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钛酸钠晶须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738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钛酸钠晶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熔融骤冷法工艺进行合成,工艺流程简易可行。先将含钛原料、含钠原料和助熔剂混料机混和,进入坩锅,坩锅固定到高温炉上烧结,倾斜高温炉,让熔融体均匀流出,进到底部有冷水和水雾的专用骤冷设备上爆炸冷却,再在酸性溶液中溶出部分钠离子,经过滤、洗涤、浸泡表面活性剂,再进行重结晶烧结,即可得到成品。重结晶过程无结块和团聚现象。整个过程无污染。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合成方法得到的六钛酸钠晶须平均长度5~50微米,平均直径0.5~3微米,收率大于95%,热导率低,红外线反射率高,而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无机盐晶须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六钛酸钠晶须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六钛酸钠晶须的合成上,主要有水热法,即高温高压下的水热合成。烧 结法也可以合成六钛酸钠晶须,但分离极为困难,几乎分不开。钛酸钠纳米管 的合成方法,对原料的要求极高,条件也十分苛刻,难以实现产业化,而且成 本也很高,用户难以接受。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29749. 4号公开了一种生产六钛酸钠晶 须的方法,将含钛原料、含钠原料和助熔剂混和,进入高温容器中进行烧结, 到熔融后取出,在专用骤冷设备上骤冷,再在酸性溶液中溶出部分钠离子,经 过滤、洗涤、干燥后,再进行烧结,即可得到成品。这种的缺点是1、 熔融态三钛酸钠的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倾倒出来;2、 即使在专用设备上骤冷,也会出现较大的颗粒状,甚至大块状,无法 形成粒径小于0. 1mm的颗粒;3、 颗粒状和大块状的三钛酸钠必须进行机械破碎成小于0. 1 mm的颗粒,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操作对钛酸钠晶须的破坏性很大,因为 三钛酸钠晶须块非常坚硬,不破碎到一定的细度,钠离子就无法溶解 出来;4、 重结晶过程中,六钛酸钠晶须容易结块和成团,而且硬度较高,也需 要机械破碎才能分开。以上的多次机械破碎,使六钛酸钠晶须的断裂 量非常大,形成了实际上的六钛酸钠粉末。
技术实现思路
六钛酸钠晶须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而且机械强度也较高,作为增强型摩 擦材料,用途很广,尤其以低的热导率、合适的硬度、高的红外线反射率,显 示出稳定的摩擦系数及极低的磨损率而备受青睐。本专利技术也使用熔融法,旨在克服现有熔融法的一些缺陷,提高六钛酸钠晶 须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六钛酸钠晶须的工艺合成方法。 六钛酸钠晶须的合成路线(1) 将含钛原料和含钠原料按照Ti02: Na2(^2.5 3.0摩尔比的比例称量,助 熔剂按总重量的1 3%称量,将称量好的原料用混料机混和均匀,倒入柑锅;(2) 将上述坩锅固定到900 130(TC的高温炉中,停留20 100分钟,使原 料混和物成为熔融体;(3) 将上述高温炉缓慢倾斜,使熔融体能够从坩锅里均匀流出,进入高速运 转的专用骤冷机上,分散成大小不一的颗粒;骤冷机底部为深约1米的冷水, 并同时在骤冷机下部进行压力喷水雾,使骤冷下来的颗粒直接与冷水接触,产 生爆炸式的能量,促使粗颗粒大部分快速炸开成细小粉末状。待至固体粉末量 接近水体积一半左右时,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反应器循环使用,固体包装备 用。此时形成的是三钛酸钠晶须束;此时也会形成块状体,但块状体非常松散, 无需进行破碎加工;(4) 将上述细小粉末按固液比1: 15至1: 5的比例,进入到60 99t:的含 硫酸浓度0.5 25 (wt. ) %的反应器中,反应100 300分钟;(5) 将上述反应器中的溶液过滤,液体部分单独蓄积,是纯的硫酸钠溶液, 留待专门处理;固体部分用40 6(TC热水反复洗涤,洗尽硫酸根离子(SO/—), 洗涤水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再用1 5%的表面活性剂浸泡5分钟,过滤, 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循环使用;(6)将上述过滤机里卸出的物料,直接进入隧道窑,在100 100(TC下停留300 600分钟,完成重结晶转换,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1tk^的六钛酸钠晶须不结块、不成团,大小均匀。含钛原料是指各种型号钛白粉、锐钛矿、板钛矿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含钠原料是指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氢钠、硝酸钠、氢氧化钠等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助熔剂是指碳酸钠、硫酸钠、硼酸、氯化钠、硅酸钠等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是指溶于水或无水乙醇的一类硅烷偶联剂。