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113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可以包括:制动输入装置,所述制动输入装置应用驾驶员的制动输入;制动致动器,所述制动致动器产生制动液压;轮缸,所述轮缸通过制动致动器产生的制动液压来产生用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及液压供应线路,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连接所述制动致动器和所述轮缸;其中,所述制动致动器包括主泵装置和副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制动力,所述副控制装置配置为用于调整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的制动力。

Brake system of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ake system for a vehicle, which can include a brake input device that applies a driver's brake input, a brake actuator, a brake actuator producing brake hydraulic pressure, a wheel cylinder, and the wheel cylinder produced by brake actuators to produce a system for each wheel. Power; and a hydraulic supply line, the hydraulic supply line connecting the brake actuator and the said wheel cylinder, wherein the brake actuator includes the main pump device and the auxiliary control device; the power is applied through the main pump device, the auxiliary control device is configured to adjust the brake applied through the main pump device.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制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车辆的线控制动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能够独立地控制车轮的制动力。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车辆的制动系统使用线控制动技术,所述线控制动技术采用并控制电子控制系统而代替相关技术中已知的通常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类型的制动系统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愿,通过使用电动马达产生需要的液压,并且将通过马达运转产生的液压供应至每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器(轮缸),从而产生制动力。使用上述的电子致动器控制液压的电子控制类型的制动系统通常称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即,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lectro-hydraulicbrakesystem,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可以容易地而单独地控制每个车轮处产生的制动力,因此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可以容易地执行例如电子稳定控制(ESC)或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功能。在通常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广泛使用产生液压的泵作为电子致动器。在马达运转时,泵将旋转力转变成直线传输的力从而向前和向后移动活塞,并且通过施加于油缸的腔室内的制动油的活塞压力,从而产生液压。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当驾驶员操作踏板时产生的踏板行程,然后根据马达的运转,使用由泵产生的液压调节每个车轮的制动力。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设置有踏板模拟器,所述踏板模拟器允许驾驶员如同通常液压制动系统那样感觉踏板压力。因此,当驾驶员踩踏和压下连接至备用主缸的踏板时,备用主缸内的制动油的液压增加,并且备用主缸的液压通过踏板液压线路传输至踏板模拟器从而产生踏板感觉。当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控制器基于驾驶员踏板输入值(制动输入值)计算驾驶员希望的目标液压,所述驾驶员踏板输入值即通过制动踏板传感器(踏板行程传感器)检测的踏板行程值;然后控制器通过根据计算的目标液压控制马达的运转而使泵产生液压,并且通过将由泵产生的液压供应至每个轮缸而获得希望的制动力。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4-0224525(下文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子制动器,其能够通过单个马达控制四个车轮。专利文献1公开的制动系统包括主马达和多个阀,所述主马达在正常操作的过程中控制四个车轮,所述多个阀安装在每个车轮的液压线路上。特别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辅助马达,所述辅助马达安装为在主马达发生故障时应对主马达的故障。用于应对主马达的故障的辅助马达只有在主马达发生故障时才运行,这不利地影响了车辆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存在的问题在于,除了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的工作之外,还需要采用用于执行电子驻车制动功能的单独的制动系统。公开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配置为用于简化包括多个阀元件的复杂的制动系统结构,并且有效地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本专利技术在各个方面还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提供了应对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的故障保护(fail-safe)模式。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输入装置,所述制动输入装置应用驾驶员的制动输入;制动致动器,所述制动致动器产生制动液压;轮缸,所述轮缸通过制动致动器产生的制动液压来产生用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及液压供应线路,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连接所述制动致动器和所述轮缸;其中,所述制动致动器包括主泵装置和副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制动力,所述副控制装置调整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的制动力。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泵装置可以包括:两段式结构的主活塞,所述两段式结构的主活塞具有小直径部分和大直径部分;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对应于所述主活塞的形状的两段式结构的内部空间;主马达,所述主马达提供驱动力以将所述主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可以形成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小直径部分向所述第一腔室施压,所述大直径部分向所述第二腔室施压。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主活塞的一端部可以形成空心部分,并且在所述空心部分中可以布置有弹簧构件。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泵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主活塞与所述主马达之间的第一传输构件,并且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可以配置为将主马达的旋转力转变成直线传输的力。