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永安专利>正文

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33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警示牌本体的背壳体包括背板,中部开设第一通孔并设内挡板,外周设外挡板,形成容置腔,内置灯板,其中部设第二通孔;灯板上均布若干灯组,每组灯组包括一红光LED和一黄光LED;容置腔内设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池槽与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池槽内置充电锂电池;背壳体前面覆盖透光面板,其中部设第三通孔;背壳体背面贴合反光膜;背壳体下端设充电插口和双路开关;充电插口与充电模块电连接;双路开关与控制模块和灯组电连接,双路开关的一路控制红光LED,另一路控制黄光LED;红光LED和黄光LED为直插式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线汇聚性好,发射距离远,可反复充电。

Multifunction traffic warning sig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 traffic warning sign, the back shell of the warning card body includes a back shell, 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opening hole is set up and the inner baffle is set up in the middle,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is set up with an external baffle to form a capacitive cavity and a built-in lamp boar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on the lamp board, and each lamp board is covered with a number of light groups, and each group of light groups includes a red LED and one yellow light LED; The battery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module and the control module. The battery tank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module and the control module. The battery tank is equipped with a lithium battery. The front of the back housing is covered with a light transmittance panel, the third through hole is set in the back of the back housing; the back shell is fitted with the reflective film on the back of the back housing; the charge socket and the double switch are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housing; the charging jack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shell. Electric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ging module; double circuit switch and control module and light group electric connection, two way switches control red light LED, the other control yellow light LED; red LED and yellow LED are direct L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light convergence and long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can be repeatedly ch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交通警示牌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警示牌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
技术介绍
三角警示牌,通常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驾驶员在路上遇到突发故障停车检修或者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复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但是,传统的三角警示牌反光效果差,光线传播距离短,需要放置在车辆后面150米左右,才能给后方司机足够的时间躲避,这样就需要前方司机在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携带警示牌向后方行走150米左右,需要1-2分钟才能安放好警示牌,时间较长,不能够第一时间为后车提供警示,也延缓了处理故障和事故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警示牌发光距离短,不能第一时间提供警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包括警示牌本体和设于所述警示牌本体下方的支架;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背壳体,所述背壳体包括三角形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中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通孔;所述背板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外挡板,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内挡板;所述背壳体、外挡板和内挡板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三角形的灯板,所述灯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内挡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灯板上均布有若干灯组,每组灯组包括一颗红光LED和一颗黄光LED;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的下方;所述电池槽与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槽内容置有充电锂电池;所述背壳体的前面覆盖有三角形的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内挡板相接;所述透光面板的外缘与所述外挡板相接;所述背壳体的背面贴合有反光膜;所述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插口和双路开关;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灯组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的一路控制所述红光LED,另一路控制所述黄光LED;所述红光LED和黄光LED为直插式LED。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上由上至下共设置有十九排灯组,其中第一排灯组具有一组灯组,第二排灯组具有两组灯组,第三排灯组具有三组灯组,第四排灯组具有四组灯组,第五排灯组具有五组灯组,第六排灯组具有六组灯组,第七排灯组具有七组灯组,第八排灯组具有八组灯组,第九排灯组具有九组灯组,第十排灯组具有十组灯组,第十五排灯组具有十五组灯组,第十六排灯组具有十六组灯组,第十七排灯组具有十七组灯组,第十八排灯组具有十八组灯组,第十九排灯组具有十九组灯组;第十一排到十四排每排灯组具有十组灯组,且每排灯组中的五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左侧,另外五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灯板上共有一百八十组灯组。进一步地,每五颗所述红光LED串联后与一限流电阻串联;每五颗所述黄光LED串联后与一限流电阻串联。