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海军专利>正文

苎麻长纤纺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04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苎麻长纤纺线机,包括机架、电动机、主驱动轮,旋转框架(17)经与其两端连为一体的中心轴(14、29)安装在机架(11)上,卷线筒(18)横向安装在旋转框架(17)内的一端,主传动带(15)连接主电动机(12)的传动轮(13)与固定在一端的中心轴(14)上的主驱动轮(16);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设于旋转框架(17)上,并与卷线筒(18)的变速装置连接;所述另一端的中心轴(29)为空心管,与空心管(29)首尾相接的摆管(25)铰接在该端的旋转框架(17)的内侧中心,输线的摆管(25)的驱动装置设于该端的旋转框架(17)上。本苎麻长纤纺线机产量高、劳动强度小、线匀、接头少,纺成的苎麻线其质量显著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很受织布厂家尤其是外国厂商的亲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作坊式小型苎麻初纺设备,具体讲是一种苎麻长纤纺线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苎麻初纺设备只能将苎麻碎成短纤再纺成线,而这种短纤苎麻纺成的线,其织布厂家尤其是外国厂商一般不要。而广大苎麻产地将长纤原麻纺成线则一般为家庭作坊式加工方式,其设备均为传统的人工纺纱车。其缺陷显而易见1、产量低;2、劳动强度大;3、纺成的线松紧不均、粗细不匀;4、接头多,严重影响下道工序即织布的质量和成本。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国内外尚无苎麻长纤纺线机械,更无适于广大苎麻产地家庭作坊用的长纤纺线苎麻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于广大苎麻产地家庭作坊用的产量高、劳动强度小、线匀、接头少的苎麻长纤纺线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苎麻长纤纺线机,它包括机架、电动机、主驱动轮,旋转框架经与其两端连为一体的中心轴安装在机架上,卷线筒横向安装在旋转框架内的一端,主传动带连接主电动机的传动轮与固定在一端的中心轴上的主驱动轮;卷线筒的驱动装置设于旋转框架上,并与卷线筒的变速装置连接;所述另一端的中心轴为空心管,与空心管首尾相接的输线的摆管铰接在该端旋转框架的内侧中心,摆管的驱动装置设于该端的旋转框架上。它还可包括设于空心管中心轴后端的支撑至少两个卷线筒的支架及供至少双线进入的滑轮,所述的主电动机为可由反顺开关控制的可正、反转的电动机。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产量高,一般为手工纺线的7~8倍;2、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纺成的苎麻线松紧、粗细均均匀;4、接头少,一般是几百上千米才有一个接头;5、可用同一台纺线机稍作变动如电动机反转便既可纺单线又可纺双线或多线。综上所述,用该机纺成的苎麻线其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其成本大幅度下降,其产品很受织布厂家尤其是外国厂商的亲睐。附图说明图1为本苎麻长纤纺线机(纺单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苎麻长纤纺线机(纺双线或多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中,长方形旋转框架17经与其两端连为一体(如焊接)的中心轴14、29经轴承3安装在长方体机架11的顶端,旋转框架17在机架11框内旋转。所述两中心轴14、29指两轴同心即在同一中心轴线上。主传动带15如皮带连接主电动机12的传动轮13与固定在中心轴14上的主驱动轮16。卷线筒18经两端的轴承26横向安装在旋转框架17内的靠主电动机12的一端,所述横向指卷线筒18的轴21与中心轴14相互垂直。卷线筒18的主视图为工字形,两端有挡线板(图中未标记)。卷线筒18的驱动轴21可采取以下结构驱动轴21可卸式如两端用插销33连接并安装在轴承26内,卷线筒18的中心套(图中未示出)套在轴21上并卡紧(卡紧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带动卷线筒18旋转,线卷满后卸掉轴21拿出卷线筒18再换上新的卷线筒18再卡紧。当然,还可有其他各种结构,如卷线筒18与轴21为一体可卸式安装在轴承26内等。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设于旋转框架17上,并与卷线筒18的变速装置连接;所述另一端的中心轴29为空心管,与空心管29首尾相接的输线的摆管25铰接在该端的旋转框架17的内侧中心(即支点),摆管25的驱动装置设于该端的旋转框架17上。