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8796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制氢装置。所述制氢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腔体、可盛装制氢反应物的皮囊及底盖;所述腔体上端开设排气管、进液口;所述皮囊开口端通过密封塞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密封塞设有通孔,一进液管可拆卸贯穿于所述进液口、通孔,抵达所述皮囊内;所述底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本方案使得制氢速率可控成为可能,且即制即用,免去储氢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皮囊结构让副产物的取出及废金属原料的再进入都变得十分便捷,有利于装置的重复使用及大规模应用。

Hydrogen production un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discloses a hydrogen production device.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device includes a cavity with an opening at the bottom, a skin bag and a bottom cover to be filled with hydrogen making reactan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ipe and a liquid intake port. The opening end of the capsul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fixed in the cavity through a sealing plug. The sealing plug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 inlet pipe can be disassembled through the inlet and through holes. The bottom cover can be detachably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It is possible to make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possible, and that is to be used, that is, to avoid the hidden danger of hydrogen storage, and it is convenient to remove the by-products and reenter the scrap metal,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peated use and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氢
,尤其涉及一种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属消费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金属。我国对于废金属的再生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应的回收技术水平也较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利用废金属制氢是废金属回收利用的高效解决方案之一。氢气用途广泛,可用于工业焊接、切割以及氢燃料电池等。废金属制氢的过程没有其他杂质气体产生,纯度高,是一种绿色制氢技术,符合当今环保制氢的需求。但是利用废旧金属制氢的装置存在诸多困难,如无法实现氢气的有效收集、氢气收集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其他金属杂质以及反应残余物的快速回收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废旧金属制氢存在的不方便收集气体、收集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方便收集反应残余物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氢装置。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氢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腔体、可盛装制氢反应物的皮囊及底盖;所述腔体上端开设排气管、进液口;所述皮囊开口端通过密封塞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密封塞设有通孔,一进液管可拆卸贯穿于所述进液口、通孔,抵达所述皮囊内;所述底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氢装置,通过进液管控制反应液的流速,可以有效控制氢气产生的速率;通过皮囊可以将反应物中的固体物质收集,更加方便残余金属或者非气体反应产物以及其他副产物的收集处理,而底盖和腔体的可拆卸安装,方便整个皮囊的安装和取,本方案具有制氢变得可控,且储氢安全、反应残余物收集处理便捷等特点。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氢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氢装置。所述制氢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腔体1、可盛装制氢反应物的皮囊2及底盖3;所述腔体1上端开设排气管11、进液口12;所述皮囊2的开口端通过密封塞21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腔体1内,所述密封塞21设有通孔22,一进液管4可拆卸贯穿于所述进液口12、通孔22,抵达所述皮囊2内;所述底盖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腔体1底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到的皮囊2具有弹性而且气体可以透过而固体物质不能透过,液体可以发生渗透。在皮囊2的内部可以盛放反应原材料,如反应液以及参与反应的金属。优选地,反应金属为铝、铁、镁中的任一种,在具体应用中,为废旧的铝、铁、镁等,但不限于所列举的这几种反应金属。至于反应液,根据反应金属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反应液,如铝的反应液为去离子水、铁或镁的反应液为酸类,反应液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优选地,底盖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腔体1底部外壁设有外螺纹,底盖3与腔体1通过旋转螺纹的方式实现紧固安装。进一步优选地,为了避免从皮囊2进入腔体1的液体从底盖3和腔体1安装的缝隙中溢出,在底盖3与腔体1接触的部位设有防止漏液的密封圈5,密封圈5为一环状结构,在底盖3和腔体1螺旋紧固时,起到密封的作用。优选地,腔体1的上部设有安装密封塞21的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成内螺纹,而密封塞21为外螺纹,从而实现密封塞21与所述腔体1通过内外螺纹紧固连接。为了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流量以及防止氢气从进液管4逸出,在进液管4的端部设有阀控开关(图1中未标出)。而为了实现氢气的收集,在排气管11端部安装有氢气收集的装置(图1中未标出)。在使用时,将底盖3从腔体1的底部旋开,取下皮囊2的密封塞21,向皮囊2内部装入洁净的反应金属,将密封塞21与皮囊安装好,旋入腔体1与密封塞21匹配的螺纹槽内,自腔体1的进液口12插接进液管4,使得进液管4贯穿于进液口12和密封塞21的通孔22抵达皮囊2内部;然后在腔体1底部垫上密封圈5,并将底盖3和腔体1旋紧;开启进液管4的阀控开关,尽可实现进液反应制氢,反应产生的氢气自排气口11排出,并经过分子筛或者硅胶进行除水干燥,然后通过压缩机加压后可储存于容器中备用或者直接供应给用气设备。制氢结束,先后取下底盖3、皮囊2,即可实现皮囊内反应残余物或者副产物的整体收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氢装置,通过进液管控制反应液的流速,可以有效控制氢气产生的速率;通过皮囊可以将反应物中的固体物质收集,更加方便残余金属或者非气体反应产物以及其他副产物的收集处理,而底盖和腔体的可拆卸安装,方便整个皮囊的安装和取,本方案具有制氢变得可控,且储氢安全、反应残余物收集处理便捷等特点,可以大规模应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氢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开口的腔体、可盛装制氢反应物的皮囊及底盖;所述腔体上端开设排气管、进液口;所述皮囊开口端通过密封塞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密封塞设有通孔,一进液管可拆卸贯穿于所述进液口、通孔,抵达所述皮囊内;所述底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开口的腔体、可盛装制氢反应物的皮囊及底盖;所述腔体上端开设排气管、进液口;所述皮囊开口端通过密封塞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密封塞设有通孔,一进液管可拆卸贯穿于所述进液口、通孔,抵达所述皮囊内;所述底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腔体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所述腔体通过旋转螺纹方式紧固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与所述腔体相接部位设有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东荣陶文艳胡金丰张华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