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524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1)、左托板(2)、右托板(3)、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铰制螺栓(10),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圈(9),在左隔圈(9)上设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撑爪(5)的前后方。本装置提高了抓管器与纱管的对中精度,使纱管输送更加平稳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锭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技术背景目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时纱管的输送是由气缸推动传动杆,再通过传 动杆上的撑爪推动凸盘实现的,但是气缸在退回的过程中容易带动纱管往回倒 退一段距离,使得抓管器与纱管的对中精度存在误差,严重时会遭成机器的故 障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 置,即在左右隔圈上设置防倒撑爪,防倒撑抓设置在撑爪的前后方,防止纱管 因气缸返回而后退,达到定位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1、左托板2、右托板3、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 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 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铰制螺栓10,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 圈9,在左隔圈9上设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 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 撑爪5的前后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纱管的定位,提高了抓管器与纱管的对中精度,纱管的输送过程更加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l、左托板2、右托板3、 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 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 铰制螺栓IO,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圈9,在左隔圈9上设 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 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撑爪5的前后方。本 装置具有纱管定位的功能,通过气缸推动传动杆6,再由传动杆6上的撑爪5 实现纱管的前移,气缸返回过程中通过防倒撑爪4防止纱管因气缸返回而后退 实现纱管定位,使运行更加平稳可靠。权利要求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1)、左托板(2)、右托板(3)、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其特征是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铰制螺栓(10),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圈(9),在左隔圈(9)上设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撑爪(5)的前后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1)、左托板(2)、右托板(3)、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铰制螺栓(10),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圈(9),在左隔圈(9)上设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撑爪(5)的前后方。本装置提高了抓管器与纱管的对中精度,使纱管输送更加平稳可靠。文档编号D01H9/18GK201228300SQ200820077970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肇娟, 苏旭华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凸盘输送防倒装置,它包括凸盘(1)、左托板(2)、右托板(3)、防倒撑爪(4)、撑爪(5)、传动杆(6)、滑轮(7)、右隔圈(8)、左隔圈(9)和铰制螺栓(10),其特征是:凸盘(1)设置在左托板(2)和右托板(3)之间,在左托板(2)、右托板(3)的下方设置有铰制螺栓(10),在铰制螺栓(10)上设置有右隔圈(8)和左隔圈(9),在左隔圈(9)上设置滑轮(7),在滑轮(7)的上部设置有传动杆(6),在传动杆(6)上设置有撑爪(5),在右隔圈(8)、左隔圈(9)上设置防倒撑爪(4),防倒撑爪(4)设置在撑爪(5)的前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华张肇娟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