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766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6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环形加劲肋、竖状加劲肋、外钢管柱,所述梁柱本体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环形加劲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能够有效的对梁柱本体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梁柱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在建筑的过程中保持建筑的垂直性,使建筑外观更加美化,设置了保护箱体,能够对梁柱本体进行保护作用,进而延长了梁柱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的质量,设置了油阻尼器,能够使钢梁起柱整体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进而能够使建筑在地震或强风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更加坚固,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得到更高的保证。

A kind of floor steel beam colum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umn structure of a floor steel beam, which comprises a beam column body, a ring stiffening rib, a vertical stiffening rib and an external steel pipe column, and the inner ends of the beam and column are both installed with ring stiffen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cientific and conveni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e use of the structure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he transverse web and the longitudinal web are set up, and the Liang Zhu body can be fixed effectively, and the vertical state of the beam and column can be kept, so that the vertical character of the building can be kep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is more beautified, and the protection box is set up, which can protect the Liang Zhu bod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eam and colum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and set up the oil dampers, which can make the steel beam column have a certain damping property, and then make the building in the natural disaster situation of the earthquake or the strong wind. The situation is more solid, so that people's personal safety is guarant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某些原因,建筑物的底部没有柱子,到了某一层后又需要设置柱子,那么柱子只能从下一层的梁上生根柱了,把这种柱子称为“梁起柱”。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梁起柱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不能有效的对梁柱本体进行固定,进而不能使梁柱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影响了建筑的外观,没有设置保护箱体,不能对梁柱本体进行保护作用,进而减少了梁柱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筑的质量,没有设置油阻尼器,不能使钢梁起柱整体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进而不能使建筑在地震或强风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更加坚固,因此,对于如何改进梁起柱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不能有效的对梁柱本体进行固定,进而不能使梁柱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影响了建筑的外观,没有设置保护箱体,不能对梁柱本体进行保护作用,进而减少了梁柱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筑的质量,没有设置油阻尼器,不能使钢梁起柱整体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进而不能使建筑在地震或强风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更加坚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牢固可靠的楼面钢梁起柱结构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环形加劲肋、竖状加劲肋、外钢管柱、内钢管柱、下节点板、横向腹板、纵向腹板、上节点板、保护箱体、板型阻尼器、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油阻尼器、减震块、钢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梁柱本体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环形加劲肋,所述环形加劲肋之间均安装有竖状加劲肋,所述梁柱本体外侧安装有外钢管柱,所述梁柱本体内侧安装有内钢管柱,所述梁柱本体底部安装有下节点板,所述下节点板顶端安装有横向腹板,所述下节点板顶端安装有纵向腹板,且横向腹板与纵向腹板相互交错,所述纵向腹板顶端设置有上节点板,所述梁柱本体外侧套接有保护箱体,所述保护箱体两端均设置有板型阻尼器,所述保护箱体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保护箱体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保护箱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保护箱体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所述保护箱体内部顶端安装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与上节点板连接,所述保护箱体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下节点板连接,所述保护箱体底端安装有油阻尼器,所述油阻尼器内部安装有减震块,所述油阻尼器另一端设置有钢板。优选的,所述油阻尼器与保护箱体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箱体与板型阻尼器为焊接。