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95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纱线由冰纶纤维和常规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冰纶纤维60-100%,常规纤维0-45%。所述常规纤维可以是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其混合纤维。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工艺,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纺、精纺工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由于采用冰纶纤维,不会产生以往添加陶瓷粉末的纤维对纺纱设备的损伤,而所产用的工艺不会破坏新型冰纶纤维防紫外线和加强对可见光反射的功能。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混纺纱线织造的织物,具有反射太阳光紫外线,保持人体本身体温的特色,并且穿着舒适,服用性能良好,不会因长久洗涤而使防紫外线功能衰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常用的防紫外线纤维是在纤维纺丝过程中添加紫外线隔离因子,使制成的织物可反射和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线,缺点是织物经过多次洗涤,纤维内添加物会因各种因素而退落,造成织物防紫外线功能衰退。目前新开发一种陶瓷芯套纤维——冰纶(ICELON),该纤维由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王兟教授共同研制。该纤维由改性的聚合物构成所谓的“芯”含有大量精细的陶瓷颗粒,能反射太阳光的紫外线,带来凉爽效果;将常规的聚合物在“芯”的外表形成一层很薄的“套”将“芯”裹住,避免外力使陶瓷颗粒的脱落和给织物的后整理带来麻烦,使织物的染色性能、服用舒适性能与常规织物相同。但在纺纱过程中用常规工艺会使冰纶纤维的“套”受到损伤,“芯”的功能也会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防止织物防紫外线功能衰退和加强对可见光反射及冰纶纤维在常规工艺纺纱过程中受到损伤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所述纱线由冰纶纤维和常规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冰纶纤维60-100%,常规纤维0-40%。所述常规纤维可以是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其混合纤维。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工艺,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纺、精纺,所述清花工艺中打击数为0.5-0.7/克;所述梳棉工艺中,锡林速度为285-310vpm,刺棍速度为800-900vpm,道夫速度18-22vpm,小漏底宽度4-6/16;所述粗纺工艺中,捻度系数为55-65,落筒速度为800-850vpm,生产的纱线由冰纶纤维和常规纤维组成,其中所述冰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60-100%,所述常规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由于采用冰纶纤维,不会产生以往添加陶瓷粉末的纤维对纺纱设备的损伤,而所产用的工艺不会破坏新型冰纶纤维防紫外线和加强对可见光反射的功能。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纺纱线织造的织物,具有反射太阳光紫外线,保持人体本身体温的特色,并且穿着舒适,服用性能良好,不会因长久洗涤而使防紫外线功能衰退。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目前新开发一种陶瓷芯套纤维— 冰纶(ICELON),该纤维由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王兟教授共同研制。从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购得。实施例一纺制纱线支数为13.2tex纺制步骤如下1.配棉冰纶纤维 65%(1.7dtex×38mm),精梳棉 35%,2.清花、梳棉1)冰纶纤维制成A条清花打击数0.6/克;梳棉锡林速度290vpm,刺棍速度860vpm,道夫速度20vpm,小漏底宽度5/16;2)精梳棉常规制成B条3.并条头并A、B、A、B、A、B、A、A二、三并混并4.粗纺捻度系数60,落筒速度800vpm。5.精纺成纱。实施例二纺制纱线支数为13.2tex纺制步骤如下1.配棉 冰纶纤维 100%(1.7dtex×38mm),2.清花、梳棉冰纶纤维制条清花打击数0.6/克;梳棉锡林速度290vpm,刺棍速度860vpm,道夫速度20vpm,小漏底宽度5/16;3.并条头、二并混并4.粗纺捻度系数60,落筒速度800vpm5.精纺成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纤维混纺或纯纺纱线由于采用冰纶纤维,不会产生以往添加陶瓷粉末的纤维对纺纱设备的损伤,而所产用的工艺不会破坏新型冰纶纤维防紫外线和加强对可见光反射的功能。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纺或纯纺纱线织造的织物,具有反射太阳光紫外线,保持人体本身体温的特色,并且穿着舒适,服用性能良好,不会因长久洗涤而使防紫外线功能衰退。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由冰纶纤维、常规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冰纶纤维60-100%,常规纤维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纤维是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其混合纤维其中之一或其组合。3.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工艺,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纺、精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花工艺中打击数为0.5-0.7/克;所述梳棉工艺中,锡林速度为285-310vpm,刺棍速度为800-900vpm,道夫速度18-22vpm,小漏底宽度4-6/16;所述粗纺工艺中,捻度系数为55-65,落筒速度为800-850vpm,生产的纱线由冰纶纤维和常规纤维组成,其中所述冰纶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60-100%,所述常规纤维的质量百分比为0-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纤维是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其混合纤维。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纱线由冰纶纤维和常规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冰纶纤维60-100%,常规纤维0-45%。所述常规纤维可以是植物纤维、合成纤维、动物纤维或其混合纤维。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的制造工艺,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纺、精纺工艺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纤维混纺纱线由于采用冰纶纤维,不会产生以往添加陶瓷粉末的纤维对纺纱设备的损伤,而所产用的工艺不会破坏新型冰纶纤维防紫外线和加强对可见光反射的功能。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纺纱线织造的织物,具有反射太阳光紫外线,保持人体本身体温的特色,并且穿着舒适,服用性能良好,不会因长久洗涤而使防紫外线功能衰退。文档编号D02G3/04GK1789510SQ20041009305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恩生, 夏龙全 申请人:上海日舒棉纺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由冰纶纤维、常规纤维组成,其质量比为,冰纶纤维60-100%,常规纤维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生夏龙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舒棉纺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