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785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8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包括前模芯、后模芯、紧固螺栓、弹簧、导向柱、侧边耐磨块、底部耐磨块、产品、固定块、拉块、导向块、左行位和右行位。所述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用于注塑模具哈弗行位的开合动作,可代替注塑模具斜导柱机构为哈弗行位的开合提供动力,结构简单,哈弗行位开合效率高。

Injection mold hover row position projectile open posi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en position mechanism of an injection mold hover row position projectile, which includes a front mold core, a rear mold core, a fastening bolt, a spring, a guide column, a side wear-resisting block, a bottom wear-resisting block, a product, a fixed block, a pull block, a guide block, a left row position and a right row position. The injection mould Haff pulling type opening mechanism is used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injection mold hover row, which can replace the injection mold inclined guide column mechanism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Haff position,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上有倒扣及阻碍模具脱模的部分时需要借助于行位机构实现注塑成型后产品的脱模,斜导柱机构常用来为行位机构的开合运动提供动力,当注塑模具结构受限无法安装斜导柱时需要采用新的机构为行位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保证注塑模具行位机构在模具开合模时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其中,前模芯、后模芯、紧固螺栓、弹簧、导向柱、侧边耐磨块、底部耐磨块、产品、固定块、拉块、导向块、左行位和右行位,所述导向柱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开设有斜孔的前模芯上,导向柱穿过左行位和右行位上开设的斜孔,左行位和右行位可沿导向柱滑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置于左行位和右行位上开设的斜孔内,弹簧上端与前模芯接触,下端与左行位和右行位接触,弹簧套装于导向柱上且沿导向柱方向压缩和伸长;侧边耐磨块固定安装于左行位和右行位的侧壁上,底部耐磨块固定安装于后模芯上;左行位和右行位组成哈弗行位,组合为产品的外壁注塑型腔结构;固定块紧固安装于左行位和右行位上,拉块紧固安装于后模芯上,合模状态时,固定块与拉块上的台阶咬合压紧;导向块紧固安装于前模芯上,导向块上开设的导向台阶与左行位和右行位上开设的导向槽配合安装,控制左行位和右行位的相对滑动方向;前模芯和后模芯在合模状态下贴合压紧,开模时后模芯向下运动脱离前模芯。本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注塑模具开模时,行位机构通过弹簧的弹力和拉块的拉力将哈弗行位的左行位和右行位脱开,实现注塑产品的顺利脱模,采用弹拉式机构代替斜导柱机构为行位机构的运动提供动力来源,结构简单,解决了因注塑模具结构受限无法安装斜导柱机构的难题,扩展了注塑模具行位机构设计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8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左行位结构示意图。图9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右行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导向块结构示意图。图11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弹簧和导向柱结构示意图。图12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的固定块和拉块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模芯;2、后模芯;3、紧固螺栓;4、弹簧;5、导向柱;6、侧边耐磨块;7、底部耐磨块;8、产品;9、固定块;10、拉块;11、导向块;12、左行位;13、右行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附图1~12所示,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包括前模芯(1)、后模芯(2)、紧固螺栓(3)、弹簧(4)、导向柱(5)、侧边耐磨块(6)、底部耐磨块(7)、产品(8)、固定块(9)、拉块(10)、导向块(11)、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工作时,注塑模具合模时的状态如附图1-2所示,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上端与前模芯接触,下端压紧左行位(12)与右行位(13),此时固定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的固定块(9)与固定在后模芯(2)上的拉块(10)的台阶位置咬合压紧;注塑完成模具开模时,后模芯(2)脱离前模芯(1)向下运动,拉块(10)随后模芯(2)一起向下运动,拉块(10)对固定块(9)施以向下的拉力,拉力传递至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对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施加沿导向柱(5)方向的斜向下的弹力,左行位(12)在向下的拉力和斜向下的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导向块(11)的斜向导轨方向向左下方运动,右行位(13)在向下的拉力和斜向下的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导向块(11)的斜向导轨方向向右下方运动,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分别向左向右方向的相对运动导产品(8)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脱开,实现脱模。在此过程中,侧边耐磨块(6)承载着左行位(12)、右行位(13)与前模芯(1)间的滑动摩擦力,底部耐磨块(7)承载着左行位(12)、右行位(13)与后模芯(2)间的滑动摩擦力。该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用于哈弗行位左右行位机构的分离脱模,结构简单,可代替斜导柱机构为哈弗行位的脱模运动提供动力。上述内容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旨在说明本申请的内容及思想,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1.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包括前模芯(1)、后模芯(2)、紧固螺栓(3)、弹簧(4)、导向柱(5)、侧边耐磨块(6)、底部耐磨块(7)、产品(8)、固定块(9)、拉块(10)、导向块(11)、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安装于开设有斜孔的前模芯(1)上,导向柱(5)穿过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开设的斜孔,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可沿导向柱(5)滑动;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置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开设的斜孔内,弹簧(4)上端与前模芯(1)接触,下端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接触,弹簧(4)套装于导向柱(5)上且沿导向柱(5)方向压缩和伸长;所述侧边耐磨块(6)固定安装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的侧壁上,底部耐磨块(7)固定安装于后模芯(2)上;所述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组成哈弗行位,组合为产品(8)的外壁注塑型腔结构;所述固定块(9)紧固安装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拉块(10)紧固安装于后模芯(2)上,合模状态时,固定块(9)与拉块(10)上的台阶咬合压紧;所述导向块(11)紧固安装于前模芯(1)上,导向块(11)上开设的导向台阶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开设的导向槽配合安装,控制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的相对滑动方向;所述前模芯(1)和后模芯(2)在合模状态下贴合压紧,开模时后模芯(2)向下运动脱离前模芯(1)。...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哈弗行位弹拉式开行位机构,包括前模芯(1)、后模芯(2)、紧固螺栓(3)、弹簧(4)、导向柱(5)、侧边耐磨块(6)、底部耐磨块(7)、产品(8)、固定块(9)、拉块(10)、导向块(11)、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通过紧固螺栓(3)固定安装于开设有斜孔的前模芯(1)上,导向柱(5)穿过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开设的斜孔,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可沿导向柱(5)滑动;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置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上开设的斜孔内,弹簧(4)上端与前模芯(1)接触,下端与左行位(12)和右行位(13)接触,弹簧(4)套装于导向柱(5)上且沿导向柱(5)方向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华张泰董榜喜高国强裘茂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