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制切膜丝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637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可以抑制线径不均的切膜丝。切膜丝的两侧部折叠1次以上,折叠宽度在丝的长轴方向大致相等。对于该切膜丝的宽度,相隔0.5m测定20处以上,基于平均值W(avg)和标准差W(σ)算出下述式(1)所示的变异系数X,该X在例如4%以下的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切膜丝中,前述折叠部通常形状固定。X(%)=W(σ)/W(avg)×1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四氟乙烯制线。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PTFE)制线的耐热性、耐候性、耐药品性等良好,而且在低摩擦系数、低介电常数、人体适应性(抗血栓性)等方面也良好,其应用正扩展到广泛的领域。例如,可以用作各种膜体(反渗透膜、超滤膜、精密滤膜、袋滤器用滤膜、离子交换膜等)的支持体,或用于手术缝合用线、手术用布等。另外,聚四氟乙烯(PTFE)由于难以熔融成形,通常通过乳胶纺丝法(专利文献1等)、切膜丝(slit yarn)法(专利文献2~3等)等制造。这些制法中,切膜丝法在杂质少这方面优异,特别适合作为离子交换膜的支持体。切膜丝法中,大致如下地制造线。即,首先将PTFE粉末与润滑剂混合并糊料化后,进行挤出成形,加热干燥除去润滑剂。将得到的挤出成形物在PTFE的熔点以下的温度下进行延伸、薄片化后,将该延伸片切细,窄带化。通过将该带在PTFE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延伸,制造切膜丝(线)。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1269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2-12750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7-1024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前述片的切膜体(带)极柔软,在装置内移行时带会沿纵向弯折。而且,弯折宽度在带的长边方向是不均一的,线的直径的不均加剧。如果将带加厚,可以减少前述弯折,但是得到的切膜丝(线)的柔软性下降,而且切割加工性也下降。此外,切膜体(带)的切割面上,显微纤维(形成多孔结构的纤维部分)被切断,容易起毛,产生纤维屑,或者引起断线。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线径不均的切膜丝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可以减少纤维屑和断线的切膜丝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而反复认真研究后发现,如果在旋转辊上形成条状凸部,使延伸多孔聚四氟乙烯(ePTFE)的带沿该条状凸部的顶面移行,将带在条状凸部顶面的两侧部弯折,则可以使得到的切膜丝的折叠宽度在线的长边方向上大致相等,而且这样得到的折叠宽度大致相等的切膜丝中,线径不均得到抑制,并可以减少纤维屑和断线,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切膜丝的要旨在于两侧部折叠1次以上,折叠宽度在切膜丝的长边方向大致相等。对于该切膜丝的宽度,测定相隔0.5m的20处以上,基于平均值W(avg)和标准差W(σ)算出下述式(1)所示的变异系数X,该X在例如4%以下的程度。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中,前述折叠部通常形状固定。X(%)=W(σ)/W(avg)×100…(1)前述切膜丝较好是绞合制成拈丝。拈数可以在800T/m以下。该拈丝可以制成布料,该布料可以用作例如离子交换膜的支持材。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可以如下制造。即,可如下制造(a)将延伸多孔聚四氟乙烯片沿长边方向切割成带;(b)在形成有具有比带宽更窄宽度的顶面的条状凸部的第1旋转辊上移行前述带,使其覆盖该顶面,将带在条状凸部顶面的两侧部弯折;(c)将该弯折部折叠后,进行延伸。使带沿前述条状凸部移行时,较好是在带上施加拉伸力。前述条状凸部的顶面与侧面形成的角部的曲率半径R在例如1.0mm以下的程度。带的两侧部较好是弯折成锐角,因此,例如(i)可以使前述条状凸部的顶面与侧面形成的角度不到90°,(ii)也可以在带弯折后,仅使带的弯折部进入到随着向带的前进方向移行不断变窄的间隙中。为了折叠弯折部,例如(i)可以在将带的两侧部弯折成锐角后,使其移行到第2旋转辊上,同时使弯折侧形成背面,(ii)也可以在将带的两侧部弯折成锐角后,将带在厚度方向挤压,折叠带的两侧部。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由于折叠宽度大致相等,因此线径不均得到抑制,并可以减少纤维屑和断线。