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247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包括原料整理模具、杆尾成型模具、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杆头成型模具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其中,原料整理模具包括切模和切刀,切模设有圆柱形模腔及能够穿过圆柱形模腔的顶杆,切模与切刀具有相对应的刃口;杆尾成型模具、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杆头成型模具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均包括相配合的公模和母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镦成型模具的四个模口可分别使活塞杆的各尺寸一次成型,产品同轴度、跳动度、光洁度等一步到位,质量稳定,挤压后的组织密度提升,使用性能更好。

Cold heading die for engine piston r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 piston rod cold upsetting mould, which includes raw material finishing die, rod tail molding mold, rod tail concave round molding die, rod head molding mold and rod head finishing mold. The top rod, the cutting die and the cutter have the opposite edge. The rod tail forming mold, the rod tail concave round molding die, the rod head molding mold and the rod head finishing mold all include the common die and the parent die. The four mold ports of the cold upsetting mold of the invention can make each size of the piston rod to form once, and the products are in one step, such as coaxiality, pulsation, and smoothness, and the quality is stable. The density of the tissue after the extrusion is raised, and the use performance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发动机活塞杆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活塞杆加工要求高,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0.8μm,对同轴度、耐磨性要求严格。活塞杆的基本特征是细长轴加工,其加工难度大,一直困扰加工人员。目前通常的加工方式是用CNC车加工,以棒钢为原材料,CNC车削需要二次加工才能完成,存在球状部分表面光洁度、端面跳动、同心度、车加工的车刀痕等尺寸公差不稳定的缺点,且效率低,棒钢使用量大、成本高,易产生不良品,报废率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能够冷镦成型出发动机活塞杆,无需二次加工,且表面光洁、同心度较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包括原料整理模具、杆尾成型模具、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杆头成型模具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原料整理模具包括切模和切刀,所述切模设有圆柱形模腔及能够穿过所述圆柱形模腔的顶杆,所述切模与切刀具有相对应的刃口;所述杆尾成型模具、所述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所述杆头成型模具和所述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均包括相配合的公模和母模。进一步的,所述杆尾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一公模和第一母模,其中,所述第一母模设有杆尾圆角成型模腔、能够穿过所述杆尾圆角成型模腔的第一后冲棒;所述第一公模设有能够伸入所述杆尾圆角成型模腔的第一前冲棒、与所述第一前冲棒连接的第一垫块。进一步的,所述杆尾凹圆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二公模和第二母模,其中,所述第二母模设有具有型腔的内模、支撑所述内模的内模垫块以及能够穿过所述内模垫块并穿进所述内模的型腔的第二后冲棒,所述第二后冲棒朝向所述内模的端部为凸圆;所述第二公模设有能够伸入所述内模的型腔的第二前冲棒、与所述第二前冲棒连接的第二垫块。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与所述内模垫块之间连接有两个模具弹簧,两个所述模具弹簧以所述内模及所述内模垫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杆头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三公模和第三母模,其中,所述第三公模设有具有型腔的公模仁;所述第三母模设有第一安装腔、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三后冲棒,所述第三后冲棒穿入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端部为凸圆,所述第三后冲棒的另一端部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母模上设有抵挡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杆头整理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四公模和第四母模,其中,所述第四母模设有第二安装腔、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第四后冲棒,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端部设有钨钢片模,所述第四后冲棒穿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端部为凸圆,所述第四后冲棒的另一端部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四母模上设有抵挡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四公模设有能够伸入所述钨钢片模的第三前冲棒、与所述第三前冲棒连接的第三垫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