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01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落纱装置,其设计要点是该装置有数个托板,托板上设有托板臂,托板与托板通过托板臂衔接固定为一体;在托板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粗纱机筒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在托板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两构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体;在两个筒管离合构件之间的托板处设有凹陷避让环;在水平驱动机架上设有托板臂连接件,托板臂通过该连接件与水平驱动机架相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掉纱、掉管现象的发生。其结构简单实用,还便于落纱的检测和中断处理。(*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纱机械,具体的地说针对悬锭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进行 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纺纱落纱时, 一般采用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该装置通常 设置有数个与粗纱机锭数相对应的机械手(或卡抓),机械手臂连接有水平驱动 机构。在纺纱过程中,当纺纱到预定长度,粗纱机下龙筋下降到规定位置时, 机械手在水平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置于粗纱机的下龙筋的上方,并抓住满纱管。 此时,粗纱机的下龙筋继续下降,满纱管与下龙筋中的筒管齿轮相脱离,机械 手在水平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至粗纱机下龙筋外,随后,外置落纱装置(吊锭 机构)从上部吊住满纱管,机械手松开满纱管,外置落纱装置再换上空筒管, 机械手抓住空筒管后再次被水平驱动机构推入粗纱机下龙筋的上方,粗纱机下 龙筋上升,筒管的上缘被插入锭杆,机械手放开空管筒,空管筒被置于下龙筋 中的筒管齿轮上,由此复始。该装置在其工作过程中,机械手通常要经历抓住 满纱管、取走松开满纱管、抓住空筒管、松开放置空筒管这四个抓放过程。由 于在落纱过程中有许多机械手在同步工作,而机械手的抓放次数又多,因而, 在筒管取放过程中很难保证其百分百抓放到位,这就使得当满纱管处于不受控 状态时而造成的掉纱现象。再则,由于该装置自动控制结构的限制,人们无法 对掉纱进行检测和补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掉纱、掉管现象的粗纱机落 纱装置,以此弥补原粗纱机落纱装置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设计的自动落纱装置包括有水平驱动机架,该机架内设置有 水平驱动机构、限位块,其设计要点是该装置有数个托板,托板上设有托板臂,托板与托板通过托板臂衔接固定为一体;在托板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粗纱机筒 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在托板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两构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成一体;在两个筒管离合构件之间的托板处设有凹陷避让环;在水平驱动机架上设有托板臂连接件,托板臂通过该连接件与水平驱动机架相离合。本技术用落纱换管托板代替原自动落纱装置中的机械手,因而从根本 上避免了掉纱、掉管现象的发生。再则,本技术相对独立,因而便于落纱 的检测和中断处理。本技术还大大降低了落纱换管的技术难度,其结构简 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如图l、图2所示,本技术有水平驱动机架6,机架6内设置有水平驱 动机构和限位块8,水平驱动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该装置的关键设计是有数个 托板1,托板1上设有托板臂7,托板1与托板1通过托板臂7衔接固定为一体; 连接后的托板总长度与粗纱机的纵向长度相当。在托板1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 粗纱机筒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3,该离合构件3与粗纱机筒管数及位置一 一对应;在托板1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ll,该离合构件 11与粗纱机下龙筋上的筒管齿轮也是一一对应的。筒管离合构件3与筒管齿轮 离合构件11通过紧固件4连接成一体,并传递转距。在两个筒管离合构件3之 间的托板处设有凹陷避让环12;用以避让空筒管或满纱管。在纺纱过程中,粗 纱机中的筒管固定插接在筒管离合构件3上,筒管齿轮离合构件ll固定插接在 下龙筋中的筒管齿轮上,筒管齿轮可驱动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转动,筒管齿 轮离合构件11又带动筒管离合构件3及筒管转动。