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335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初沉池(2)、菌种反应器(3)、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活性炭过滤器(6)和出水池(7),还包括排泥管(8)和菌种培养器(9),其中,菌种培养器(9)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菌种反应器(3)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3)内设有填料,排泥管(8)与初沉池(2)、二沉池(5)和接触氧化池(4)连通,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部设有刮泥器,还公开了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混合菌种和接触氧化池(4)配合使用,有机废水处理效率高,能耗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纤维素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高、有异味,并且具有强酸强碱性,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只一种光合细菌的广谱性不高,而且经光合细菌处理后的有机废水的出水BOD在200mg/L左右,达不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水处理效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该工艺以混合菌种和接触氧化池配合使用,有机废水处理效率高,能耗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初沉池、菌种反应器、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活性炭过滤器和出水池,还包括排泥管和菌种培养器,其中,菌种培养器与菌种反应器连通,菌种反应器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内设有填料,排泥管与初沉池、二沉池和接触氧化池连通,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设有刮泥器。作为优选,斜面较低的一侧与排泥管连通,可以便于排出沉淀物。作为优选,填料为纤维球填料,纤维球填料对混合菌种的固定化效果较好,且其比表面积较大,可以固定更多的混合菌种,增大混合菌种与有机废水的接触面积。作为优选,排泥管还与菌种反应器连通。基于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废水经格栅渠进入初沉池进行初沉处理,在初沉池中加入壳聚糖和甲壳素,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6.5~7.5,水力停留1~2h;(2)经初沉池处理的有机废水进入菌种反应器,菌种培养器中的混合菌种接种到菌种反应器中,在菌种反应器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锆,在光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发酵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2~4d;(3)发酵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3h,pH调整为7~8;(4)氧化后的有机废水流入二沉池,在二沉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8.5~8.8,水力停留1.5~3h;(5)初沉池、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的沉淀物通过排泥管排出,二沉池的上清液通过活性炭过滤器排入出水池,得到出水。作为优选,混合菌种为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作为优选,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0:1~2:2~3。作为优选,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可用于去除和分解有机物质,能耐受高浓度有机物。反硝化杆菌的反硝化能力强,能够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活化简单,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可以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消除有机废水中的氮素营养,净化水体。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繁殖快,耐酸碱,高氧和低氧环境下均能繁殖,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在增殖的同时,会释放出高生物活性的分解酵素,可以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还可以分解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作为优选,步骤(2)中,发酵温度为15~37℃,混合菌种接种量占菌种反应器的体积比为20~30%。作为优选,步骤(2)中,光照强度为4500~7000lx。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反硝化杆菌和紫色非硫细菌的混合菌种作为有机废水的处理菌种,其处理效率好于单一的光合细菌或普通活性污泥,另外,光合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氮、磷作为营养元素合成细胞物质,且能过量摄取废水中的磷酸盐,从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耐盐能力强,在15~37℃温度范围内均可处理,且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2)光合细菌对有机物的负荷高,可处理浓度很高的有机废水,且不需稀释,并且有机废水的BOD越高,处理效果越好;(3)设备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动力消耗低;(4)前期投资少,见效快,可操作性强,运行费用低;(5)混合菌种配合接触氧化池使用,COD去除率大于95%,BOD去除率大于96%,出水BOD低于20mg/L,达到有机废水的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框架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格栅渠、2—初沉池、3—菌种反应器、4—接触氧化池、5—二沉池、6—活性炭过滤器、7—出水池、8—排泥管、9—菌种培养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初沉池2、菌种反应器3、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活性炭过滤器6和出水池7,还包括排泥管8和菌种培养器9,其中,排泥管8与初沉池2、二沉池5和接触氧化池4连通,菌种培养器9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菌种反应器3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3内设有填料,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部设有刮泥器。初沉池2和二沉池5斜面较低的一侧与排泥管8连通。填料为纤维球填料。排泥管8还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基于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废水经格栅渠1进入初沉池2进行初沉处理,在初沉池2中加入壳聚糖和甲壳素,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6.5,水力停留1h;(2)经初沉池2处理的有机废水进入菌种反应器3,菌种培养器9中的混合菌种接种到菌种反应器3中,在菌种反应器3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锆,在光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发酵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2d;(3)发酵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进入接触氧化池4进行氧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h,pH调整为7;(4)氧化后的有机废水流入二沉池5,在二沉池5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8.5,水力停留1.5h;(5)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4和二沉池5的沉淀物通过排泥管8排出,二沉池5的上清液通过活性炭过滤器6排入出水池7,得到出水。混合菌种为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物。光合细菌、反硝化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0:1:2。光合细菌为紫色非硫细菌。步骤(2)中,发酵温度为15℃,混合菌种接种量占菌种反应器的体积比为20%。步骤(2)中,光照强度为4500lx。实施例2基于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废水经格栅渠1进入初沉池2进行初沉处理,在初沉池2中加入壳聚糖和甲壳素,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7,水力停留1.5h;(2)经初沉池2处理的有机废水进入菌种反应器3,菌种培养器9中的混合菌种接种到菌种反应器3中,在菌种反应器3中加入纳米二氧化锆,在光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发酵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3d;(3)发酵处理后的有机废水进入接触氧化池4进行氧化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2h,pH调整为7.5;(4)氧化后的有机废水流入二沉池5,在二沉池5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8.6,水力停留2h;(5)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4和二沉池5的沉淀物通过排泥管8排出,二沉池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初沉池(2)、菌种反应器(3)、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活性炭过滤器(6)和出水池(7),还包括排泥管(8)和菌种培养器(9),其中,菌种培养器(9)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菌种反应器(3)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3)内设有填料,排泥管(8)与初沉池(2)、二沉池(5)和接触氧化池(4)连通,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部设有刮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初沉池(2)、菌种反应器(3)、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活性炭过滤器(6)和出水池(7),还包括排泥管(8)和菌种培养器(9),其中,菌种培养器(9)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菌种反应器(3)为透明玻璃材质,菌种反应器(3)内设有填料,排泥管(8)与初沉池(2)、二沉池(5)和接触氧化池(4)连通,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面为斜面,初沉池(2)和二沉池(5)的底部设有刮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初沉池(2)和二沉池(5)斜面较低的一侧与排泥管(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填料为纤维球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泥管(8)还与菌种反应器(3)连通。5.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有机废水经格栅渠(1)进入初沉池(2)进行初沉处理,在初沉池(2)中加入壳聚糖和甲壳素,并调节有机废水的pH为6.5~7.5,水力停留1~2h;(2)经初沉池(2)处理的有机废水进入菌种反应器(3),菌种培养器(9)中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锋余保财杨洋吴珏沈滨宋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