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捻线联合机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77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并捻线联台机张力装置,其特征是:在原并捻联合机的喂入机构上装一支支架,在支架上装张力碗,在装力碗内放张力球,在支架上还装有导纱瓷钩,在支架下放装有可调张力杆。单股纱在可调张力杆和张力球的作用下,加大了张力,因而在合并前不会出现“小辫子”。使化纤股线也可用并捻机生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并、捻线联合机的张力装置。现有的并捻线联合机,在生产纯棉和混纺股线时,能起到并、捻合一的作用。由于减少了工序,所以能提高工效。但是,在生产化纤股线时,由于化纤的弹力较大,从筒纱退绕时,单纱易粘连,所以在采取并、捻合一的工序时,并前的单股纱会因为自我合并而出现“小辫子”。这样,就直接影响到股线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张力装置,使单股纱在合并之前不出现自我合并,即不产生“小辫子”,以保证纯化纤股线也能采取并、捻合一的工序生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在并、捻联合机的喂入机构上装一只由三角铁制成的支架5,在支架5上装张力碗4,在强力碗4内放入张力球3。在支架5的下方,装一支可调节张力的张力杆6,在支架5的与装张力碗4垂直的三角铁的另一个面上,装与该垂直面垂直的导纱瓷钩9。在可调张力杆6和下导纱杆7的下方,装横动瓷钩8。这样,从纱筒1上退绕的每股单纱,先经过上导纱杆2,再经过可调张力杆6和下导纱杆7。通过改变可调张力杆6与下导纱杆7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适当调整单股纱的张力。经过调整后的单股纱再通过导纱瓷钩9进入张力碗4,在张力球3重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并捻线联合机张力装置,由上导纱杆(2)和下导纱杆(7)组成,其特征是:①、在并捻线联合机的喂入机构上装有以三角铁制成的支架(5);②、支架(5)的一个面上装有张力碗(4);③、张力碗(4)内放有张力球(3);④、在支架(5) 的三角铁的另一个与装有张力碗(4)垂直面上,装有与该面垂直的导纱瓷钩(9);⑤、在支架(5)的下方装有可调张力杆(6);⑥、在可调张力杆(6)与下导纱杆(7)的下方装有横动瓷钩(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瑞开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滁州纺织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