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46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它包括吸纱臂机构、接头机构、开箱机构、转杯清洁机构、转杯制动机构、皮辊抬起机构、纱线准备机构,吸纱臂机构包括吸嘴(15)、吸管(16)、旋转轴(17);接头机构包括固定轴(26)、并联气缸(27)、支板(28)、支座(33)、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开箱机构包括抓臂(14)、摆臂(25)、连接轴(24)、双行程气缸(23);转杯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座(3)、驱动件(4)、安装座(9)、刮刀(8)、清洁刷(10);转杯制动机构包括气缸(1)、气缸支座(2)、挡销(11)、联结块(12);皮辊抬起机构包括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抬杆(21)、支架(22);纱线准备机构包括气缸(6)、剪刀(7)、气缸座(5)。可实现自动接头,纱线实时监控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转杯纺纱机,具体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技术背景转杯纺纱机是一种发展较快的新型纺纱设备,目前仍广泛应用的接头方 式有人工接头、半自动接头和全自动接头。人工接头只适用于转杯转速较低 的工况,而且可靠性较低,效率较差。因挡车工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的不同, 接头率和接头质量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相对人工接头技术,半自动接头技 术可适应较高的转杯转速,而且生产效率和接头质量明显提高。但接头过程 仍需人工的参与才能完成。其它全自动接头由于机构复杂,成本高,不易推 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人工接头和半自动接头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本专利技术无须人工的参与,便可自动完成 断纱接头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它包括吸纱臂机构、 接头机构、开箱机构、转杯清洁机构、转杯制动机构、皮辊抬起机构、纱线准备机构,吸纱臂机构包括吸嘴15、吸管16、旋转轴17,吸管16通过旋转 轴17安装在右墙板18上,吸管16与吸嘴15连接;接头机构包括固定轴26、 并联气缸27、支板28、支座33、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 32、引纱夹31,固定轴26与并联气缸27连接,支座33与并联气缸27通过 支板28连接,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设 置在支座33上;开箱机构包括抓臂14、摆臂25、连接轴24、双行程气缸23,抓臂14、摆臂25通过连接轴24铰接,双t亍程气缸23与抓臂14、摆臂25 连接,摆臂25与右墙板18连接;转杯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座3、驱动件4、安 装座9、刮刀8、清洁刷IO,刮刀8、清洁刷10设置在安装座9上,安装座 9与驱动件4连接,驱动件4通过固定座3与左墙板13连接;转杯制动机构 包括气缸l、气缸支座2、挡销ll、联结块12,挡销11通过联结块12与气 缸1连接,气缸1通过气缸支座2与左墙板13连接;皮辊抬起机构包括第一 摆杆19、第二摆杆20、抬杆21、支架22,抬杆21设置在支架22上,支架 22通过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与右墙板18连接;纱线准备机构包括气 缸6、剪刀7、气缸座5,剪刀7与气缸6连接,气缸6通过气缸座5与左墙 板13连接。吸管16与吸嘴15内部空腔光滑连接,抽气负压保证在0. l lMPa。旋转驱动轴29由微电机连接。引纱夹31由微电机连接。清洁气管32 出口压力为0. 3 1MPa。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适用于全自动转杯纺纱机断 纱接头和空筒生纱等功能,并可实现对纱线的监控,具有容易控制、方法独 特、动作可靠等特点,接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 水平,便于实现转杯纺纱机的智能化和高效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杯制动机构、转杯清洁机构、纱线准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开箱机构、皮辊抬起机构、吸纱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接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气缸支座,3、固定座,4、驱动件,5、气缸座,6、 气缸,7、剪刀,8、刮刀,9、安装座,10、清洁刷,11、挡销12、联结块, 13、左墙板,14、抓臂,15、吸嘴,16、吸管,17、旋转轴,18、右墙板, 19、第一摆杆,20、第二摆杆,21、抬杆,22、支架,23、双行程气缸,24、连接轴,25、摆臂,26、固定轴,,27、并联^缸-,-2S气支板,29、旋转驱动 轴,30、测速传感器,31、引纱夹,32、清洁气管,33、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它包括吸纱臂机构、接头机构、开箱机 构、转杯清洁机构、转杯制动机构、皮辊抬起机构、纱线准备机构,吸纱臂 机构包括吸嘴15、吸管16、旋转轴17,通过旋转轴17安装在右墙板18上 旋转轴17与吸管16连接,吸管16与吸嘴15连接;接头机构包括固定轴26、 