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可以为螺栓和螺母的组合。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副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具有内部空间;副活塞,所述副活塞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以能够在其中向前和向后移动;以及副马达,所述副马达提供驱动力以将所述副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可以形成由所述副活塞限定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可以连接至所述第一腔室,而所述第四腔室可以连接至所述第二腔室。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以整体地形成,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第一流动路径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第二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在壳体中。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副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副活塞与所述副马达之间的第二传输构件,所述第二传输构件可以配置为将副马达的旋转力转变成直线传输的力。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传输构件可以为螺栓和螺母的组合。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主马达的小直径部分中可以形成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腔室以及储油器液压线路,所述储油器液压线路从储油器延伸。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活塞和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可以配置为能够彼此分开,并且,当所述主马达故障时,所述主活塞和所述第一传输构件通过驾驶员提供的踏板力可以分开以形成制动液压。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泵装置通过踏板液压线路可以连接至主缸,并且常开阀可以布置在所述踏板液压线路中。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动致动器可以连接至前轮或后轮;所述第三腔室可以连接至通过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而连接的车轮的左侧轮缸和右侧轮缸之一;而所述第四腔室可以通过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连接至另一轮缸。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辆的制动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制动致动器的控制器。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副马达以调整所述副活塞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三腔室或所述第四腔室内的压力增加以产生左侧制动力与右侧制动力之间的差异。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所述主泵装置故障时,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副马达来调整副活塞的位置并且从而增加所述第三腔室或所述第四腔室中的压力,进而产生紧急制动力。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腔室中小直径部分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腔室中大直径部分的面积。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密封构件可以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主活塞之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由两个马达独立地控制各个车轮的制动压力,因此在执行ABS或ESC时提高每个车轮的独立控制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能够独立控制每个车轮而无需安装多个阀,所以能够简化制动系统的结构,减少阀操作噪声,从而减少车辆制动所引起的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输入装置,所述制动输入装置配置为应用驾驶员的制动输入;制动致动器,所述制动致动器配置为用于产生制动液压;轮缸,所述轮缸配置为用于通过制动致动器产生的制动液压来产生用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及液压供应线路,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连接所述制动致动器和所述轮缸;其中,所述制动致动器包括主泵装置和副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制动力,所述副控制装置配置为用于调整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的制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03 KR 10-2017-00004911.一种车辆的制动系统,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输入装置,所述制动输入装置配置为应用驾驶员的制动输入;制动致动器,所述制动致动器配置为用于产生制动液压;轮缸,所述轮缸配置为用于通过制动致动器产生的制动液压来产生用于每个车轮的制动力;以及液压供应线路,所述液压供应线路连接所述制动致动器和所述轮缸;其中,所述制动致动器包括主泵装置和副控制装置;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制动力,所述副控制装置配置为用于调整通过所述主泵装置施加的制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主泵装置包括:两段式结构的主活塞,所述两段式结构的主活塞具有小直径部分和大直径部分;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对应于所述主活塞的形状的两段式结构的内部空间;主马达,所述主马达配置为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将所述主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小直径部分向所述第一腔室施压,所述大直径部分向所述第二腔室施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主活塞具有在所述主活塞一端部形成的空心部分,并且在所述空心部分中布置有弹簧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主泵装置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所述主活塞与所述主马达之间的第一传输构件,所述第一传输构件配置为将主马达的旋转力转变成直线传输的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副控制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中具有内部空间;副活塞,所述副活塞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以能够在其中向前和向后移动;以及副马达,所述副马达配置为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将所述副活塞向前或向后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形成有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并且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由所述副活塞限定;其中,所述第三腔室连接至所述第一腔室,而所述第四腔室连接至所述第二腔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制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熙丁钟允玄东润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