所述卷线筒18的变速装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变速轮为双轮一体轮即传动轮1与太阳齿轮2平行固定为一体,它经轴承30安装在另一端的中心轴即空心管29上,变速传动带4连接变速轮的传动轮1与变速电动机5的传动轮6;与变速轮的太阳齿轮2啮合的行星齿轮7经与其固为一体的行星轮轴8经轴承34(支撑其中一轴承的连接旋转框架17的支架在图中未示出)安装在该端的旋转框架17上,行星轮轴8与该端的中心轴29平行。所述变速电动机5可为无极变速也可为有极变速,均由变速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这是现有技术。所述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固定在卷线筒18的驱动轴21的一端的蜗轮9与(经轴承35用支架,但支架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旋转框架17的一侧即图示的右侧的蜗杆10啮合,连接杆20的两端经万向联轴器31分别与行星轮轴8的内端和蜗杆10的内端连接。所述摆管25的驱动装置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结构设有摆管25的该端的旋转框架17的另一侧即图示的左侧安装有兼作传动轴28的蜗杆27,即传动轴28与蜗杆27为同轴线的一体。固定在传动轴28上的传动轮23经传动带22与固定在行星轮轴8上的传动轮19连接,与蜗杆27相互啮合的蜗轮24安装(安装支架图中未示出)在该端的旋转框架17上。连杆3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蜗轮24的轮边上和摆管25的自由段上(这实际上是曲柄摇杆机构,蜗轮为曲柄,加上连杆,摆管为摇杆)。所述自由段即指除铰接支点以外的摆管,其具体位置当然是离支点有众所周知的距离,如铰接点离支点的长度可为摆管25长度的1/5,以省力和灵活。以上所述为纺单线的机器。如图2所示,若需纺双线乃至多线,则只需增加以下装置即可;设于空心管中心轴29后端的支撑两个或两个以上卷线筒18的支架37及供双线进入空心管29的滑轮38,所述支架37与机架11连接。需作纺双线或纺多线的机器用时,可生产出如图1所示的纺单线的机器,同时生产出如图2所示的纺双线或多线的机器。也可仅生产出纺双线或纺多线的机器,而在使用时根据需要用作单线机或双线机或多线机。在作纺双线或多线的机器用时,所述的主电动机12为可由反顺开关控制的可正、反转的电动机。以上所述的零部件除卷线筒18外,均采用钢材制作。卷线筒18可用塑料等材料制作。本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纺单线时,先将一根单麻穿过空心管29及摆管25,再系紧在卷线筒18上,启动主电动机12则带动旋转框架17旋转,空心管中心轴29在旋转框架17的扭动下也开始转动,同时,手不断地一根一根添长纤苎麻进而将麻绞成单股麻线36;而此时的变速轮则在变速传动带4的磨擦力下静止不动;行星齿轮7则在旋转框架17的扭动下绕太阳齿轮2旋转,进而带动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使卷线筒18绕自身轴线旋转;同时行星齿轮7的传动轮19则带动摆管25的驱动装置使摆管25向两侧摆动而把绞成的麻线36均匀卷在卷线筒18上;随着卷线筒18上的麻线36越堆越多即麻线卷外径越来越大,则要求卷线筒的转速变慢,这时启动变速电动机5运转,则带动变速轮旋转,而由于太阳齿轮2与行星齿轮7同时相对转动,所以使行星齿轮7的转速变慢从而使卷线筒18的速度也相对变慢,以连续进行纺线及卷筒。需将两股或两股以上单线麻36绞成双线或多线麻时,则将两股或两股以上单线麻36从卷线筒18上扯出经滑轮38、空心管29、摆管25系紧在卷线筒18上,再按反顺开关的反转按纽,使主电动机12反转则可。需变速也使变速电动机5反转。权利要求1.一种苎麻长纤纺线机,包括机架、电动机、主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旋转框架(17)经与其两端连为一体的中心轴(14、29)安装在机架(11)上,卷线筒(18)横向安装在旋转框架(17)内的一端,主传动带(15)连接主电动机(12)的传动轮(13)与固定在一端的中心轴(14)上的主驱动轮(16);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设于旋转框架(1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苎麻长纤纺线机,包括机架、电动机、主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旋转框架(17)经与其两端连为一体的中心轴(14、29)安装在机架(11)上,卷线筒(18)横向安装在旋转框架(17)内的一端,主传动带(15)连接主电动机(12)的传动轮(13)与固定在一端的中心轴(14)上的主驱动轮(16);卷线筒(18)的驱动装置设于旋转框架(17)上,并与卷线筒(18)的变速装置连接;所述另一端的中心轴(29)为空心管,与空心管(29)首尾相接的输线的摆管(25)铰接在该端的旋转框架(17)的内侧中心,摆管(25)的驱动装置设于该端的旋转框架(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军朱才武朱才旺
申请(专利权)人:朱海军朱才武朱才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