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长星专利>正文

双重熔体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43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重熔体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重熔体过滤系统,旨在提高过浆质量、延长放丝组件周期、提高过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双重熔体过滤系统,具有外壳、系统进料口、系统出料口、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两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系统进料口相连,二级过滤器与系统出料口相连,一级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之间装有升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化纤熔溶纺丝领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重熔体过滤系统。适用于化纤熔溶纺丝领域。
技术介绍
在化纤熔溶纺丝行业,熔体过滤器一般有单筒熔体过滤器和双切换熔体过滤器,但不管是何种结构,现有的过滤器都只有一套,也就是只有一级过滤,存在的不足是放丝组件周期短,从而影响过滤的工作效率,仅一次过滤其放丝质量略有欠缺,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重熔体过滤系统,旨在提高过浆质量、延长放丝组件周期、提高过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重熔体过滤系统,具有外壳、系统进料口、系统出料口、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两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系统进料口相连,二级过滤器与系统出料口相连,一级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之间装有升压装置。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均为单筒过滤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均为双切换过滤器,每个过滤器由两个过滤筒和切换控制阀组成,切换控制阀通过管路与两过滤筒连通。所述单筒过滤器包括滤室筒体、压紧装置、上板、中板、过滤条、进浆口、排污阀、出浆口,其中,一级过滤器的进浆口接系统进料口,出浆口接升压装置进浆口;二级过滤器的进浆口接升压装置出浆口,二级过滤器的出浆口接系统出料口。所述单筒过滤器为强制密封滤室结构,它包括滤室筒体、上板、过滤条、密封圈、进浆口、出浆口,其中,一级过滤器的进浆口接系统进料口,出浆口接升压装置进浆口;二级过滤器的进浆口接升压装置出浆口,二级过滤器的出浆口接系统出料口。所述双切换过滤器之过滤筒包括滤室筒体、压紧装置、上板、中板、过滤条、排污阀;切换控制阀分为装于下方的进浆控制阀A和装于上方的出浆控制阀B,一级过滤器中与进浆控制阀A相连的进浆头接系统进料口,一级过滤器中与出浆控制阀B相连的出浆头接升压装置的进浆口,升压装置的出浆口接二级过滤器的进浆头,二级过滤器的出浆头接系统出料口。所述进浆控制阀A和出浆控制阀B为三通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密封圈、压紧装置、丝杆、螺母,用于推动阀芯移动的丝杆螺母装于阀芯的一侧端面。所述进浆控制阀A和出浆控制阀B为针型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密封圈、密封垫、压紧装置、丝杆、螺母,阀芯有两个,每个阀芯的外侧端面上装有丝杆螺母。所述升压装置为螺杆式升压装置,包括两端的固定法兰,带有空腔的螺杆套筒,套筒内是由螺距由大渐小的螺杆,对应于螺杆的尾部设有升压装置进浆口,而螺杆头部所在位置即是升压装置出浆口。所述升压装置为齿轮泵式升压装置,包括外套、两边的端盖,装在主轴上的主轴齿轮,装在从轴上的从轴齿轮,在一侧端盖上设有升压装置进浆口和升压装置出浆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采用了两套过滤器,对原来的一次过滤改进为二次过滤,即原料由进料口进入、通过联接管道进入一级过滤器,对原料进行初步过滤,再由升压装置对原料进行升压,把初步过滤后的原料进入二级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由于出料口排出。经过两次过滤后浆料的质量可显著提高;并且延长了放丝组件的周期,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框图。图2是本技术过滤筒为单筒过滤器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过滤筒为另一种单筒过滤器的主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过滤筒为双切换过滤器的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切换控制阀为三通阀的主剖视图。