并联气缸27、支板28、支座33、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 32、引纱夹31,固定轴26与并联气缸27连接,支座33与并联气缸27通过 支板28连接,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设 置在支座33上;开箱机构包括抓臂14、摆臂25、连接轴24、双行程气缸23, 抓臂14、摆臂25通过连接轴24铰接,双行程气缸23与抓臂14、摆臂25 连接,摆臂25与右墙板18连接;转杯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座3、驱动件4、安 装座9、刮刀8、清洁刷IO,刮刀8、清洁刷10设置在安装座9上,安装座 9与驱动件4连接,驱动件4通过固定座3与左墙板13连接;转杯制动机构 包括气缸l、气缸支座2、挡销ll、联结块12,挡销11通过联结块12与气 缸1连接,气缸1通过气缸支座2与左墙板13连接;皮辊抬起机构包括第一 摆杆19、第二摆杆20、抬杆21、支架22,抬杆21设置在支架22上,支架 22通过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与右墙板18连接;纱线准备机构包括气 缸6、剪刀7、气缸座5,剪刀7与气缸6连接,气缸6通过气缸座5与左墙 板13连接。吸管16与吸嘴15内部空腔光滑连接,抽气负压保证在0. l lMPa。旋转驱动轴29由微电机连接。引纱夹31由微电机连接。清洁气管32 出口压力为O. 3 1MPa。吸纱臂机构用于接头过程中,吸引和传递纱线,并将多余纱头吸走回收。 吸管16的一端与吸嘴15相连,另一端通过吸管接头与旋转轴17相连,吸管16可绕旋转轴17转动。旋转轴17安装在右墦枚18上。工作时,气动元件 驱动吸管16转动,接触到纱筒时,在吸管16中施加足够负压的气流,来吸 引纱线头。吸入纱线后,吸管16转动复位,等待接头机构抓取纱线。接头机构用于接头过程中,夹持纱线头送入纺纱器中,驱动纺纱器喂棉, 待接头成功后,将纱线引出。并联气缸27的底部与固定轴26相连,固定轴 26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墙板13和风细雨右墙板18上。接头机构位于两墙板下 部之间,可绕固定轴26作旋转运动。并联气缸27的出杆一端通过支板28、 螺栓与支座33固连。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测速传感器 30等都安装在支座33上。接头过程中,引纱夹31夹持纱线,接头机构旋转 至水平位置,并联气缸27伸出,清洁气管32对转杯进行二次清洗,测速传 感器30测量转杯转速,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中。由旋转驱动轴29驱动 纺纱器喂棉,引纱夹31开始引纱。如果纱线成功引出,那么接头成功,各部 分复位。开箱机构用于打开和关闭纺纱器盖。摆臂2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右墙 板18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轴24与抓臂14相连,可作旋转运动。双行程气缸 23的一端安装在摆臂25上,另一端与抓臂14相连,可驱动抓臂14作旋转 运动。工作时,气动元件驱动摆臂25旋转,双行程气缸23推动抓臂14旋转, 通过以上动作实现纺纱器盖的打开与闭合。转杯清洁机构用于清理转杯中残留的废棉絮,以便提高接头的质量和成 功率。驱动件4的一端通过固定座3、螺栓等固定在左墙板13上,位置在转 杯制动机构的上方;另一端与安装座9等相连。清洁刷10与电机相连,安装 在安装座9上,刮刀8也安装在安装座9上。工作时,驱动件4通过侧向摆 动、直线推动等运动将安装座9等送到转杯外侧。电机驱动清洁刷10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纱臂机构、接头机构、开箱机构、转杯清洁机构、转杯制动机构、皮辊抬起机构、纱线准备机构,吸纱臂机构包括吸嘴(15)、吸管(16)、旋转轴(17),吸管(16)通过旋转轴(17)安装在右墙板(18)上,吸管(16)与吸嘴(15)连接;接头机构包括固定轴(26)、并联气缸(27)、支板(28)、支座(33)、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固定轴(26)与并联气缸(27)连接,支座(33)与并联气缸(27)通过支板(28)连接,测速传感器(30)、旋转驱动轴(29)、清洁气管(32)、引纱夹(31)设置在支座(33)上;开箱机构包括抓臂(14)、摆臂(25)、连接轴(24)、双行程气缸(23),抓臂(14)、摆臂(25)通过连接轴(24)铰接,双行程气缸(23)与抓臂(14)、摆臂(25)连接,摆臂(25)与右墙板(18)连接;转杯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座(3)、驱动件(4)、安装座(9)、刮刀(8)、清洁刷(10),刮刀(8)、清洁刷(10)设置在安装座(9)上,安装座(9)与驱动件(4)连接,驱动件(4)通过固定座(3)与左墙板(13)连接;转杯制动机构包括气缸(1)、气缸支座(2)、挡销(11)、联结块(12),挡销(11)通过联结块(12)与气缸(1)连接,气缸(1)通过气缸支座(2)与左墙板(13)连接;皮辊抬起机构包括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抬杆(21)、支架(22),抬杆(21)设置在支架(22)上,支架(22)通过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与右墙板(18)连接;纱线准备机构包括气缸(6)、剪刀(7)、气缸座(5),剪刀(7)与气缸(6)连接,气缸(6)通过气缸座(5)与左墙板(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闫进祥岳续忠张耀民王峰山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