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制备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075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3:17
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内设置有密封腔,内盖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与锅体内部的抽气口;第一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第一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由打开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打开位置;抽气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并且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密封腔连通。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

Food preparation apparatus

A food preparation apparatus includes a pot body, a cover cover of a pot, a face cover, an inner lining and an inner cover which are arranged in turn. A seal is arranged on the lid of the pot, a seal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seal, and a seal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l cavity and a suction opening inside the pot body; the first float can be movably set at the suction opening. The first float has an opening position connecting the seal cavity with the inner of the pot body, and the sealing position of the seal cavity and the inner of the pot body. When the pressure in the pot body reaches a predetermined value, the first float is moved from the open position to the sealing position, and the first float is in the first float when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pot is not reached the predetermined value. The gravity or the reset mechanism is reset from the sealing position to the open position, and the su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lid of the pot and the suction port of the suc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ling cavit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ood preparation apparatus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gas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物制备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物制备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已成为常备家庭厨房小家电。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均有预约和保温功能。夏天,外界温度高,当长时间预约或保温时,米饭、肉汤等食物往往会泡坏变质,使得用户体验差。当前,通常利用抽气、冷冻等方式进行保鲜,在小家电领域中最方便好用的是负压保鲜方案。但是目前,在电压力锅上还没有有效的结构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的抽气口打开和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制备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内设置有密封腔,内盖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与锅体内部的抽气口;第一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第一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第一浮子的初始位置为打开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由打开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打开位置;抽气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并且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密封腔连通。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食物制备器具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的第一浮子,第一浮子具有打开位置以及密封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由打开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锅体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打开位置。上述结构不但能够实现抽气口的打开和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处的密封罩及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圈,密封罩、密封圈及内盖共同形成密封腔,密封罩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上述结构避免漏气现象发生,保证抽气效率。进一步地,第一浮子上设置有过流通道,当第一浮子位于打开位置时,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当第一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被抽气口的内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进一步地,过流通道为过流通孔,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浮子的侧壁上,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浮子的顶部。上述结构保证当第一浮子位于打开位置时,过流通孔不会被封堵。进一步地,第一浮子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当第一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密封结构与内盖的底面抵接配合以封堵第一浮子与抽气口之间的间隙。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在上压的过程中,气体从间隙泄漏出去。进一步地,食物制备器具还包括第二浮子,内盖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口,第二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安装口内。上述结构使得锅体在上压状态下用户无法开盖。进一步地,第二浮子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设置在内盖的两侧,第二浮子的第二端位于锅体内,第二浮子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第二浮子具有上端位置以及下端位置,当第二浮子位于下端位置时,第一密封结构密封第二浮子与第二安装口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地,第二浮子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当第二浮子位于上端位置时,第二密封结构密封第二浮子与第二安装口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地,锅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煲体、保温罩以及内锅,密封腔与内锅通过抽气口连通。进一步地,锅体与锅盖可枢转连接。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内衬、内盖与内锅配合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第二浮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锅体;11、煲体;12、保温罩;13、内锅;20、锅盖;21、面盖;22、内衬;23、内盖;231、抽气口;232、第二安装口;30、密封部;31、密封腔;32、密封罩;321、通孔;33、密封圈;40、第一浮子;41、过流通道;50、抽气装置;60、密封结构;70、第二浮子;71、第一密封结构;72、第二密封结构;100、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第一浮子40以及抽气装置5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21、内衬22及内盖23,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30,密封部30内设置有密封腔31,内盖23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31与锅体10内部的抽气口231;第一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231内,第一浮子40具有使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使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第一浮子40的初始位置为打开位置,当锅体10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40由打开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锅体10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40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打开位置;抽气装置50设置在锅盖20内并且抽气装置50的吸气口与密封腔31连通。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食物制备器具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231内的第一浮子40,第一浮子40具有打开位置以及密封位置。当锅体10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40由打开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锅体10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浮子40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打开位置。上述结构不但能够实现抽气口231的打开和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231打开和关闭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保证抽气时,密封部的密封腔31与锅体10内部形成密封空间。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衬2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密封部30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第一安装口和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密封罩32、密封圈33及内盖23共同形成密封腔31,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上述密封圈33设置在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防止抽气时,空气进入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的缝隙,导致漏气现象发生,进而影响抽气效率。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1,当第一浮子40位于打开位置时,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通过过流通道41连通,当第一浮子40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41被抽气口231的内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流通道41为过流通孔,过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0),所述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100),对所述锅体(1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21)、内衬(22)及内盖(23),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30),所述密封部(30)内设置有密封腔(31),所述内盖(2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内部的抽气口(231);第一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气口(231)内,所述第一浮子(40)具有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所述第一浮子(40)的初始位置为打开位置,当所述锅体(10)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浮子(40)由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当所述锅体(10)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浮子(40)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所述密封位置复位至所述打开位置;抽气装置(50),设置在所述锅盖(20)内并且所述抽气装置(50)的吸气口与所述密封腔(3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0),所述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加热装置(100),对所述锅体(1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21)、内衬(22)及内盖(23),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30),所述密封部(30)内设置有密封腔(31),所述内盖(2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内部的抽气口(231);第一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气口(231)内,所述第一浮子(40)具有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连通的打开位置以及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所述第一浮子(40)的初始位置为打开位置,当所述锅体(10)内部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浮子(40)由所述打开位置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当所述锅体(10)内部的压强未达到预定值时,所述第一浮子(40)在重力或者复位机构的作用下由所述密封位置复位至所述打开位置;抽气装置(50),设置在所述锅盖(20)内并且所述抽气装置(50)的吸气口与所述密封腔(3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密封部(3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所述密封罩(32)、所述密封圈(33)及所述内盖(23)共同形成所述密封腔(31),所述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1),当所述第一浮子(40)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通过所述过流通道(41)连通,当所述第一浮子(40)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过流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欢王本新蔡何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