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转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由转动轴固定在一起,则所述转动板可绕所述转动轴相对所述固定板转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和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支撑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有凹形固定槽,所述警示牌本体夹设于所述凹形固定槽内部并与所述凹形固定槽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牌本体通过螺钉螺合到所述凹形固定槽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直插式LED,光线汇聚性好,发射距离远,放置在车后1-3米即可为后车提供警示;供电采用充实锂电池,可反复充电,可持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每组灯组包括一颗红光LED和一颗黄光LED,通常情况下采用红光LED进行警示,在雾天采用黄光LED进行警示,具有穿透性强的优点;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可以采用反光膜进行反光,进行紧急警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背板;2、第一通孔;3、外挡板;4、内挡板;5、灯板;6、灯组;7、电池槽;8、充电模块;9、控制模块;10、充电锂电池;11、透光面板;12、反光膜;13、充电插口;14、双路开关;15、固定板;16、转动板;17、支撑腿;18、凹形固定槽;1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包括警示牌本体和设于所述警示牌本体下方的支架。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背壳体,所述背壳体包括三角形的背板1,所述背板1的中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通孔2,本实施例中,背板1和第一通孔2都为等边三角形;所述背板1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外挡板3,所述第一通孔2处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内挡板4;所述背壳体、外挡板3和内挡板4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三角形的灯板5,所述灯板5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内挡板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灯板5上均布有若干灯组6,每组灯组6包括一颗红光LED和一颗黄光LED;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板5上由上至下共设置有十九排灯组,其中第一排灯组具有一组灯组6,第二排灯组具有两组灯组6,第三排灯组具有三组灯组6,第四排灯组具有四组灯组6,第五排灯组具有五组灯组6,第六排灯组具有六组灯组6,第七排灯组具有七组灯组6,第八排灯组具有八组灯组6,第九排灯组具有九组灯组6,第十排灯组具有十组灯组6,第十五排灯组具有十五组灯组6,第十六排灯组具有十六组灯组6,第十七排灯组具有十七组灯组6,第十八排灯组具有十八组灯组6,第十九排灯组具有十九组灯组6;第十一排到十四排每排灯组具有十组灯组6,且每排灯组中的五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左侧,另外五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右侧;所述灯板5上共有一百八十组灯组6,共三百六十颗LED。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池槽7、充电模块8和控制模块9,所述电池槽7、充电模块8和控制模块9位于所述灯板5的下方;所述电池槽7与所述充电模块8和控制模块9电连接,所述电池槽7内容置有充电锂电池10。所述背壳体的前面覆盖有三角形的透光面板11,所述透光面板11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内挡板4相接;所述透光面板11的外缘与所述外挡板3相接。所述背壳体的背面贴合有反光膜12。所述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插口13和双路开关14;所述充电插口13与所述充电模块8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14与所述控制模块9和灯组6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14的一路控制所述红光LED,另一路控制所述黄光LED。所述红光LED和黄光LED为直插式LED,聚光性好,光线发射距离远。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交通警示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警示牌本体和设于所述警示牌本体下方的支架;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背壳体,所述背壳体包括三角形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中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通孔;所述背板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外挡板,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内挡板;所述背壳体、外挡板和内挡板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三角形的灯板,所述灯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内挡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灯板上均布有若干灯组,每组灯组包括一颗红光LED和一颗黄光LED;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的下方;所述电池槽与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槽内容置有充电锂电池;所述背壳体的前面覆盖有三角形的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内挡板相接;所述透光面板的外缘与所述外挡板相接;所述背壳体的背面贴合有反光膜;所述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插口和双路开关;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灯组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的一路控制所述红光LED,另一路控制所述黄光LED;所述红光LED和黄光LED为直插式LE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警示牌本体和设于所述警示牌本体下方的支架;所述警示牌本体包括背壳体,所述背壳体包括三角形的背板,所述背板的中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通孔;所述背板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外挡板,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内挡板;所述背壳体、外挡板和内挡板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三角形的灯板,所述灯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二通孔,所述内挡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灯板上均布有若干灯组,每组灯组包括一颗红光LED和一颗黄光LED;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池槽、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灯板的下方;所述电池槽与所述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槽内容置有充电锂电池;所述背壳体的前面覆盖有三角形的透光面板,所述透光面板的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内挡板相接;所述透光面板的外缘与所述外挡板相接;所述背壳体的背面贴合有反光膜;所述背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插口和双路开关;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和灯组电连接,所述双路开关的一路控制所述红光LED,另一路控制所述黄光LED;所述红光LED和黄光LED为直插式LED。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交通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由上至下共设置有十九排灯组,其中第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刁永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