图6是图5的A-A(B-B)剖视图。图7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切换控制阀为针型阀的主剖视图。图8是图7的A-A(B-B)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升压装置为螺杆式的主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中升压装置为齿轮泵式的主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例为带有两个单筒过滤器的过滤系统(图2只显示一级过滤器的结构,二级过滤器未给出图纸,但结构完全相同),即一级过滤器3和二级过滤器5均为单筒过滤器。所述单筒过滤器包括滤室筒体3-2-1、压紧装置3-2-2、上板3-2-3、中板3-2-4、过滤条3-2-5、进浆口3-2-6、排污阀3-2-8、出浆口3-2-9,由于单筒过滤器的结构是现有技术,本例只是借用而已,故不作具体描述。其中,一级过滤器3的进浆口3-2-6接系统进料口1,出浆口3-2-9接升压装置进浆口4-1;二级过滤器5的进浆口(没有图)接升压装置出浆口4-2,出浆口接系统出料口6。如图9所示,本例中的升压装置4为螺杆式升压装置,包括两端的固定法兰4-5,带有空腔的螺杆套筒4-4,套筒内是螺距由大渐小的螺杆4-3,对应于螺杆的尾部(螺距较大)上方设有升压装置进浆口4-1,而螺杆头部(螺距较小)所在位置即是升压装置出浆口4-2。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例也是带有两个单筒过滤器的过滤系统,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两个过滤筒为强制密封滤室结构,它主要由滤室筒体3-2-1、上板3-2-3、过滤条3-2-5、进浆口3-2-6、密封圈3-2-7、出浆口3-2-9组成,其中,一级过滤器3的进浆口3-2-6接系统进料口1,出浆口3-2-9接升压装置进浆口4-1;二级过滤器5的进浆口(没有图)接升压装置出浆口4-2,出浆口接系统出料口6。本例的升压装置采用齿轮泵式(图10、11),包括外套4-10、两边的端盖4-11,装在主轴4-6上的主轴齿轮4-8,装在从轴4-7上的从轴齿轮4-9,在一侧端盖上设有升压装置进浆口4-1和升压装置出浆口4-2。进浆口和出浆口还可以分别设在两个端面上。实施例3,如图1、4、5、6所示,本例一级过滤器3和二级过滤器5均为双切换过滤器,每个过滤器由两个立式的过滤筒3-2、5-2和切换控制阀3-1、5-1组成,本例切换控制阀选用三通阀结构,共有两个,分别是位于下方的进浆控制阀A和位于上方的出浆控制阀B。一级过滤器3的进浆控制阀3-1A一头与进浆头3-1-7相连,另一头与两个过滤筒相通,一级过滤器3的出浆控制阀3-1B一头同样与两个过滤筒相通,另一头连接出浆头3-1-8,该出浆头即与升压装置进浆口4-1相连。浆料经升压装置升压后再送入二级过滤器5过滤。由于二级过滤器的结构与一级过滤器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作重复描述。二级过滤器的出浆头直接与系统出料口6连通。本例两个过滤筒3-2包括滤室筒体3-2-1、压紧装置3-2-2、上板3-2-3、中板3-2-4、过滤条3-2-5、排污阀3-2-8,每个过滤筒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进浆控制阀3-1A连通,上部通过管道与出浆控制阀3-1B连通。每个切换控制阀3-1都包括切换阀体3-1-1、切换阀芯3-1-2、密封圈3-1-3、压紧螺母3-1-4、丝杆3-1-5、螺母3-1-6,三通阀的阀芯为一体结构,用来推动阀芯左右移动的丝杆螺母只有一个,装在阀芯的一侧,进浆控制阀3-1A的阀体通过管道与进浆头3-1-7和两个过滤筒3-2的下部连通;出浆控制阀3-1B的阀体通过管道与出浆头3-1-8、两个过滤筒3-2的上部连通。在这种结构中,无论是进浆头还是出浆头可以与一个过滤筒相连通,也可以同时与两个过滤筒相连通。实施例4,如图1、4、7、8所示,本例的结构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切换控制阀为针型阀结构,其阀芯3-1-2有2个,丝杆3-1-5和螺母3-1-6有两套,分别设在两个切换阀芯的外端,这种结构更加灵活,无论是进浆头还是出浆头通过切换控制阀可以同时与两个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熔体过滤系统,具有外壳、系统进料口、系统出料口、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系统设有两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系统进料口相连,二级过滤器与系统出料口相连,一级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之间装有升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长星
申请(专利权)人:戚长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