优选的,所述保护箱体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横向腹板和纵向腹板,能够有效的对梁柱本体进行固定,进而能够使梁柱保持垂直状态,从而在建筑的过程中保持建筑的垂直性,使建筑外观更加美化,设置了保护箱体,能够对梁柱本体进行保护作用,进而延长了梁柱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的质量,设置了油阻尼器,能够使钢梁起柱整体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进而能够使建筑在地震或强风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更加坚固,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得到更高的保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环形加劲肋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向腹板安装结构示意图简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节点板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5是本技术的板型阻尼器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标号:1、梁柱本体;2、环形加劲肋;3、竖状加劲肋;4、外钢管柱;5、内钢管柱;6、下节点板;7、横向腹板;8、纵向腹板;9、上节点板;10、保护箱体;11、板型阻尼器;12、第一缓冲板;13、第二缓冲板;14、油阻尼器;15、减震块;16、钢板;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三弹簧;20、第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本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包括梁柱本体1、环形加劲肋2、竖状加劲肋3、外钢管柱4、内钢管柱5、下节点板6、横向腹板7、纵向腹板8、上节点板9、保护箱体10、板型阻尼器11、第一缓冲板12、第二缓冲板13、油阻尼器14、减震块15、钢板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第三弹簧19和第四弹簧20,梁柱本体1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环形加劲肋2,环形加劲肋2之间均安装有竖状加劲肋3,梁柱本体1外侧安装有外钢管柱4,梁柱本体1内侧安装有内钢管柱5,梁柱本体1底部安装有下节点板6,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横向腹板7,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纵向腹板8,且横向腹板7与纵向腹板8相互交错,纵向腹板8顶端设置有上节点板9,梁柱本体1外侧套接有保护箱体10,保护箱体10两端均设置有板型阻尼器11,保护箱体10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2,第一缓冲板12与保护箱体10通过第一弹簧17连接,保护箱体1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3,第二缓冲板13与保护箱体10通过第三弹簧19连接,保护箱体10内部顶端安装有第四弹簧20,且第四弹簧20与上节点板9连接,保护箱体10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18,且第二弹簧18与下节点板6连接,保护箱体10底端安装有油阻尼器14,油阻尼器14内部安装有减震块15,油阻尼器14另一端设置有钢板16。为了更好的将油阻尼器14与保护箱体10紧密结合,以及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阻尼器14与保护箱体10通过螺栓连接。为了更好的紧密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护箱体10与板型阻尼器11为焊接。为了更好的密封连接,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护箱体10内部设置有密封圈。为了更好的将强横向腹板7和纵向腹板8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横向腹板7和纵向腹板8外侧均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施工建筑时,使用此款钢梁起柱,在梁柱本体1中设置了环形加劲肋2和竖状加劲肋3有效的加强了梁柱本体1的刚性和韧性,使建筑结构更加坚固,梁柱本体1内外两侧设置有外钢管柱4和内钢管柱5进一步的加强了梁柱本体1的刚性,进而能够保护梁柱本体1内部结构,梁柱本体1外侧设置有保护箱体10能够有效的保护梁柱本体1在长期的使用中不受侵蚀,延长梁柱本体1的使用寿命,在梁柱本体1外侧设置有上节点板9和下节点板6能够有效的对梁柱本体1进行固定,上节点板9和下节点板6之间设置有横向腹板7、纵向腹板8能够进一步加固梁柱本体1,使建筑在日后具有良好的抗风性,保护箱体10外侧安装有第一缓冲板12和第二缓冲板13能够有效的化解箱体两侧受到的压力,通过第一弹簧17和第三弹簧19进行缓冲,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抗风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护箱体10底端设置有油阻尼器14,有效的减少了建筑在地震的过程中上下晃动的幅度,增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本体(1)、环形加劲肋(2)、竖状加劲肋(3)、外钢管柱(4)、内钢管柱(5)、下节点板(6)、横向腹板(7)、纵向腹板(8)、上节点板(9)、保护箱体(10)、板型阻尼器(11)、第一缓冲板(12)、第二缓冲板(13)、油阻尼器(14)、减震块(15)、钢板(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第三弹簧(19)和第四弹簧(20),所述梁柱本体(1)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环形加劲肋(2),所述环形加劲肋(2)之间均安装有竖状加劲肋(3),所述梁柱本体(1)外侧安装有外钢管柱(4),所述梁柱本体(1)内侧安装有内钢管柱(5),所述梁柱本体(1)底部安装有下节点板(6),所述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横向腹板(7),所述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纵向腹板(8),且横向腹板(7)与纵向腹板(8)相互交错,所述纵向腹板(8)顶端设置有上节点板(9),所述梁柱本体(1)外侧套接有保护箱体(10),所述保护箱体(10)两端均设置有板型阻尼器(11),所述保护箱体(10)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2),所述第一缓冲板(12)与保护箱体(10)通过第一弹簧(17)连接,所述保护箱体(1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板(13),所述第二缓冲板(13)与保护箱体(10)通过第三弹簧(19)连接,所述保护箱体(10)内部顶端安装有第四弹簧(20),且第四弹簧(20)与上节点板(9)连接,所述保护箱体(10)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18),且第二弹簧(18)与下节点板(6)连接,所述保护箱体(10)底端安装有油阻尼器(14),所述油阻尼器(14)内部安装有减震块(15),所述油阻尼器(14)另一端设置有钢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面钢梁起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本体(1)、环形加劲肋(2)、竖状加劲肋(3)、外钢管柱(4)、内钢管柱(5)、下节点板(6)、横向腹板(7)、纵向腹板(8)、上节点板(9)、保护箱体(10)、板型阻尼器(11)、第一缓冲板(12)、第二缓冲板(13)、油阻尼器(14)、减震块(15)、钢板(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第三弹簧(19)和第四弹簧(20),所述梁柱本体(1)内部两端均安装有环形加劲肋(2),所述环形加劲肋(2)之间均安装有竖状加劲肋(3),所述梁柱本体(1)外侧安装有外钢管柱(4),所述梁柱本体(1)内侧安装有内钢管柱(5),所述梁柱本体(1)底部安装有下节点板(6),所述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横向腹板(7),所述下节点板(6)顶端安装有纵向腹板(8),且横向腹板(7)与纵向腹板(8)相互交错,所述纵向腹板(8)顶端设置有上节点板(9),所述梁柱本体(1)外侧套接有保护箱体(10),所述保护箱体(10)两端均设置有板型阻尼器(11),所述保护箱体(10)一端设置有第一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范涛刘鹏刘国伟何晓宁康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