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8108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7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微螺钉,包括头部和与头部相连接的拴部,其拴部用于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其中,头部包括横截面为正N边形的棱柱,棱柱与拴部相背的底面上设有M条顶部槽沟,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M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相邻的两条顶部槽沟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微螺钉的旋转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Micro screw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a micro screw, including a head and a chitchle connected to the head, which is used to implant a micro screw in the alveolar bone of a patient; the head includes a prism with a cross section of a positive N edge, and a M top groove on the bottom of the prism and the back of the chained part, and the N is large. Yu Huo is equal to 3 natural number, M is natural numb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 and the angle between two adjacent top grooves is less than 90 degrees. The rotation of the micro screw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螺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螺钉。
技术介绍
微螺钉是在口腔正畸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种植体。作为一种临时性装置,在患者口腔内的特定位置运用手术方法植入微螺钉,可以为正畸治疗提供特定的支抗,辅助完成正畸治疗。在1997年,Kanomi提出专门用于正畸治疗的微螺钉。第二年,Costa等设计了具有托槽样微螺钉的螺纹钉并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此后,各种不同设计及细节的微螺钉开始大量出现,并推动了临床应用的开展。在申请号为CN200320124802.0和申请号为CN201420554684.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都公开了一种微螺钉,其都包括:设置有螺纹的拴部和与拴部的一端相接的头部。其中,拴部用于通过螺纹将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头部除用于供改锥在旋入螺钉时提供固位外,还用于提供对正畸附件,例如橡皮筋牵引圈、结扎丝和片段弓丝等的支撑。这是现有的微螺钉中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这两种微螺钉都存在下述缺点:由于在微螺钉的头部上,仅只有一个细颈部和一个通孔可用于连接和固定橡皮筋牵引圈、结扎丝和片段弓丝等正畸附件,在实际使用时,常常并不足够。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国外一些更为前沿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中,尝试了在微螺钉的顶端,也就是微螺钉的头部上加入十字形状的顶部槽沟。正畸医生可以通过在顶部槽沟上捆扎弓丝,来获得更为便利而有效的正畸支抗力。但是,这些产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十字槽沟而言,在相互垂直的两条槽沟上捆扎弓丝时,弓丝也必须要相互垂直,这对于弓丝的方向选择而言并不方便。其次,由于在通过改锥旋入微螺钉的过程中,改锥需要将微螺钉的头部完全包住,导致正畸医生难以通过直接的目视确定十字槽沟的朝向,进而难以把握微螺钉的旋转角度。当十字槽沟的朝向与所需方向错开时,对微螺钉的旋转角度的进一步调整将使得微螺钉与牙槽骨之间留下缝隙,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痛苦,甚至留下微螺钉脱落的隐患。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部分与微螺钉相配合的改锥会在十字槽沟所朝的方向上设置标记,以使正畸医生能够在无法目视确定那个十字槽沟的方向时通过标记来掌握微螺钉的旋转角度。但是,由于十字槽沟相互垂直,想要从一条槽沟更换至下一条槽沟时,必须将微螺钉拧过90度,有时会使得微螺钉过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螺钉,该微螺钉的旋转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螺钉,包括头部和与头部相连接的拴部,其拴部用于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其中,头部包括横截面为正N边形的棱柱,棱柱与拴部相背的底面上设有M条顶部槽沟,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M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相邻的两条顶部槽沟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微螺钉的头部上相邻的两条顶部槽沟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且顶部槽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条。由于顶部槽沟之间的间隔足够小,正畸医生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微螺钉的旋转量,使得在保证提供合适的弓丝捆扎角度的同时,保证微螺钉与患者牙床具有适当的结合松紧度。