在具体设计制造时可将筒管 离合构件3设计为上部是插接管3b,插接管3b的底部有定位凸台3a,该凸台 3a上设有定位销2,定位销2用于插接固定筒管,并传递转距;将筒管齿轮离 合构件11的端部设计为花键定位销轴,该销轴上设有定位轴肩lla,以便于筒 管齿轮离合构件ll平稳固定在托板l中。花键定位销轴用于连接筒管齿轮,并传递转距。在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上最好设有轴承10。轴承10最好固定在连 接板5上,连接板5通过紧固件14与托板1相固定。在水平驱动机架6上设有 托板臂连接件13,托板臂7通过该连接件13与水平驱动机架6相离合;当托 板臂7与托板臂连接件13相结合时,托板1即与水平驱动机架6固定连接在一 起,托板1即可在水平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水平运动;当托板臂7与托板 臂连接件13相分离时,托板1即与水平驱动机架6相分离,托板1即可随下龙 筋进行垂直运动。为使托板臂7与托板臂连接件13进行良好的离合,最好将托 板臂7的端部设计成燕尾形7a,将托板臂连接件13的内侧设计成与托板臂7端 部相配合的燕尾槽。设置在水平驱动机架6上的限位块8用于控制托板1的高 度,以保证托板1适时定位并与下龙筋相分离。在限位块8处也可按照现有技 术设置电磁铁对托板臂7进行吸合固定。本技术在落纱过程中,托板1置于粗纱机下龙筋与粗纱机筒管之间, 托板1正面的筒管离合构件3与筒管紧固插接;托板反面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 11与下龙筋上的筒管齿轮紧固细接;托板1可随下龙筋一起上下运动。当纺纱 到预定长度,停止纺纱,粗纱机下龙筋下降,当筒管上沿离开锭翼锭杆后,托 板臂7与托板臂连接件13结合为一体,下龙筋继续下降,在限位块8的阻挡下, 托板1与下龙筋分离,水平驱动机构带着托板1水平移出粗纱机体,当外置落 纱装置对其进行满纱管和空筒管交换后,水平驱动机构再次将托板1送入粗纱 机中,下龙筋上升,龙筋上的筒管齿轮与托盘中筒管齿轮离合构件ll的结合, 水平驱动机构退出,托板臂7与托板臂连接件13分离,新一轮纺纱由此复始。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包括有水平驱动机架6,该机架6内设置有水平驱动机构、限位块(8),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有数个托板(1),托板(1)上设有托板臂(7),托板(1)与托板(1)通过托板臂(7)衔接固定为一体;在托板(1)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粗纱机筒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3);在托板(1)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两构件通过紧固件(4)连接成一体;在两个筒管离合构件(3)之间的托板处设有凹陷避让环(12);在水平驱动机架6上设有托板臂连接件(13),托板臂(7)通过该连接件(13)与水平驱动机架6相离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 的托板臂(7)其端部呈燕尾形(7a);所说的托板臂连接件(13)其内侧设有 与托板臂(7)端部相配合的燕尾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说的筒管离合构件(3),其上部是插接管(3b),插接管(3b)的底部有定位 凸台(3a),该凸台(3a)上设有定位销(2);所说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 为花键销轴,该销轴上设有定位轴肩(lla)。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 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上设有轴承(10)。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 的轴承(10)固定在连接板(6)上,连接板(5)通过紧固件(14)与托板(1) 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落纱装置,其设计要点是该装置有数个托板,托板上设有托板臂,托板与托板通过托板臂衔接固定为一体;在托板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粗纱机筒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在托板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自动落纱装置,包括有水平驱动机架6,该机架6内设置有水平驱动机构、限位块(8),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有数个托板(1),托板(1)上设有托板臂(7),托板(1)与托板(1)通过托板臂(7)衔接固定为一体;在托板(1)的正面排布有数个与粗纱机筒管节距相同的筒管离合构件(3);在托板(1)的反面排布有之相对应的筒管齿轮离合构件(11),两构件通过紧固件(4)连接成一体;在两个筒管离合构件(3)之间的托板处设有凹陷避让环(12);在水平驱动机架6上设有托板臂连接件(13),托板臂(7)通过该连接件(13)与水平驱动机架6相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文丰姚新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