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703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5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包括电源、与电源连接的取电单元、控制中心、与电源连接的电路保护模块、与电路保护模块连接的电路计量模块、传动件,包括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反馈信号的本体和与本体传动连接的悬臂伸缩机构,悬臂伸缩机构上设有与电路计量单元对应的分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一对多供电与分段收费于一体,智能便捷。

A cantilever type shore power auxilia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ntilever type shore power auxiliary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a power supply unit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a control center, a circuit protection module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a circuit metering module and a transmission part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protection module, including the body of the heart feedback signal in the receiving control and the transmission with the body. The cantilever telescopic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antilever telescopic mechanism, and is provided with a sub inte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circuit metering unit. The cantilevered shore power assis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ntegrates one to many power supply and sectional charging, and is intelligent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在港区航行及靠港期间,主要利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来满足船舶用电需求,船舶使用自带的柴油发电机组需要燃烧大量的船舶燃料油(重油或柴油),在消耗柴油获得电力的同时,船舶产生污染物排放。浙江省拥有全国第一位的海岸线,约6600余公里,处于连接国际航道和国内支线的良好位置,且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使得沿海和内河船运贸易日益繁盛。2015年,浙江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3.81亿吨,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99亿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82亿吨,由此带来的船舶排放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日趋严重的影响。而且,内河船舶除了集装箱船、特种船,还有众多小型船、老龄船,这些船舶的共性特点是平均吨位小、能耗高、污染大。近年来,内河港口船舶停靠码头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港口、锚泊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交通运输部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力争新建码头和船舶配套建设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设备设施,在国际邮轮码头、主要客运码头、内河主要港口以及30%大型集装箱码头和散货码头实现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船舶岸电,是指船舶靠港期间,停止使用船舶上的发电机,而改用陆上电源供电。内河锚泊服务区,是为行驶在内河航道上的船舶提供锚泊和后勤综合服务的公共区域,其特点是岸电容量较小,规定可停靠的船舶数量较少。通常,服务区内安装有低压一体化岸电桩设备,供停靠的船舶使用小容量的岸电,用于给船舶上的空调、照明等电气设施提供生活用电。而服务区的岸电系统,都是按照船舶最大容电量设计,即一个岸电桩提供的岸电额定功率=船舶上单台发电机的额定功率,以满足船上各类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因此不同规模大小的船舶,需要适合的岸电系统供电。现有的岸电系统,主要包括岸基电源设备、岸船接口装置、船上受电设备三部分,对于停靠在内河锚泊区的船舶,通常采用“点对点”的供电方式,即通过安装在岸边的岸电桩(相当于“岸基电源设备”)输出电力,电力经电缆输入到安装在船上的发电机(相当于“船上受电设备”),再由发电机给船上的各类电气设施供电,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1、“点对点”的供电方式决定了每一个岸电桩仅供一个泊位的船舶用电,现实中用电往往是“船多泊位少”,导致船舶只能无奈选择就近的岸电桩用电,通常这样的岸电桩额定功率会大于船舶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因此形成了用电不足、岸电闲置的现象,岸电桩的用电率大大降低。2、内河锚泊区中,因汛期或封航等因素,经常会有大量船舶滞留,由于服务区泊位有限,船舶只能重叠停靠,最多时会停靠3~4排,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轮到取电,停船难、耗时长。3、由于岸电桩供电必须接入电缆,对于停靠较远的船舶和特殊岸电箱,难以灵活收放电缆,操作极为不便。4、现有的岸电接入电缆未设置过流保护,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够及时断开电源,易对船上受电设备形成大电流冲击,危害人身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可见,如何提供一种适应的接电设备,能够扩展现有岸电桩的辐射范围及连接数,提高船舶岸电的接电效率,降低岸电桩的用电损耗,是本领域研发的重中之重。