由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六钛酸钠晶须,大小尺寸的均匀性好,成本低,热导率小, 红外线反射率高,晶须的平均长度为5 50微米,平均直径0.5 3微米,可 以用作增强材料、摩擦材料、隔热材料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 将锐钛型钛白粉和无水碳酸钠按照Ti02: Na20=2. 4摩尔比的比例称量, 将称量好的原料用混料机混和均匀,倒入坩锅;(2) 将上述坩锅固定到120(TC的高温炉中,停留50分钟,使原料混和物成为熔融体;(3) 将上述高温炉缓慢倾斜,熔融体从坩锅里均匀流出,进入到底部为冷水 并有压力喷水雾的高速运转的专用骤冷机上,在水中形成了大小均匀的粒径小 于100u的颗粒;固液分离,液体进反应器中;(4) 将上述细小粉末按固液比1: IO的比例,进入到8(TC的含硫酸5^的反 应器中,反应240分钟;(5) 将上述反应器中的溶液过滤,液体部分单独蓄积,是纯的硫酸钠溶液, 留待专门处理;固体部分用5(TC热水洗涤,洗尽硫酸根离子(SO,),用1% BaCl2溶液检验无混浊,洗涤水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再用3W的KH550溶 液浸泡5分钟,过滤,含KH550的溶液循环使用;(6)将上述过滤机里卸出的物料,进入隧道窑,在100 9U0t:下停留540 分钟,完成重结晶转换,冷却至室温后即为六钛酸钠晶须成品。此时的六钛酸 钠晶须无结块、无团聚体,平均长度10 20 ii ,平均直,5 0. 5 2 ",收率大于 95%。实施例2:(1) 将锐钛矿和无水碳酸氢钠按照Ti02: Na20 二2. 7摩尔比的比例称量,将助 熔剂硫酸钠按总量的2%称量,将称量好的原料用混料机混和均匀,倒入坩锅;(2) 将上述坩锅固定到1100。C的高温炉中,停留90分钟,使原料混和物成 为熔融体;(3) 将上述高温炉缓慢倾斜,熔融体从坩锅里均匀流出,进入到底部为冷水 并有压力喷水雾的高速运转的专用骤冷机上,在水中形成了大小均匀的粒径小 于100n的颗粒;固液分离,液体进反应器中;(4) 将上述细小粉末按固液比1: 8的比例,进入到9(TC的含硫酸10^的反 应器中,反应300分钟;(5) 将上述反应器中的溶液过滤,液体部分单独蓄积,是纯的硫酸钠溶液, 留待专门处理;固体部分用6(TC热水反复洗涤,洗尽硫酸根离子(SOf),用 1^BaCl2溶液检验无混浊,洗涤水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再用39i的KH550 溶液浸泡5分钟,过滤,含KH550的溶液循环使用;(6) 将上述过滤机里卸出的物料,进入隧道窑,在100 100(TC下停留600 分钟,完成重结晶转换,冷却至室温后即为六钛酸钠晶须成品。此时的六钛酸 钠晶须无结块、无团聚体,平均长度15 30u,平均直径0.5 3ii,收率大于 95%。权利要求1.,工艺流程如下 (1)将含钛原料和含钠原料按照TiO2Na2O=2.5~3.0摩尔比的比例称量,助熔剂按总重量的1~3%称量,将称量好的原料用混料机混和均匀,倒入坩锅; (2)将上述坩锅固定到900~1300℃的高温炉中,停留20~100分钟,使原料混和物成为熔融体; (3)将上述高温炉缓慢倾斜,使熔融体能够从坩锅里均匀流出,进入高速运转的专用骤冷机上,分散成大小不一的颗粒;骤冷机底部为深约1米的冷水,并同时在骤冷机下部进行压力喷水雾,使骤冷下来的颗粒直接与冷水接触,产生爆炸式的能量,促使大部分粗颗粒快速炸开成细小粉末状。待至固体粉末量接近水体积一半左右时,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反应器循环使用,固体包装备用。此时形成的是三钛酸钠晶须束;此时形成的是三钛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六钛酸钠晶须的合成方法,工艺流程如下: (1)将含钛原料和含钠原料按照TiO↓[2]:Na↓[2]O=2.5~3.0摩尔比的比例称量,助熔剂按总重量的1~3%称量,将称量好的原料用混料机混和均匀,倒入坩锅; (2)将上述坩锅固定到900~1300℃的高温炉中,停留20~100分钟,使原料混和物成为熔融体; (3)将上述高温炉缓慢倾斜,使熔融体能够从坩锅里均匀流出,进入高速运转的专用骤冷机上,分散成大小不一的颗粒;骤冷机底部为深约1米的冷水,并同时在骤冷机下部进行压力喷水雾,使骤冷下来的颗粒直接与冷水接触,产生爆炸式的能量,促使大部分粗颗粒快速炸开成细小粉末状。待至固体粉末量接近水体积一半左右时,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反应器循环使用,固体包装备用。此时形成的是三钛酸钠晶须束;此时形成的是三钛酸钠晶须束;此时也会形成块状体,但块状体非常松散,无需进行破碎加工; (4)将上述细小粉末按固液比1∶15至1∶5的比例,进入到60~99℃的含硫酸浓度0.5~25%的反应器中,反应100~300分钟; (5)将上述反应器中的溶液过滤,液体部分单独蓄积,是纯的硫酸钠溶液,留待专门处理;固体部分用40~60℃热水反复洗涤,洗尽硫酸根离子(SO↓[4]↑[2-]),洗涤水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再用1~5%的表面活性剂浸泡5分钟,过滤,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循环使用; (6)将上述过滤机里卸出的物料,直接进入隧道窑,在100~1000℃下停留300~600分钟,完成重结晶转换,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此时的六钛酸钠晶须不结块、不成团,大小均匀。收率高于9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芬岳双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须复合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