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769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通过向备用膜上粘贴3‑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启动预驱动工序;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等实现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膜工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放卷自动剥接,膜与备用膜的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降低损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A kind of stripping method for automatic splicing of the original film join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automatic peeling method for connecting the original film joint. By sticking 3 double sided adhesive tape on the standby membrane and sticking a single side t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width of the single side tape is low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membrane. There are at least 4 small adhesive strips on the single side tape, and the tearing mouth is set on the small glue strip, and the pre driving procedure is started. The first scroll and the second scroll do circular motion; when the first scroll moves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the stripping process is started; the roller begins to move, the roller contacts the membrane, the position of the film passes the gap between the spare film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tandby membrane; the pressure roll film makes the production film close to the surface of the spare membrane. At this time, the cutter cuts the film quickly and completes the peel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 shutdown, the automatic film changing process can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at the effective rewinding of the film can not be realized automatically, the adhesion effect of the membrane and the standby membrane is poor, the wrinkling or the film brea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aved, the loss of loss is reduced, and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the cost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机的生产工艺如下:原料纸通过放卷工序,纸张背涂工序后进入背涂烘箱,然后原料进入纸膜贴合工序;此时,原料膜通过放卷工序,膜上胶工序后,原料膜进入纸膜贴合阶段工序,与原料纸完成纸膜贴合工序,然后再通过烘干工序、剥离工序、上色工序、收卷工序等完成复合纸的生产工艺。现有复合机膜放卷是在备用膜的接头贴了三条双面胶,备用膜进行预驱动,使备用膜的膜面速度与生产膜的膜面速度相同且方向相同,在生产膜快要用完的情况下即膜快到管芯,切刀将生产膜切断,压辊将切断的生产膜压贴在备用膜上,实现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膜。现有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技术存在粘连效果差,易接不上,粘接效率为60-80%,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放卷自动剥接,生产膜与备用膜存在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以解决现有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技术存在粘连效果差,易接不上,粘接效率为60-80%,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收卷自动剥接,生产膜与备用膜存在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3-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步骤S102:启动预驱动工序;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步骤S104: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步骤S105: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具体地,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具体地,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具体地,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逆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方向运动至11点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具体地,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方向运动至11点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具体地,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钟方向运动至11点钟方向;第二卷轴从8点钟方向运动至5点钟方向;具体地,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具体地,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钟方向运动至11点钟方向;第二卷轴从8点钟方向运动至5点钟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至9点钟方向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具体地,备用膜长度在5000m-7000m。具体地,生产膜长度在5000m-7000m。具体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始终处于相对位置。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以解决现有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技术存在粘连效果差,易接不上,粘接效率为60-80%,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收卷自动剥接,生产膜与备用膜存在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通过向备用膜上粘贴3-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启动预驱动工序;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等5步来实现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膜工序,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放卷自动剥接,膜与备用膜的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降低损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流程图。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3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步骤S102:启动预驱动工序;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逆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方向运动至11点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步骤S104: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步骤S105: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进一步地,备用膜长度在5000m-7000m。进一步地,生产膜长度在5000m-7000m。进一步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始终处于相对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可实现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膜工序,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放卷自动剥接,膜与备用膜的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降低损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实施例2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4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步骤S102:启动预驱动工序;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方向运动至11点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步骤S104: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步骤S105: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进一步地,备用膜长度在5000m-7000m。进一步地,生产膜长度在5000m-7000m。进一步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始终处于相对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可实现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换膜工序,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实现膜的有效放卷自动剥接,膜与备用膜的粘连效果差、起皱或断膜的问题,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能耗,降低损耗,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3‑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步骤S102:启动预驱动工序;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步骤S104: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步骤S105: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剥接原膜接头的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3-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步骤S102:启动预驱动工序;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圆周运动;当第一卷轴运动到相应位置时,启动剥接工序;其中第一卷轴上设置有生产膜,第二卷轴设置有备用膜;步骤S104:压辊开始运动,压辊接触膜,膜经过的位置与备用膜位置存在间隙;步骤S105:压辊压膜使生产膜贴合备用膜表面,此时,切刀迅速下切生产膜,完成剥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至少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向备用膜上粘贴5张双面胶带,同时粘贴一条单面胶带,单面胶带宽度低于膜的宽度,单面胶带上设置有4个小胶条,小胶条上设置有撕口。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做逆时针圆周运动;第一卷轴从2点方向运动至11点方向;当第一卷轴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赞彭宁罗臻钱正宇杜建军黄世水冯杰钟学选覃忠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