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为一种应用在热水器上的冷凝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5058.6披露了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螺旋热交换管、烟气分隔导流板,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螺旋热交换管内部还设有燃烧器。该热交换器能够使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进入壳体内,按照导流板的导流方向进行二次加热。但是,上述管壁的横截面为跑道形状,在实际生产制造中成型步骤较为复杂,会使得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提高了生产成本。再者,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烟气导流板设置在螺旋热交换管中间,烟气导流板的位置非常贴近燃烧器,较短疏导距离使得提高的热交换效率很低,而且这样的设置也使得烟气导流板的耐火标准要达到近似螺旋热交换管的耐火标准,耐火要求的提高再次提高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且可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产品合格率高的螺旋热交换管、且具有能有效利用排出烟气的余热进行二次加热受热流体的装置,以此来提高热交换率的冷凝热交换器。本技术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螺旋热交换管、缓流带、入水管、出水管、烟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入水管(4)、出水管(5)、和冷凝出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热交换管(2)、缓流带(3)、烟气加热管(6)、封堵层(8)和出烟口(9),所述外壳(1)的腔体内固接有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的所述入水管(4)和所述出水管(5)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缓流带(3)呈波浪状,围绕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所述缓流带(3)固接于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与所述外壳(1)之间,在所述入水管(4)所在的一侧,所述缓流带(3)与螺旋热交换管(2)之间设有封堵层(8),在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所述出烟口(9),所述烟气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入水管(4)、出水管(5)、和冷凝出水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热交换管(2)、缓流带(3)、烟气加热管(6)、封堵层(8)和出烟口(9),所述外壳(1)的腔体内固接有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的所述入水管(4)和所述出水管(5)延伸至所述外壳(1)外部,所述缓流带(3)呈波浪状,围绕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所述缓流带(3)固接于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与所述外壳(1)之间,在所述入水管(4)所在的一侧,所述缓流带(3)与螺旋热交换管(2)之间设有封堵层(8),在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所述出烟口(9),所述烟气加热管(6)连接于所述出烟口(9),并且螺旋形缠绕于所述入水管(4),在所述出烟口(9)对立一侧,所述外壳(1)上连通有所述冷凝出水管(7),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和所述烟气加热管(6)皆为方形管弯曲成螺旋状的管道,且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与所述烟气加热管(6)的两端各有一出水口(22)和入水口(23),所述出水口(22)和所述入水口(23)的横截面为类似D形状,所述螺旋热交换管(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松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