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车锁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2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簧领域,公开了一种弹簧、车锁以及车辆,所述弹簧包括弹簧主体(10)以及与所述弹簧主体(10)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0),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所述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形成避让开口(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车锁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弹簧,具体地涉及一种弹簧、车锁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也是一些机械设备(特别是车辆,例如自行车、电动车等)中必不可少的部件。近年来,共享单车行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不得不说共享单车给人们(特别是上班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对于环保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为了方便管理,车锁成为了共享单车的核心部件,因此弹簧的使用寿命成了限制车锁寿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用于共享单车的车锁有智能锁或者机械锁,而无论是机械锁还是智能锁,其开关锁动作几乎都是依靠弹簧来完成的,而现有的普通弹簧在开关锁过程中,弹簧的两端局部受力严重不均,从而严重影响弹簧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需要对弹簧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弹簧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提供弹簧、车锁以及车辆,该弹簧具有使用寿命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弹簧,所述弹簧包括弹簧主体以及与所述弹簧主体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弹簧主体成角度设置并形成避让开口。优选地,所述弹簧包括与所述弹簧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弹簧主体成角度设置,并与所述弹簧主体圆弧过渡。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弹簧主体圆弧过渡;并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弹簧主体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弹性材料绕制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弹簧主体的中心线垂直。优选地,所述弹簧主体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任一圈的直径小于所述弹簧主体的任一圈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由弹性材料绕制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弹簧主体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所述弹簧主体的一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弹簧主体任一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至5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任一圈的直径小于所述弹簧主体的任一圈的直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锁,所述车锁包括安装本体、锁环以及所述的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锁环连接,所述弹簧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本体固定。优选地,所述锁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安装本体为盒状,所述弹簧和所述锁环均位于所述安装本体内,所述安装本体中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弹簧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的车锁,所述车辆为自行车、电助力自行车或电动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连接部与弹簧主体圆弧过渡,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连接部与弹簧主体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时的产生的额外应力,从而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中,避让开口的设置可以避免安装时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部件(例如,锁环)在安装过程中与弹簧主体发生干涉或者挤压,从而避免弹簧在安装时发生挤压损坏,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弹簧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弹簧主体;20-第一连接部;30-避让开口;40-第二连接部;50-锁环;51-安装孔;60-固定柱;70-安装本体;a-第一连接部的靠近弹簧主体的一圈所在的平面与弹簧主体任一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弹簧,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弹簧包括弹簧主体10以及与弹簧主体10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0,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形成避让开口3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弹簧主体10可以采用圆弧过渡。其中,这里的圆弧过渡可以理解为没有转折点的情况,也就是说类似折线的过渡不属于这里的圆弧过渡的情况。在本技术中,由于第一连接部20与弹簧主体10采用圆弧过渡,因此可以减少第一连接部20与弹簧主体10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时的产生的额外应力,从而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中,在将弹簧应用在车锁或者其他锁上时,如图3所示,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避让开口30为第一连接部20与待连接部件(例如图3中的锁环50)提供操作空间,这样避让开口30的设置可以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锁环50和弹簧主体10发生干涉或者挤压,从而提高了弹簧的安装效率;同时,避让开口的设置避免了弹簧在安装时发生挤压损坏,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包括与弹簧主体10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所述第二连接部40与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与弹簧主体10圆弧过渡。类似上文所描述的,第二连接部40与弹簧主体10采用圆弧过渡同样能够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因为如果第二连接部40与弹簧主体10不采用圆弧过渡而采用折线过渡,这时会在折线的转折点处出现额外的应力,从而影响弹簧的寿命)。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0、弹簧主体10以及第二连接部40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40由弹性材料绕制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中心线与弹簧主体10的中心线垂直,从而可以便于弹簧的安装,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主体10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任一圈的直径小于弹簧主体10的任一圈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0由弹性材料绕制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20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连接部20的任一圈的直径小于弹簧主体10的任一圈的直径。这样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弹簧的受力点在弹簧的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40处。另外,避让开口30的大小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20的靠近弹簧主体10的一圈所在的平面与弹簧主体10任一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a确定,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0的靠近弹簧主体10的一圈所在的平面与弹簧主体10任一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40°至50°,更优选地,考虑到安装的便利性以及结构的强度,第一连接部20的靠近弹簧主体10的一圈所在的平面与弹簧主体10任一圈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44°至50°。为了进一步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第一连接部20和第二连接部40可以采用多圈的结构。其中,具体的圈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锁,如图3所示,所述车锁包括安装本体70、锁环50以及上述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连接部20与锁环50连接,所述弹簧的与第一连接部20相对的第二连接部40与安装本体70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锁环50上设置有安装孔51,所述弹簧的第一连接部20与安装孔51连接。所述安装本体70为盒状,所述弹簧和锁环50均位于安装本体70内,所述安装本体70中设置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簧、车锁以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主体(10)以及与所述弹簧主体(10)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0),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所述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形成避让开口(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主体(10)以及与所述弹簧主体(10)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0),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所述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形成避让开口(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弹簧主体(10)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所述第二连接部(40)与所述弹簧主体(10)成角度设置,并与所述弹簧主体(10)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与所述弹簧主体(10)圆弧过渡;并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20)、所述弹簧主体(1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40)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0)由弹性材料绕制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中心线与所述弹簧主体(10)的中心线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主体(10)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各圈相互平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部(40)的任一圈的直径小于所述弹簧主体(10)的任一圈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林玉君段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