根驱动元件21与行星齿轮19的内螺纹轴20螺纹结合,行星齿轮与一中心齿轮18啮合并与之同步旋转,中心齿轮由外部进行驱动,从而使传送皮带17被同时驱动同一个微小的量。纱线引入装置6的远端向内弯曲,形成一个纱线引入元件6’,它位于整经滚筒A外周面的前端附近。再参照图34,B代表一根固定经轴架,它用来支撑一组筒管,在筒管的周围卷绕着不同种类(不同颜色或不同捻度)的纱线22;一块用来导引纱线22的导引板24从筒管25中伸出;25是一张力调节器,用来调节纱线22的张力;26是一停经环;30是一纱线22的导杆;E是一纱线紧固件,一块永久磁铁安装在其底部Y处,用来挤压和紧固纱线。再看图34,标号27代表一纱线选择导引单元,它具有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27a-27j(图38),用来根据来自于程序调整单元78(图37)的指令对纱线22进行选择和导引。28是一槽板,它根据皮带轮4的旋转而产生脉冲,以驱动多个与纱线选择导引装置27a-27j相对应的旋转螺线管29。纱线选择导引装置27a-27j安装在它们相应的旋转螺线管29上,从而在旋转螺线管29启动时,它们能够先前转动,到达一个操作位置(换纱位置),而在旋转螺线管29关闭时,它们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到达一个停止位置(纱线寄存位置)。接下来参照图36,标号33,34和38表示开口杆,它们在一起形成了纱线22的梭口,杆33,38是上开口杆,剩余的杆34则是下开口杆。35和37表示切口开口杆(cut shedding bars),用来将梭口下纱线分离成下侧纱线和上侧纱线,其中,一根杆35是上切口开口杆,另一根杆37则是下切口开口杆。应当注意,在图37中省略了对上开口杆38的说明。标号39表示一根安装在滚筒架13上的纱线停止器,在断纱被隔离起来时(图35),将一纱线立即停住。一个退绕器C包括一个骨架40,一对转辊41,42,一个锯齿型的梳轮43,一个辊44和一根用于机织织物(图35和36)的梁45。下面参照图34,标号46表示一台主马达,它可以采用一台转换马达,在整经过程中,它能够加速和减速,缓冲启动/停止,减缓操作以及增加卷绕速度。在图34中,标号47表示一根主速度变化皮带轮;58是一V型皮带,它绕在主速度变化皮带轮47与一辅助速度变化皮带轮48之间;49是一中间皮带轮,它与辅助速度变化皮带轮48同轴;50是一制动齿轮,它可以使一齿条往复运动,与一制动滚筒D中的制动孔(未示出)接合或脱离接合,从而根据需要控制整经滚筒A的旋转速度。57表示一条V型皮带,它位于驱动轴2上的皮带轮4之间;51是一皮带传动马达(交流伺服马达);52是一变速杆;54是一链轮;55是链条;56是用来驱动中心齿轮18的链轮;57,58都是V型皮带;59是一纱线引入盖板;D是制动滚筒。标号67a,67b表示传感器,它们用来探测槽板28中槽口的路过。槽板28可以与纱线引入装置6同步旋转,使纱线引入装置6的旋转也可以受传感器67a,67b所探测到的槽板28槽口旋转信号的控制。这些传感器67a,67b实际上包括三个传感器,它们以大约120度的间隔排列着(图中仅表示了其中的两个)。参照图37,标号69表示传送带17的一根移动/停止转换杆;70是用来锁定整经滚筒A的一根锁定杆;74是一根开口杆的调节杆;75是开口杆的锁定把手;78是一程序调整单元;79是一控制器;80是一张紧单元,它位于整经滚筒A平直部分12的中心;S是一停止板,它位于底部Y上,与纱线选择导引装置27相对应。上述的电控样品整经机是本申请人的一种改进,由于它能够通过电控制自动进行花纹整经(pattern warping),所以已被人们满意的接收。然而,由于上述传统的电控样品整经机使用了一种常规的通用马达作为主马达,所以存在着若干问题有待解决。首先,在操作过程中它无法提高和/或降低旋转速度。在纱线更换的过程中,错抓和错换现象难免发生,纱线很容易断裂。此外,传统的电控样品整经机无法缓冲启动/停止,从而频繁操作,所以就操作效率而言,仍有待改进。此外,就整经密度调整方法及所使用的机构而言,传送带的运动速度取决于与主马达相连的传送装置与整经密度调整盘之间齿轮比的改变,而且即使在空转的过程中传送带的操作也是如此,这样便无法使纱线很规则的卷绕到整经滚筒上,引起卷绕过程中张力及整经长度的微小变化。为了消除上述技术(日本专利公开64-10609和64-10610)中的不足之处,本申请人同时也开发和建议了一种采用转换马达和AC伺服马达的电控样品整经机。在所建议的整经机中,相应的电控样品整经机均带有一固定经轴架,用来支撑多个绕有不同种类纱线(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捻度的纱线)的筒管。本申请人同时还开发和建议了一种电控样品整经机,它能够同时对多根纱线进行整经(日本专利公开4-57776)。这种电控样品整经机不需要纱线更换过程,将纱线更换的时间损失压缩为零。此外,由于多根纱线可以同时卷绕到一整经滚筒上,所以整经操作的时间也被缩短了。在这种电控样品整经机中,由于设置了多个纱线引入装置,所以可以同时对多根纱线进行卷绕,而传统的固定经轴架中却无法满足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开发了一种旋转经轴架,随着该电控样品整经机的开发,便实现了同时对多根纱线的整经。该旋转经轴架的开发使多根纱线可以同时进行整经,这样就缩短了整经的时间。该旋转经轴架与多个纱线引入装置的旋转保持同步。下面将参照图39-41对一种同步操作机构进行说明。图39是一示意图,它表示了在传统电控样品整经机中安装了一个编码器,图40是传统旋转经轴架的横剖面示意图,图41是一方块示意图,它描述了传统旋转经轴架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样品整经机,它可以根据一预定的纱线顺序,自动更换纱线并将纱线卷绕到一个整经滚筒上,所示的整经机包括: 多个纱线引入装置,它们每一个都旋转式的安装在所述整经滚筒的一个侧面上,以便将一纱线卷绕到所述的整经滚筒上; 一个纱线引入元件,它安装在所述每一个纱线引入装置的一个末端,用于夹持一根纱线; 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它们安置在一底部的一端,用来支撑所述的整经滚筒,使之与所述的纱线引入装置相对应,当一纱线被更换时,每一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都枢轴式的移动,突出到一纱线更换位置,而当一纱线被寄存时,它枢轴式的移动,回缩到一停止位置,其中,纱线从所述的纱线引入装置与所述的纱线选择导引装置之间通过; 一个固定经轴架,用来支撑多个筒管,在筒管周围卷绕着不同种类和/或相同种类的纱线,所述的固定经轴架对应于所述的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安装;以及 一个旋转经轴架,用来支撑多个筒管,在筒管周围卷绕着不同种类和/或相同种类的纱线,所述的旋转经轴架对应于所述的多个纱线选择导引装置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义弘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整经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