此外,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的制造方法,由于在旋转辊上形成条状凸部,使ePTFE带沿该条状凸部的顶面移行,将带在条状凸部顶面的两侧部弯折,因此可以使得到的切膜丝的折叠宽度在切膜丝的长边方向大致相等。附图说明图1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装置立体简图。图2图2为用于说明图1的弯折辊20的弯折方式的截面图。图3图3为图2后续的截面图。图4图4为图1的装置所使用的引导部件70的立体简图。图5图5为图1的装置所使用的引导部件70的平面简图。图6图6为用于说明由引导部件70产生的弯折的示意图。图7图7为用于说明由引导部件70产生的弯折的截面图。图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的一个示例的平面简图。图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的另一示例的平面简图。图1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切膜丝的其它示例的平面简图。图11图11为图10的切膜丝的制法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12图12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变更例的截面简图。图13图13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其它变更例的立体简图。图14图14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又一其它变更例的截面简图。图15图15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另外的变更例的截面简图。图16图16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又一另外变更例的立体简图。图17图17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其它变更例的截面简图。图18图18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法的又一其它变更例的立体简图。图19图19为用于说明耐磨性的测定方法的立体简图。图20图20为实施例1所得切膜丝的截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21图21为实施例1所得切膜丝的平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符号的说明140切膜丝143、144折叠部110延伸多孔聚四氟乙烯带112带弯折部20弯折辊(第1旋转辊)21条状凸部,23条状凸部的侧部(角部),24条状凸部顶面,25条状凸部侧面30折叠辊(第2旋转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装置立体简图。该图示例的制法中,使用将延伸多孔聚四氟乙烯带(ePTFE)从底部侧运送到顶部侧的3个辊10(自底部侧,依次称为弯折辊、折叠辊、挤压辊,弯折辊有时称为第1旋转辊,折叠辊有时称为第2旋转辊)。更具体地,通过底部侧的弯折辊20,卷取将ePTFE片用切割刀(未图示)切割成规定的宽度而得到ePTFE带110。该弯折辊20上,沿ePTFE带110移行的方向形成有多个条状凸部21,通过将ePTFE带110卷覆到该条状凸部21上,将该带110的两侧部弯折。接着,通过设在弯折辊20与折叠辊30之间的引导部件70将前述弯折的角度弯成锐角后,使带沿折叠辊30折叠带110的两侧部,同时使弯折侧形成背面,然后通过折叠辊30和挤压辊40对折叠部在厚度方向进行挤压。通过将这样得到的挤压了的折叠带120用延伸机(未图示)进行延伸(特别是热延伸),制成切膜丝。该图示例的制法中,形成于弯折辊20的条状凸部21如图2的截面简图所示,顶面24的宽度T1比ePTFE带110的宽度T2窄,使ePTFE带110移行并覆盖该狭窄的顶面24。因此,如图3的截面简图所示,通过条状凸部的顶面24的两侧部(边缘)23、23,可以将ePTFE带110弯折成近似“コ”字形状。特别是,在图示例的制法中,由于对ePTFE带110施加拉伸力,因此通过凸部顶面的两侧部23、23,可以更可靠地弯折ePTFE带110。只要ePTFE带实质上可以弯折,ePTFE带110的宽度T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5mm以上、较好是1mm以上、更好是2mm以上。宽度T2的上限在50mm左右,例如通常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四氟乙烯制切膜丝,它是两侧部折叠1次以上的切膜丝,其特征在于,折叠宽度在切膜丝的长边方向大致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和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戈尔得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