公开号为CN20490546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电接岸电的并接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三层铜板;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电缆插座,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岸电箱插座;三层铜板分别与电缆插座、岸电箱插座连接。该技术方案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岸电的辐射范围,但其不足之处在于:①为停靠距离较远的船舶供电较为不便,需要通过额外配置的电缆绞车用于辅助供电,增大了成本;②未设置较好的过流保护及零序保护功能;③仍然是传统的取电收电模式,未能实现多线路分段计费。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一种适应的接电设备,既能方便无论停靠距离远近的船舶用电,又能分线路计费,提高用电安全性与便捷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集一对多供电与分段收费于一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用于接入岸电,并供电输出至船舶;与电源连接的取电单元,用于刷卡取电,并将用电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取电单元发送的用电信号,经处理后反馈至传动件以控制对应的分接口输出电量;与电源连接的电路保护模块,包括过流保护单元和零序保护单元;与电路保护模块连接的电路计量模块,包括若干电路计量单元;传动件,包括用于接收控制中心反馈信号的本体和与本体传动连接的悬臂伸缩机构,悬臂伸缩机构上设有与电路计量单元对应的分接口。优选的,控制中心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发射单元,其中第一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取电单元发送的用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解析第一信号接收单元收到的用电信号,并转换成驱动悬臂伸缩机构运动的控制指令;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将经信号处理单元转换后的控制指令反馈至本体。优选的,本体中设有第二信号接收单元、驱动电机,其中第二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单元反馈的控制指令,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悬臂伸缩机构伸展出对应的分接口。优选的,悬臂伸缩机构包括N个与电路计量单元一一对应的活动臂,活动臂上设有分接口,相邻的两个活动臂通过转轴连接。优选的,取电单元中设有刷卡机。优选的,取电单元中设有显示屏。优选的,N≥2。即电路计量单元、活动臂、分接口的数量要一一对应,且至少为2个。本技术中,电路保护模块用于保护供电电路的稳定输出,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的断电,或避免因接地故障导致的断电。电路计量模块用于统计所流经对应分接口的用电量,并智能换算为应收取的电费。显示屏用于显示用电量、对应扣取的电费、卡内余额等信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用户在取电单元刷卡取电,用电信息经控制中心数据传输至传动件,在控制指令下驱动悬臂伸缩机构伸展出对应的活动臂;与此同时,电源供电,电力经电路保护模块、电路计量模块传输至传动件,最终从设于活动臂上的分接口输出到船舶受电设备;船舶用电完毕后,电路计量模块统计所流经对应分接口的用电量,并智能换算为应收取的电费,收费信息回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数据传输至取电单元,用户再次刷卡扣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基于“一对多”的供电理念设计,使得同一岸电桩输出的电力能够同时为多艘船舶提供用电服务,大幅提升了岸电利用率,也降低了船舶主的用电费用;2、本装置增设悬臂伸缩机构,利用设于活动臂上的分接口输电,使得距离岸电桩不论远或近的船舶都能享受到用电服务,既避免航道堵塞,又节省等待时间;且本装置不供电时可收缩活动臂,不占用场地空间;3、本装置设有电路保护模块,充分考虑到了内河港口的各种用电隐患,通过设置过流保护单元和零序保护单元,分情况保护各段线路,提高用电安全性。4、本装置的计量模块与传动件中输出电力的分接口一一对应,并通过控制中心将用电量、电费等信息反馈到取电单元,实现了“同一岸电桩用电,不同船舶分段计费”,确保船舶主用的放心、用的省心。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控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电路保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用于接入岸电,并供电输出至船舶;与电源(1)连接的取电单元(2),用于刷卡取电,并将用电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3),用于接收取电单元(2)发送的用电信号,经处理后反馈至传动件以控制对应的分接口输出电量;与电源(1)连接的电路保护模块(4),包括过流保护单元(41)和零序保护单元(42);与电路保护模块(4)连接的电路计量模块(5),包括N个电路计量单元;传动件,包括用于接收控制中心(3)反馈信号的本体(6)和与本体(6)传动连接的悬臂伸缩机构(7),所述悬臂伸缩机构(7)上设有与电路计量单元一一对应的分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用于接入岸电,并供电输出至船舶;与电源(1)连接的取电单元(2),用于刷卡取电,并将用电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3),用于接收取电单元(2)发送的用电信号,经处理后反馈至传动件以控制对应的分接口输出电量;与电源(1)连接的电路保护模块(4),包括过流保护单元(41)和零序保护单元(42);与电路保护模块(4)连接的电路计量模块(5),包括N个电路计量单元;传动件,包括用于接收控制中心(3)反馈信号的本体(6)和与本体(6)传动连接的悬臂伸缩机构(7),所述悬臂伸缩机构(7)上设有与电路计量单元一一对应的分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式的岸电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中心(3),包括第一信号接收单元(31)、信号处理单元(32)和信号发射单元(33),其中第一信号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所述的取电单元(2)发送的用电信号,信号处理单元(32)用于解析第一信号接收单元(31)收到的用电信号,并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彪王鹤张若思李潇冷雪飞张阳玉闫志伟汤江晖姜帅洪瑞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节能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