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变流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534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变流柜,包括:柜体、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其中,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塔,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列车供电单元和冷却组件设置在柜体内,冷却塔设置在柜体外,冷却组件用于对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降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列车供电单元集成于变流柜中,减小了整车组装占用空间,使得整车布置更为紧凑,并且减轻了整车重量,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同时使用变流器的冷却组件对列车供电单元降温,使其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变流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机车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变流柜。
技术介绍
电力机车正朝着高集成高输出的方向发展,变流柜是电力机车的核心部件,承担着将电网能量进行转换以驱动牵引电机以及车辆上辅助设备的重大任务。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电力机车的集成度,通常将冷却组件、牵引变流器或牵引辅助一体的变流器集成于变流柜中,将列车供电单元集成于列车供电柜中。一方面,多个集成柜组装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整车空间布置的紧凑性,并且使用多个集成柜使得电力机车重量较大,无法满足轻量化要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列车供电柜采用风冷降温,使得列车供电单元降温不足,对其造成损伤,减少了列车供电单元的使用寿命,增加电力机车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变流柜,以解决单独的列车供电单元造成整车组装占用空间较大,以及不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变流柜,包括柜体、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塔;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所述列车供电单元和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柜体外;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和所述列车供电单元降温。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泵、水冷管路、膨胀水箱、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泵、水冷管路、膨胀水箱、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冷却组件的最下端,所述水冷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冷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连接所述水泵两端口的所述水冷管路通过两个细管连接所述膨胀水箱,所述水冷管路设置有个多个并联支路,所述多个并联支路以并联方式对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和所述列车供电单元降温;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管路的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管路的压力。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开关电器组件都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上端。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高压接口组件都设置在所述柜体的最下端。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下端。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低压接口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上端左侧。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功率模块和电容模块上下相邻设置,且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功率模块在所述柜体的中间从左到右排列,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电容模块在所述柜体的中间从左到右排列。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功率模块与外围控制电路通过快速连接器连接。可选的,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低压电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上端,所述辅助变流器的辅助滤波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上端。可选的,所述柜体上与所述冷却组件、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前门,所述柜体上与所述牵引变流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前门,所述柜体还设置有一个后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变流柜,包括柜体、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其中,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塔,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列车供电单元和冷却组件设置在柜体内,冷却塔设置在柜体外,冷却组件用于对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降温。通过将列车供电单元集成于变流柜中,减小了整车组装占用空间,使得整车布置更为紧凑,并且减轻了整车重量,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同时使用变流器的冷却组件对列车供电单元降温,使其散热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变流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柜体;2:冷却系统;3:牵引变流器;4:辅助变流器;5:列车供电单元;6:开关电器组件;7:高压接口组件;8:传感器组件;9:低压接口组件;10:功率模块;11:电容模块;12:低压电器组件;13:辅助滤波组件;21:冷却组件;22:冷却塔;211:水泵;212:水冷管路;213:膨胀水箱;214:温度传感器;215:压力传感器;216:细管。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变流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变流柜可以包括:柜体1、冷却系统2、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其中,冷却系统2包括冷却组件21和冷却塔22。其中,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列车供电单元5和冷却组件21设置在柜体1内,冷却塔22设置在柜体1外。冷却组件21用于对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降温。具体的,牵引变流器3用于对牵引电机负载提供变压、变频的电源,牵引变流器3包含轴一、轴二两个牵引部分。辅助变流器4用于对电力机车辅助负载提供电源。列车供电单元5用于对车厢提供电源。冷却系统2在柜体1内的冷却组件21用于吸收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的热量以降低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的温度,冷却系统2设置在柜体1外的冷却塔22用于将冷却组件21吸收的热量在塔体外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热量散入大气中。将列车供电单元5集成在变流柜中,采用变流器的冷却组件21对其降温,使得列车供电单元5降温效果更明显,减小了因为散热不及时对其造成的损伤,从而延长了列车供电单元5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力机车的检查维修成本。通过将列车供电单元5集成于变流柜中,节省了现有的变流柜与列车供电柜之间的组装空间,从而减小了整车的组装占用空间,另外,列车供电单元5、牵引变流器3和辅助变流器4共用一个冷却系统2,节省了列车供电单元5采用单独冷却装置占用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整车的组装空间,使得整车布置更为紧凑,并且相对于现有独立的变流柜和列车供电柜,集成变流柜的重量也有所减轻,从而减轻了整车的重量,满足轻量化要求。可选的,冷却组件21可以包括:水泵211、水冷管路212、膨胀水箱213、温度传感器214和压力传感器215。其中,水泵211、水冷管路212、膨胀水箱213、温度传感器214和压力传感器215设置在柜体1内,水泵211设置在冷却组件21的最下端,水冷管路212的进水口与水泵211的出水口连接,水冷管路212的出水口与冷却塔22的进水口连接,冷却塔22的出水口与水泵211的进水口连接,连接水泵211两端口的水冷管路212通过两个细管连接膨胀水箱213,水冷管路212设置有个多个并联支路,多个并联支路以并联方式对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降温。温度传感器214用于监测水冷管路212的温度,压力传感器215用于监测水冷管路212的压力。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连接水冷管路212,将最重的水泵211安装于冷却组件21的最下端,水冷管路212设置于柜体1的中间。水泵211流出的低温水流入水冷管路212,以多个并联支路的方式流经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5,带走牵引变流器3、辅助变流器4和列车供电单元5的热量,此时水冷管路212中的水变为高温水,高温水流入冷却塔22进行散热,又得到低温水,低温水又流回水泵211,从而形成了冷却回路,冷却水在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牵引变流器3、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成变流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变流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塔;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所述列车供电单元和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柜体外;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和所述列车供电单元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变流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冷却系统、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其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组件和冷却塔;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所述列车供电单元和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柜体外;所述冷却组件用于对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和所述列车供电单元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泵、水冷管路、膨胀水箱、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水泵、水冷管路、膨胀水箱、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冷却组件的最下端,所述水冷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冷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连接所述水泵两端口的所述水冷管路通过两个细管连接所述膨胀水箱,所述水冷管路设置有个多个并联支路,所述多个并联支路以并联方式对所述牵引变流器、所述辅助变流器和所述列车供电单元降温;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管路的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水冷管路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车供电单元各自的开关电器组件都设置在所述柜体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变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和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刚王彬高永军马连凤王雷徐平平李守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