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微螺钉的脱落,延长使用寿命。作为优选,N可以等于M等于3;三条顶部槽沟分别从三棱柱的三个顶角向着三个顶角所对应的三个面的方向形成贯通。或者,作为优选,N为6、8、10或12,M等于N/2;M条顶部槽沟沿N棱柱的径向设置,并相会于N棱柱底面的面心。当N等于3时,棱柱为三棱柱,当N等于6时,棱柱为六棱柱。采用三棱柱或者六棱柱时,可以在头部配合使用三角头的拉簧,作为弓丝之外的一种补充选择,十分方便。而当棱柱为三棱柱时,将顶部槽沟从三棱柱的三个顶角向着三个顶角所对应的三个面的方向形成贯通,所形成的中心对称结构更易于加工。而由于设置了顶部槽沟,使得三棱柱较为尖锐的顶角被槽沟所替代,可以防止微螺钉的尖锐边缘划伤患者,提高安全性。对于棱柱为六棱柱的情况而言,类似于三棱柱的中心对称结构也具有易于加工的特点。显然,无论是对于加工还是对于与改锥头的连接来说,N为偶数时都可以更便于设计,但N的数量越多,微螺钉的头部越接近于圆头,使得微螺钉的头部与改锥或拉簧连接时更容易出现滑丝。因此,N在6、8、10或12之中选择其一较为妥当。当M为N的一半时,也更易于设置顶部槽沟的对称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顶部槽沟的数量和夹角是专利技术的重点,更多的顶部槽沟意味着相邻两条顶部槽沟的夹角更小,正畸医生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微螺钉的旋转角度。但是,显然,顶部槽沟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顶部槽沟将使得微螺钉的头部上突出的部分材料不足,导致微螺钉的头部的强度不够。因此更为优选地,N等于6,M等于3,或者,N等于8,N等于4时,十分合适。具体而言,进一步地,作为优选,M条顶部槽沟分别从N棱柱相邻的M个顶角向着这M个顶角所对应的另外M个顶角的方向形成贯通;或者,M条顶部槽沟分别从N棱柱的底面的相邻的M条边的中点向着这M条边所对应的另外M条边的中点的方向形成贯通。当顶部槽沟为对称结构时,可以在这两种贯通方式上选择其一。采用M条顶部槽沟分别从N棱柱相邻的M个顶角向着M个顶角所对应的另外M个顶角的方向形成贯通的方式,设置槽沟后形成的微螺钉的头部的部件产生的尖锐部位更少,更适合M较小时的情况。相反地,采用M条顶部槽沟分别从N棱柱的底面的相邻的M条边的中点向着M条边所对应的另外M条边的中点的方向形成贯通的方式,N棱柱的锐利边缘将得到保留,更不容易滑丝,更适合M较大时的情况。另外,作为优选,顶部槽沟的底部形成有用于进一步固定弓丝的弓丝槽。设置弓丝槽可以更有利于弓丝在顶部槽沟的固定,防止弓丝滑脱。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弓丝槽的横截面为为圆形或方形。圆形的横截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方形的弓丝槽能够为方丝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固位。另外,作为优选,头部上沿着棱柱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侧部槽沟,且这些侧部槽沟沿轴向并排设置。在颈部设置双层的侧部槽沟,可以面对在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正畸附件时更加从容。进一步地,作为优选,两个侧部槽沟中,距拴部较近的侧部槽沟内沿头部的径向设置有穿丝通孔。将穿丝通孔设置在距拴部较近的侧部槽沟内时,穿丝通孔不易影响到顶部槽沟的深度,使得微螺钉可以在相对更短的长度下具有更丰富的固定功能。更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穿丝通孔至少有两个,且这两个穿丝通孔相互垂直。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穿丝通孔时,对穿丝通孔的方向的限制更小。而作为优选,穿丝通孔也可以有M个,且这些穿丝通孔与顶部槽沟在径向上的方向相同。将穿丝通孔和顶部槽沟一一对应,可以更方便地确认穿丝通孔与顶部槽沟的所朝方向,也可以降低穿丝动作的完成难度。另外,作为优选,头部的边缘倒有圆角。倒有圆角的头部可以有效防止划伤患者的口腔,提高舒适性。此外,作为优选,拴部上设置有螺纹,拴部用于通过螺纹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通过螺纹固定具有稳定、牢固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微螺钉的头部的立体示意图;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螺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螺钉,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相连接的拴部(1),所述拴部用于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包括横截面为正N边形的棱柱(3),所述棱柱(3)与所述拴部(1)相背的底面上设有M条顶部槽沟(4),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相邻的两条顶部槽沟(4)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螺钉,包括头部和与所述头部相连接的拴部(1),所述拴部用于将微螺钉植入并固定于患者的牙槽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包括横截面为正N边形的棱柱(3),所述棱柱(3)与所述拴部(1)相背的底面上设有M条顶部槽沟(4),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相邻的两条顶部槽沟(4)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M等于3;所述三条顶部槽沟(4)分别从三棱柱的三个顶角向着所述三个顶角所对应的三个面的方向形成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6、8、10或12,所述M等于N/2;所述M条顶部槽沟(4)沿N棱柱的径向设置,并相会于N棱柱底面的面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M条顶部槽沟(4)分别从N棱柱相邻的M个顶角向着所述M个顶角所对应的另外M个顶角的方向形成贯通;或者,所述M条顶部槽沟(4)分别从N棱柱的底面的相邻的M条边的中点向着所述M条边所对应的另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谌钱玉芬余佳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