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视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93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后视镜组件。该后视镜组件构造成安装在支撑臂与支架上,所述后视镜组件能借助致动器关于所述支撑臂与支架移动。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限定孔口的外围边缘。所述后视镜组件还包括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此延伸的伸出边缘,所述框板借助此伸出边缘连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所述后视镜组件进一步包括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modu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component. Th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arm and the bracket, and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onent can move with the aid of the actuator on the supporting arm and the bracket. Th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includes a housing, which has a peripheral edge defining the orifice.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onent also includes a frame plate, which has an mounting surface and an opposite surface, and the opposite surface has an extended outstretched edg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edge of the shell with the aid of the protruding edge. The rearview mirror component further comprises a mirror,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fram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视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后视镜组件。
技术介绍
能在壳体内旋转以通过镜调整驾驶员的视野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尤其是具有反光玻璃的镜组件在车辆的操作过程中通过使驾驶员能够看到车辆周围的区域(否则车辆周围的区域可能被阻挡或者在视野之外)而促进增强的可见度以及安全性。绕壳体旋转玻璃产生更大的壳体尺寸以适应玻璃在壳体内的旋转移动同时维持间隙使得壳体的边缘不干涉玻璃旋转。此更大的壳体尺寸能够导致空气动力学性能下降并且镜组件的外观变差,妨碍车辆性能以及美学设计。确定需要具无框外观的车辆后视镜组件使得壳体尺寸缩减成与反光玻璃的外部尺寸平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方面,后视镜组件构造成安装在支撑臂与支架上,所述后视镜组件能借助致动器关于所述支撑臂与支架移动。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限定孔口的外围边缘。所述后视镜组件还包括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此延伸的伸出边缘,所述框板借助此伸出边缘连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伸出边缘。所述后视镜组件进一步包括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根据另一方面,镜组件构造成从车门延伸。所述镜组件包括镜体。镜头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孔口的外围边缘;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其延伸的伸出边缘,所述框板借助此所述伸出边缘连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以及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所述镜组件还包括细长的镜臂,此镜臂构造成从所述车门延伸并且支撑所述镜体。所述镜组件进一步包括致动器,此致动器连接至所述镜体以及所述镜臂,所述致动器构造成使所述镜体绕所述镜臂旋转。根据再一方面,后视镜组件构造成包括: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以及相反表面;以及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所述后视镜组件还可以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限定空腔的壳体壁,所述壳体壁终止于与所述框板的所述相反表面抵接的外围边缘,所述外围边缘成阶梯状以形成沿所述框板的所述相反表面延伸的沟道。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以实施例方式给出的设备与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公开主题,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公开的主题的车辆的第一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后视镜组件的剖面图;图3是图2的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后视镜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第二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第三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第四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第五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局部剖面图;图9是第六示例性后视镜组件的壳体、框板以及镜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参照各个附图详细解释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些创新方面。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以阐明公开的主题,而不限制其范围,其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会意识到提供在以下描述中的各个特征的若干等同变更。图1是根据公开的主题的车辆的第一示例性后视镜组件10的立体图。示例性后视镜组件10被构造用于附接至车辆的侧门,特别是附接至前门的前侧。本实施方式的后视镜组件10包括附接至壳体12的镜16、具有组装臂20的壳体12,组装臂从壳体12延伸以用于连接至车辆的侧门。如以下将描述并且在图2至图4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后视镜组件10构造成具有无框外观。具体地说,壳体12的壳体外围边缘14以及镜16的镜外围边缘18设定尺寸并且对准成相互平齐。因此,当垂直看向镜16时,壳体12不绕镜16的任何边缘延伸,而是布置在镜16后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镜16可以是反光玻璃板。