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的理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347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的理管装置,包括理管凸轮与理管凸轮紧邻的理管凹槽、落管槽、位于落管槽上口的挡杆;所述理管凹槽的槽宽大于筒管小头外径而小于筒管大头外径;所述理管凹槽的下方设置有挠性输管装置,该挠性输管装置上装有筒管刮板。所述的挠性输管装置为链条机构,其输送链条上等距地装有筒管刮板。该理管装置不仅能连接平稳地实现理管,运转效率高,工作平稳,而且不会形成对筒管的轧伤损坏,确保了筒管的完好回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锭细纱机的空筒管供应机构,具体地说是将大小头顺序不一的空筒管进行理顺的装置。特别适用各类棉、毛、麻等环锭细纱机带自动集体落纱装置所配备的理管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细纱机的后道工序设备(如络筒机)把细纱满管成纱从筒管上退绕下来成为筒纱,而把空筒管排出以便用来在细纱机上再次绕纱。但络筒机排出的空管总是凌乱和大小头顺序不一的,必须将这些空筒管理顺后方可供给细纱机重新使用。传统的理管方法是由人工来进行空筒管的理顺,这种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严重不足,为此,出现了用于理顺筒管的理管装置,并与带有自动集体落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相连接使用。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96243606.2)就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的理管机构,该理管机构由气缸和棘爪驱动的滚筒、挡板、挡杆和落管槽等组成,滚筒外侧面设有带有齿形槽的圆盘,工作时气缸通过棘爪间隙地推动滚筒,滚筒齿形槽中的筒管向前移动,筒管在挡板和挡杆的依次作用下,使得筒管大头朝下、小头朝上地下落,从而达到将筒管理顺的目的。这种理管机构虽实现了理管的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理管效率。但该机构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由于筒管的送料是借助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的理管装置,包括理管凸轮(3)、与理管凸轮(3)紧邻的理管凹槽(4)、落管槽(9)、位于落管槽(9)上口的挡杆(8);所述理管凹槽(4)的槽宽大于筒管小头外径而小于筒管大头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管凹槽(4)的下方设置有挠性输管装置(11),该挠性输管装置(11)上装有筒管刮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王平严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