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766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至27毫米,总宽度L1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0度至30度,曲面(2)的半径R1为30至6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至8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使下皮圈转动灵活,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了纱线的质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细纱机的零件,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免绞皮 圈的下销。技术背景-下销是牵伸装置中的主要部件之一,直接作用于纤维须条的握持 与牵伸,对控制纤维的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成纱质量影响巨大。 目前纺纱厂环锭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主要依靠牵伸罗拉、胶辊、皮圈、 弹性上销和下销同作用来控制纤维,实现牵伸。皮圈、弹性上销和下 销组成的机构所形成的中间摩擦力界对控制纤维运动,保证牵伸纱条 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现有下销并不能很好的对牵伸纱条纤维进行 有力的控制,并且由于现有下销宽度较宽,造成下销后端与中罗拉之 间的间隙较小,容易发生绞下皮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 下销,它可以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 使下皮圈转动灵活,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提高纱线的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 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 至27毫米,总宽度Ll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a为0度至30度, 曲面2的半径Rl为30至60毫米,Rl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 距离为5至8毫米。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 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使下皮圏转动灵活, 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了纱线的质量。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 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6.25毫米,总宽度L1 为21毫米,台阶高L3为4.5亳米,小圆弧R2为1毫米,斜面与水平面 的角度a为16度,曲面2的半径Rl为40毫米,Rl的圆心到下销加 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8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其特征在于,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至27毫米,总宽度L1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0度至30度,曲面(2)的半径R1为30至6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至8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至27毫米,总宽度L1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0度至30度,曲面(2)的半径R1为30至6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至8毫米,本技术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使下皮圈转动灵活,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了纱线的质量。文档编号D01H5/88GK201068490SQ20072010179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钢 刘, 唐海庆, 晋战喜, 杨卫萍, 裘永清, 高志毅 申请人: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其特征在于,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至27毫米,总宽度L1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0度至30度,曲面(2)的半径R1为30至6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至8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永清杨卫萍刘钢晋战喜唐海庆高志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