然而,具有反光表面的其他材料也可以实施成镜16。而且,镜16可以是平坦的,或者可以另选具有波状外形的表面而凸起或者凹入。如以下描述的,镜16的后表面可以借助框板22附接至壳体12。如以下描述的,为了将后视镜的外表面带至玻璃边缘以形成无框外表并且同时形成雨水槽,框板22(玻璃盒)延伸以成为可见表面。于是,框板22在一侧上发挥支撑镜16的功能并在另一侧上会与壳体12一起形成雨水槽(沟道)。图2是图1的后视镜组件10的剖面图A-A。在图2中,具有无框外观的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2示出成由位于阴影中的传统后视镜组件的示例性壳体覆盖。以阴影示出的传统后视镜组件足够大以在所有侧边缘上完全围绕镜16,从而产生具有更大的总表面积的更大的壳体。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的后视镜组件10不围绕镜16边缘而是制成符合镜16的外围边缘。因此,壳体12去除了玻璃周围的多余材料并且在提供期望的无框外观的同时具有减小的总体尺寸。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改进了总的阻力与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外观。如以下描述的,因为镜16借助公共板固定至壳体12,所以整个壳体12移动来调整镜16以便于车辆操作者观察。特别地,组装臂20与附接支架是静止部件,这两个静止部件保持用于调节壳体12的致动器46以及附接的镜16。致动器46因此构造成使可见部件(即,镜16、壳体12)旋转。组装臂20可以是具有适当长度与形状的安装结构,此安装结构构造成从诸如门或者防护板之类的车辆安装点延伸以向通过镜16观察周围环境的操作者或者驾驶员提供充足的视野。在本实施方式中,镜16借助用作玻璃盒的框板22连接至壳体12。具体地说,镜16的后表面借助粘合剂24粘附至框板22的安装表面。因此,镜16的后表面与框板22的安装表面可构造成彼此齐平,使得绕框板22的外围延伸的框板外围边缘28与镜外围边缘18对准。粘合剂24可以例如是双面胶带,并且可以布置在框板22与镜16之间以维持其间的附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诸如胶水之类的其他粘合剂,而其他实施方式可以以机械紧固件为特征。粘合剂24能构造成是可移除的并且重新粘附在框板22与镜16之间。框板22、镜16以及如以下将描述的适配器板26为了镜16、粘合剂24以及适配器板26的交换性(为了使用不同类型或者曲率的玻璃)并且为了容易移除镜16、粘合剂24以及框板22而可分离。这允许为了修理或者更换而由此处移除镜16。本实施方式的框板22也构造成充当用于壳体12的附接点,此框板22将镜16连接至壳体外围边缘14。具体地说,框板22包括框板伸出边缘36,此框板伸出边缘在与安装表面相反的相反表面上从框板外围边缘28延伸。框板伸出边缘36从相反表面近似垂直延伸并且可以沿框板外围边缘28的一个或者多个部分伸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板伸出边缘36可甚至沿整个框板外围边缘28伸出以沿框板22的周界。因此,框板伸出边缘36构造成抵接壳体外围边缘14的对向面。框板伸出边缘36可因此抵接整个壳体外围边缘14或者另选地抵接壳体外围边缘14的一部分。如下文将描述的,框板伸出边缘36借助布置在壳体12内的适配器板26保持抵靠壳体外围边缘14。适配器板26将框板22附接至壳体12,并且还能连接、支撑壳体12内的致动器46。如以下描述的,框板伸出边缘36的一部分可以成阶梯状以便在壳体12与框板22之间形成沟道。此沟道用作雨水管理系统,并且可从后视镜组件10以及相邻的车辆结构疏散水以及其他液体与物质。框板22因此构造成包括框板伸出边缘36,其作为框板外围边缘28与壳体外围边缘14之间的延伸的可见表面。因此,框板22用以在一侧上支撑镜16并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后视镜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成安装在支撑臂与支架上的后视镜组件,所述后视镜组件能借助致动器关于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移动,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限定孔口的外围边缘;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其延伸的伸出边缘,所述框板借助此伸出边缘连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以及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9 US 15/374,2611.一种构造成安装在支撑臂与支架上的后视镜组件,所述后视镜组件能借助致动器关于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移动,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限定孔口的外围边缘;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其延伸的伸出边缘,所述框板借助此伸出边缘连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以及镜,此镜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安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包括沿其一部分布置的至少一个壳体伸出部,所述壳体伸出部构造成在沿所述框板的所述伸出边缘的相应部分布置的框板槽内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壳体伸出部构造成沿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的对置部分延伸,并且所述框板槽沿所述框板的所述伸出边缘的相应对置部分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上壁越逼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厚度越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框板的所述外围边缘的布置有所述框板槽的部分成阶梯状,以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与所述框板之间形成沟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视镜组件,该后视镜组件进一步包括适配器板,此适配器板布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连接至所述框板的所述相反表面,所述适配器板构造成将所述框板连接至所述致动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适配器板构造成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的对置部分之间延伸,以压靠所述壳体的内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适配器板构造成使所述至少一个壳体伸出部的面向外的表面压靠所述框板槽的互补的面向内的表面,使得所述框板维持与所述壳体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镜的外围边缘构造成与所述框板的外围边缘基本齐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所述镜的所述外围边缘与所述框板的所述外围边缘构造成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围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基本齐平。11.一种构造成从车门延伸的镜组件,所述镜组件包括:镜体,此镜体包括:壳体,此壳体具有带孔口的外围边缘;框板,此框板具有安装表面与相反表面,所述相反表面具有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A·卡拉安J·A·罗特希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