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77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包括摩擦盘、旋转盘、筒子罩和静止盘,其特征是筒子罩由筒子上罩和筒子下罩组成,筒子上罩插在筒子下罩上。使用时,装上筒子上罩,可用于真丝加捻,卸下筒子上罩可用于化纤丝加捻。筒子上罩的方便装卸,使倍捻锭子可以通用于真丝和化纤丝的加捻,方便了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丝绸纺织行业倍捻机上加捻用的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现有技术中,由于真丝采用有边管卷绕、化纤丝采用无边管卷绕,因此,真丝筒子的退解丝气圈形状较大(大于筒子的边盘直径),易与加捻的气圈丝相干涉,只有用较高的筒子罩(上止口接近有边管的上端管边),将退解丝与加捻丝隔开,才能正常加捻。化纤丝一般纤度都较大,且采用无边管,退解气圈形状随丝层厚度的减少而减小,退解气圈丝不易与加捻的气圈丝相干涉,故可不用隔离物将二种气圈丝隔开。所以在倍捻机上对真丝、化纤丝加捻时,要选用各自的锭子。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且资金占用也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真丝倍捻锭子与化纤倍捻锭子不能通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真丝、化纤丝加捻时能通用的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本技术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包括摩擦盘、旋转盘、静止盘、筒子罩,筒子罩由筒子上罩和筒子下罩构成,筒子上罩与筒子下罩活动连接。使用时,装上筒子上罩用于真丝加捻,卸下筒子上罩可用于化纤丝加捻,从而实现本技术之目的。由于本技术的筒子罩由活动连接的筒子上罩和筒子下罩构成,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筒子上罩装上或卸下,使真丝、化纤丝加捻时的倍捻锭子可以通用,方便了使用,降低了使用厂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真丝加捻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化纤丝加捻时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由摩擦盘1、旋转盘2、筒子上罩5、筒子下罩3和静止盘4组成。旋转盘2固定在摩擦盘1上,旋转盘2的上方为静止盘4,筒子下罩3固定在静止盘4上,筒子上罩5与筒子下罩3为接插结构,筒子上罩5形状为三角架状,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筒子下罩的高度为40~150毫米,直径为90~120毫米,筒子上罩的高度为80~90毫米。参见图2。本技术用于真丝加捻时,筒子上罩插在筒子下罩上,在静止盘上安放真丝退解有边筒子6,筒子上罩使加捻气圈丝与退解气圈丝隔开,防止丝线相互干涉。参见图3。本技术用于化纤丝加捻时,卸下筒子上罩,以减小气圈形状,在静止盘上安放化纤丝退解单边筒子7,以提高化纤丝的卷绕容量。权利要求1.一种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包括摩擦盘(1)、旋转盘(2)、筒子罩、静止盘(4),其特征是筒子罩由筒子上罩(5)和筒子下罩(3)组成,筒子上罩(5)与筒子下罩(3)活动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其特征是筒子上罩(5)与筒子下罩(3)的连接方式为接插结构。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其特征是筒子上罩(5)的形状为三角架状。专利摘要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包括摩擦盘、旋转盘、筒子罩和静止盘,其特征是筒子罩由筒子上罩和筒子下罩组成,筒子上罩插在筒子下罩上。使用时,装上筒子上罩,可用于真丝加捻,卸下筒子上罩可用于化纤丝加捻。筒子上罩的方便装卸,使倍捻锭子可以通用于真丝和化纤丝的加捻,方便了使用。文档编号D01H7/02GK2243474SQ9522173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本善 申请人: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丝化纤通用倍捻锭子,包括摩擦盘(1)、旋转盘(2)、筒子罩、静止盘(4),其特征是筒子罩由筒子上罩(5)和筒子下罩(3)组成,筒子上罩(5)与筒子下罩(3)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