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48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管纱输送轨道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铲起升程。所述管纱拔起铲刀有两个且均带有楔形的铲起斜面。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均为带有楔形铲起斜面的折弯金属片。该管纱拔起装置能使管纱准确拔起并可靠地倾斜下落,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管纱筒管的碰撞受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集体落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尤其涉及细纱机筒管座上的管纱拔起输送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成纱满管后,其落纱操作是由操作工手工拔取或借助于附设的手动、电动落纱机而完成落纱操作的,这些落纱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用工多,而且落纱效率低、停台时间长,直接影响着细纱机运转效率的提高。因此,随着对环锭细纱机运转效率和自动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环锭细纱机都配备了集体落纱装置,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目前带有集体落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是先借助集体落纱装置将锭子上的管纱抓取而插放到可移动的筒管座上,当该筒管座被移送到指定位置时,再由一管纱拔起装置将管纱拔起并输送到管纱容器中。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0420110365.1)就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装置的管纱拔管机构,该管纱拔管机构由设置于筒管座移动轨道对应位置的管纱拔起铲刀和位于该铲刀上方的碰块组成,当管纱移动到铲刀位置时,管纱的管底沿铲刀的斜面滑动而被向上拔起,被拔起的管纱顶部又与碰块碰撞,从而使得管纱向一侧倾倒并落入到另一输送带上。这种管纱拔管机构虽然实现了管纱的拔起与倾倒,但由于与管纱顶部接触的碰块不仅会使管纱倾倒,而且还会引起管纱的仰翻。因此,实际使用中拔起的管纱并不能准确地倾倒下落到输送带上。同时该机构还容易使管纱筒管头部与碰块在碰撞中受损甚至弯曲而不能回用,降低筒管的有效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它不仅能使管纱准确地拔起并倾倒下落,而且杜绝了管纱筒管的碰撞受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管纱输送轨道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铲起升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位于管纱输送轨道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一侧的升程较低。因此,当输送轨道上移动的管纱座带着管纱,并使管纱与拔起铲刀相接触而继续移动时,输送轨道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一方面分别从管纱筒管的底部逐步托起管纱,直至管纱脱离管纱座;另一方面由于管纱拔起铲刀具有不同的铲起升程,管纱逐渐向管纱输送带一侧倾斜,直至准确地倾倒在管纱输送带上,不仅杜绝管纱筒管的碰撞受损,实现了管纱准确可靠地倾倒,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俯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去除管纱);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纱输送轨道,2-管纱座,3-管纱挡板,4-管纱拔起铲刀,5-管纱,6-管纱输送带,7-管纱刮板,8-管纱输送带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所示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中,槽式的输送轨道中活动地设置有可沿轨道长度方向移动的管纱座2,管纱座2的上部形状便于管纱5的插放,依次相邻排列的管纱座2在气缸带动下相互推挤而向前移动。在管纱输出位置处的管纱轨道1的两侧分别固定地装有管纱拔起铲刀4,该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均为带有楔形管纱铲起斜面的折弯金属片。当然也可是带有楔形铲起斜面的整体铸件等相应结构。管纱拔起铲刀4铲起斜面的铲起始位到最大铲起高度为管纱铲起升程,该两管纱拔起铲刀4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其靠近管纱输送带6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铲起升程,当管纱座2载着管纱5移至管纱拔起铲刀4前端时,管纱5一方面随管纱座2平移,另一方面又随着管纱拔起铲刀4的铲起斜面滑动被向上铲起,而逐渐倾斜并脱离管纱座2,倾斜的管纱5在重力的作用下,准确可靠地倾倒至管纱输送带6上。倾斜设置的管纱输送带6上固定连接有管纱刮板7,管纱输送带6在管纱输送带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将管纱5输送至管纱容器中,从而完成管纱的拔起、倾置及输送的整个工作过程。在管纱输送轨道1与管纱输送带6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管纱挡板3,以便防止管纱的意外前翻和散落。上述举出了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违背本技术基本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一些变换和改进,如管纱输送轨道1采用挠性输送带结构,并在其挠性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插放管纱5管纱座2;管纱输送带6既可以采用橡胶输送带、塑料输送带或钢绳芯输送带,也可以采用链式输送带等相应结构;管纱刮板7也可是板式或斗式等相应结构型式。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管纱输送轨道(1)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4)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6)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铲起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纱拔起铲刀(4)有两个且均带有楔形的铲起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4)均为带有楔形铲起斜面的折弯金属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纱输送轨道(1)上活动地设置有依次相邻排列的管纱座(2),该管纱座(2)用于插放管纱(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纱输送轨道(1)上设置有挠性输送带,该挠性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管纱座(2),该管纱座(2)用于插放管纱(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纱输送带(6)为挠性输送带,在该挠性输送带上固定连接有管纱刮板(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纱输送带(6)为橡胶输送带、塑料输送带或钢绳芯输送带。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纱输送轨道(1)与管纱输送带(6)之间固定设置有管纱挡板(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管纱输送轨道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的铲起升程。所述管纱拔起铲刀有两个且均带有楔形的铲起斜面。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均为带有楔形铲起斜面的折弯金属片。该管纱拔起装置能使管纱准确拔起并可靠地倾斜下落,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管纱筒管的碰撞受损。文档编号D01H9/04GK2913401SQ20062007402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朱鹏, 王平, 严红霞 申请人: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管纱拔起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管纱输送轨道(1)两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管纱拔起铲刀(4)具有不同的管纱铲起升程,且靠近管纱输送带(6)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管纱铲起升程低于其相对一侧的管纱拔起铲刀(4)的铲起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王平严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