冷镦成型模具的四个模口可分别使活塞杆的各尺寸一次成型,产品同轴度、跳动度、光洁度等一步到位,质量稳定,挤压后的组织密度提升,使用性能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杆尾成型模具,11-第一公模,12-第一母模,13-杆尾圆角成型模腔,14-第一后冲棒,15-第一前冲棒,16-第一垫块,20-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1-第二公模,22-第二母模,23-内模,24-内模垫块,25-第二后冲棒,26-第二前冲棒,27-第二垫块,28-模具弹簧,30-杆头成型模具,31-第一公模,32-第三母模,33-公模仁,34-第一安装腔,35-第三后冲棒,36-第一弹簧,37-第一凹槽,40-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1-第四公模,42-第四母模,43-第二安装腔,44-第四后冲棒,45-钨钢片模,46-第二弹簧,47-第二凹槽,48-第三前冲棒,49-第三垫块,50-原料整理模具,51-切模,52-切刀,53-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包括原料整理模具50、杆尾成型模具10、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0、杆头成型模具30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0,其中,原料整理模具50包括切模51和切刀52,切模51设有圆柱形模腔及能够穿过圆柱形模腔的顶杆53,切模51与切刀52具有相对应的刃口;杆尾成型模具10、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0、杆头成型模具30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0均包括相配合的公模和母模。切模51与切刀52将金属原料剪成所需长度的柱体,杆尾成型模具10、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0、杆头成型模具30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0依次将柱体冷镦成型出所需形状。具体的,杆尾成型模具10的公模和母模分别为第一公模11和第一母模12,其中,第一母模12设有杆尾圆角成型模腔13、能够穿过杆尾圆角成型模腔13的第一后冲棒14;第一公模11设有能够伸入杆尾圆角成型模腔13的第一前冲棒15、与第一前冲棒15连接的第一垫块16。杆尾成型模具10将柱体的尾部进行冷镦成型,使柱体的尾部周缘形成半径为1.5mm的圆角。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0的公模和母模分别为第二公模21和第二母模22,其中,第二母模22设有具有型腔的内模23、支撑内模23的内模垫块24以及能够穿过内模垫块24并穿进内模23的型腔的第二后冲棒25,第二后冲棒25朝向内模23的端部为凸圆;第二公模21设有能够伸入内模23的型腔的第二前冲棒26、与第二前冲棒26连接的第二垫块27。为了确保第二后冲棒25对柱体的冲击力保持恒定,本专利技术在内模23与内模垫块24之间连接有两个模具弹簧28,两个模具弹簧28以内模23及内模垫块2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杆尾凹圆成型模具20将柱体的尾部进行冷镦成型,使柱体的尾部形成半径为6mm的凹陷。杆头成型模具30的公模和母模分别为第三公模31和第三母模32,其中,第三公模31设有具有型腔的公模仁33;第三母模32设有第一安装腔34、能够穿过第一安装腔34的第三后冲棒35,第三后冲棒35穿入第一安装腔34的端部为凸圆,第三后冲棒35的另一端部上套设有第一弹簧36,第三母模32上设有抵挡第一弹簧36的第一凹槽37。第一弹簧36的作用仍是保持第三后冲棒35对柱体的冲击力恒定。杆头成型模具30将柱体的头部进行冷镦成型,使柱体的头部形成短半径为2.5mm、长直径为18.8mm且厚度为5.6mm的扁圆头,扁圆头与柱体的直段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过渡段。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0的公模和母模分别为第四公模41和第四母模42,其中,第四母模42设有第二安装腔43、能够穿过第二安装腔43的第四后冲棒44,第二安装腔43的端部设有钨钢片模45,第四后冲棒44穿入第二安装腔43的端部为凸圆,第四后冲棒44的另一端部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6,第四母模42上设有抵挡第二弹簧46的第二凹槽47;第四公模41设有能够伸入钨钢片模45的第三前冲棒48、与第三前冲棒48连接的第三垫块49。杆头整理成型模具40将柱体的扁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整理模具、杆尾成型模具、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杆头成型模具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原料整理模具包括切模和切刀,所述切模设有圆柱形模腔及能够穿过所述圆柱形模腔的顶杆,所述切模与切刀具有相对应的刃口;所述杆尾成型模具、所述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所述杆头成型模具和所述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均包括相配合的公模和母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整理模具、杆尾成型模具、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杆头成型模具和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其中,所述原料整理模具包括切模和切刀,所述切模设有圆柱形模腔及能够穿过所述圆柱形模腔的顶杆,所述切模与切刀具有相对应的刃口;所述杆尾成型模具、所述杆尾凹圆成型模具、所述杆头成型模具和所述杆头整理成型模具均包括相配合的公模和母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尾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一公模和第一母模,其中,所述第一母模设有杆尾圆角成型模腔、能够穿过所述杆尾圆角成型模腔的第一后冲棒;所述第一公模设有能够伸入所述杆尾圆角成型模腔的第一前冲棒、与所述第一前冲棒连接的第一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杆冷镦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尾凹圆成型模具的所述公模和所述母模分别为第二公模和第二母模,其中,所述第二母模设有具有型腔的内模、支撑所述内模的内模垫块以及能够穿过所述内模垫块并穿进所述内模的型腔的第二后冲棒,所述第二后冲棒朝向所述内模的端部为凸圆;所述第二公模设有能够伸入所述内模的型腔的第二前冲棒、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
申请(专利权)人:鹏驰五金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